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内陆河流的跨区域属性、区域协作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各省市政府机关的政务壁垒等一系列问题,跨流域的水污染问题频繁出现,导致水资源综合治理成效并不显著。为解决跨流域水污染问题,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改革跨界河湖治理模式,联合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共同推出“联合河长制”,为跨流域水资源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对策。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破垒与衔责——吴江区联合河长制”研究实践团队在“吴江-秀洲联合治水案”基础之上,深入吴江区实地调研,总结出跨流域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成果及不足之处。经调研发现,造成跨流域水污染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协调主体间的权责关系模糊不清、执法尺度不统一、责任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流域内沟通协调工作不完善。继而从推进流域保护整体规划与立法、促进部门联动与联合执法、规范跨界断面监测评估以及优化跨界水污染治理考核审查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跨界联合河长制联防联控的政策建议。
2021年三月中下旬,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破垒与衔责——吴江区联合河长制”研究实践团队在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黄建洪教授的带领下走进吴江区水务局,进一步探究“联合河长制”。实践团提出了困惑许久的问题:“为什么实行了联合河长制后还是会出现水污染?”吴江区水务局河长办沈主任解释道:“水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很难一下子就完成。联合河长制只是创新型治理水污染的一种措施,仍处于摸索过程中。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完成到位了。此外,水污染治理成效不大,还可能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之后的工作方向也重点放在群众宣传一方面。” 谈及到群众宣传,吴江区水务局周老师向实践团介绍了“河小青”这一青年志愿者团队,这一团队是由青年学生组成的护水团队,参与其中的硬性要求少。日常工作是在每个区镇定期组织活动进行巡河护河,路过河湖发现问题就进行上报并随时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实践团队还来到了吴江区盛泽镇进行走访,盛泽镇河长办陆主任详细为实践团介绍了“民间河长”。民间河长的主要成员是“新”苏州人,也就是居住在苏州的外来务工人员,其主要职责是在平时能够及时发现身边河流的水污染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河长牌上的举报电话或者微信群将问题及时上报到河长办,上报之后将会有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
对于民间河长,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定的激励机制。以盛泽镇为例,盛泽镇河长办对于民间河长的有效反馈进行治理,同时会对于积极反映问题的民间河长给予奖励,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积分入学方面给予积分。这样的激励机制,一方面使得民间河长积极性高涨,能够将身边的河流问题充分反映,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政府河长以及河长办的工作压力,有效解决了河流治理的时间死角,使得联合河长制的机制更加立体和完善。
通过这次调研,实践团充分认识到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必然离不开公众参与:公众对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享有知情权并对政府行政可以实行监督权,公众可以参与维护自身的权益,也可以监督河长等行政执行者的作为,参与到生态区域治理中去,因此需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公众参与机制,更好发挥生态治理区域一体化的积极作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自觉监督相关部门工作。
吴江,因水而生,依水而建,也必将以水而名。“联合河长制”其通过联合地方政府,在不打破行政隶属,而打破行政壁垒的方式,将地方政府间的“各美其美”转变为“美美与共”,为跨行政区划的生态治理,也为长三角生态治理一体化提供了先进导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0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