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革命历史,从7月13日至8月5日,由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五名学生组成的实践队就奔赴各自所在地,开展以“喜迎建党百年·追寻红色印记”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以探寻红色足迹,追忆党的峥嵘岁月,迎接建党百年。
实践队成员响应学校号召,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全程配戴口罩,并携带防护物品。而且,团队成员多以步行等能减少与他人近距离相处机率的方式前往目标所在地。同时,实践队员每至一处,也在目的地做好了登记工作,记录自己的身份信息、联系电话等,配合红色旅游点的测量体温等工作,做好疫情防护。
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多个红色旅游点再次面向公众开放,红色之旅也得以再次启航,实践队员前往红色根据地旧址,红色教育基地等地,向英雄先烈致敬,以传承红色精神。
芜湖实践小分队去到王稼祥纪念园打卡,实践队员参观了纪念馆,馆内收集并陈列了王稼祥同志珍贵遗物110余件,重要信件文章130件,照片200余幅,这些信件和照片记录下了先生的事迹,“先生有很高的世界眼光,能够站在世界的高度,反复比较和思考中国的实际,以此来处理国内问题,对待国际问题却又能处处考虑周到。” 这是邓小平评价王稼祥时说到的话。接着,队员们还前往参观了芜湖的烈士陵园,队员首先来到纪念广场,广场庄严肃穆,西侧是烈士英名墙,墙上刻满了革命烈士的名字,对此,实践队员王芸表示:“那红墙上的一笔一划都代表着‘头可破,血可流,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的英勇奋战精神,实在让人震撼。”随后,实践队员参观了烈士纪念馆,聆听了李家发,毕武斌等先烈的事迹,并深刻学习了他们身上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实践最后,队员在烈士墓碑前深深三次鞠躬,表达了心中的崇敬与感恩。
阜阳实践小分队则前往代表当地“文风”的文峰塔与颍河阻击战纪念馆,据当地党员介绍,1948年3月,解放军与驻扎在阜阳城内的国民党军发生战斗,而作为阜阳城外唯一一处制高点的文峰塔,成为了双方争夺的军事要塞。激战中,文峰塔被两发炮弹击中,塔基被炸开一个缺口。文峰塔虽然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但塔身已是千疮百孔,伤痕累累。“文峰塔虽然是小众景点,但其拥有的意义却非同反响,它代表着先驱们对于解放中国,抗战到底的不屈斗志永不熄灭。”实践队员田玉如此说道。
淮北实践小分队也前往刘开渠纪念馆。实践队员首先进入第一展厅,展厅内是刘开渠杰出的一生,这里展有刘开渠大师的雕塑艺术照片、信件和生前荣获的奖状、证书及精美的雕塑代表作品,作为中国当代杰出的人民艺术家、雕塑艺术大师,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创者,他的作品在“创造—种新境界”的同时,也起到“明劝戒,着升沉”的作用。实践成员们无一不被其所惊艳。
上海实践小分队前往淞沪会战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据馆中工作人员介绍,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坚定了国人抗击日寇的决心。这场战役凝聚了全中国的人心,也向世界表面,中国即使战到一兵一枪,也会和侵略者血战到底。走进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历史资料,一幅幅被悬挂起来的黑白照片,无不诉说着当时上海人民所受到的伤害与耻辱,而陈列出的枪械,炮弹也都述说这中国军队抗战到底的决心。实践队员秦太翔感慨道,80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在了民族复兴的路上,我想长眠于此的英烈看到今天的中国的繁荣富强应该感到欣慰,而矗立于此的淞沪抗战纪念馆也在提示国人,只有国家繁荣,民族强大,人民才能安居。
此次实践,队员们接触到很多高科技与红色旅游的结合。上海实践小分队在淞沪会战纪念馆内,体验到高科技产物与传承红色基因的“化学反应”。在馆中,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听到生动的语音讲解,游客无需再跟着导游后面听讲解,而能更长时间在馆中各处观察学习。
恰百年风华,团队成员在各地展开红色征程,重温了革命道路,也学习了英雄伟大的精神。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团队成员还发现,红色旅游已经今非昔比,红色教育基地不仅仅是将革命物件、革命故事等摆在游客的面前,也不仅仅有导游的讲解,而是以一些更生动的、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诠释出了红色精神的魅力,让游客得以在切身感受中了解红色故事,真正将红色精神铭记于心。在未来,还应积极开拓红色景区新模式,让红色旅游“活”起来,使红色文化真正深入人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9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