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发“光”之星实践团走访参观老城镇范庄社区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深入了解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光伏产业与农业的结合,探究其特色农业的发展。
访示范园,探索未来规划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为对推进国家乡村振兴做出贡献,8月2日,发“光”之星实践团赴武城县老城镇范庄社区参观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实践团队长提前与示范园负责人取得联系,敲定时间前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与引导下,发“光”之星实践团对该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本信息有了大致了解。据介绍,该示范园建设规模达20兆瓦,总投资5.6亿元,在2016年被列为德州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乡镇政府大力支持该项目的建设,为促进其发展,为范庄社区修建一条直通省道的专用公路,以解决其交通受限的问题。并且,团队成员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未来该项目会融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为光伏与农业的结合注入新的活力。当地政府也会持续跟进项目的建设,加大支持与宣传力度,将老城镇的发展模式传播到更多地区。
科技大棚,寻找发展秘诀
8月3日下午,发“光”之星实践团对武城县老城镇范庄社区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特色大棚养殖。该示范园采用棚上光伏发电,棚下立体养殖的农业种植方式,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光电等资源,最大化的将资源整合起来,实现特色光伏产业的发展。发“光”之星实践团参观发电与立体养殖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大棚,了解到当地人民通过光伏发电进行多肉养殖和蚂蚱养殖,走出了一条农牧业与光伏产业结合发展的新道路。实践团成员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了解到,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光伏大棚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能源的自主供应,一方面大大节省了农业养殖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在响应国家号召实现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发“光”之星实践团成员对该发展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光伏+”的特色发展值得被推广,各地区可以与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发展各地特色“光伏+”产业。
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
8月3日下午,发“光”之星实践团成员对回乡创业的青年人进行采访,了解当地对于返乡创业的政策补贴以及资金支持。实践团对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90后夫妻——韩丽丽和孙新兵进行采访,了解其创业历程。通过采访,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到光伏发电对多肉养殖的影响以及带来的便利之处,如今,韩丽丽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多肉销售,销售量可观。同时,在采访中韩丽丽表示,示范园中采用棚上发电,棚下养殖的模式,这种立体化的发展模式和优惠的政策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到家乡进行创业。发“光”之星实践团深入体验多肉种植与网络直播销售,真切体会到了与光伏产业结合的农业发展的“活力四射”,充分感受到武城县老城镇“光伏+特色农业”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农业产业链得到延长,人民收入显著增加,利用当地独特优势引进并留住人才,助力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工程。
经过本次实践活动,发“光”之星实践团实地参观考察武城县特色光伏产业的发展,深入了解了当地“光伏+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光”之星实践团也将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用实际行动传播特色发展模式,为助力乡村振兴交上山东学子的满意答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6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