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这是周总理在1949年开国大典前的话语,那时我们的飞机只有17架,如今我们的国庆阅兵大典,共有168架战斗机飞过天安门广场,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在漫长岁月中,在不断探索中,在精益求精中,中国人民走过了一条多么艰难,却又多么值得骄傲的道路。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扶摇乘风”党史学习团队于7月14日上午参观了杭州笕桥航校纪念馆,目的在于传承“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这一信念精神。
回顾历史,在杭州笕桥这块土地上建立的中央航空学校,被誉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航校的许多毕业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9年10月1日,当17架飞机驶过天安门,人们的目光注视着那空中翱翔的飞机,眼里闪烁着激动,开国大典进入最为动人的场景。这其中有17位飞行员和指挥员,就是从笕桥航校走出来的。
整个展馆,主要展示了中国空军从无到有的历程,特别是中央航空学校发展史和中国空军在抗战中悲壮的空战历程。展览馆比较集中而有特色的,是一些文献资料,汇集抗战前后的各种空军杂志和出版物。除了藏品展览之外,纪念馆目前也举办一些抗战历史展览,如在浙江图书馆做纪念抗战爆发暨“八一四空战“80周年纪念展览,不少展品由航校纪念馆提供。
在这里,团队了解到震动了整个世界、大力弘扬了“笕桥精神”的“八一四”笕桥空战;在这里,感动于在抗战中向我国伸出援助之手的“飞虎队”,他们的赫赫战功始终被中国人民铭记;在这里,翻开一套1938年和1939年的合订本《中国的空军》,战火纷飞、为国捐躯的时代感扑面而来······是他们——与敌同归于尽的空军勇士们用血肉守护着人民,守护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正如七一讲话中所提出的“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是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也是维护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空军勇士们以民族大业为重,面对敌军的飞机和炮弹,他们视死如归,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迎难而上从不退缩,彰显出了中国空军的风范与气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空军事业。
参观之中,小队人员惊讶于私人藏馆的藏品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保存之完整,馆长高建法的精神更是令人倾佩折服。在和老人交流时,他耐心的告诉我们,“搜藏像个无底洞,一些珍稀藏品在少数专业藏家手里待价而沽。但是,只要他还有能力,就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倾其私人所有,操持公共之心;醉心文物抢救,不怕越搜越穷;眼前场地有诸多困难……高建法馆长的航校展馆梦和许多不计成本、不留后路的保护历史文物的艰难实践一样,靠的是文化情怀,是做事匠心,是公共良知。
小队在听着馆长讲述一件件藏品背后的故事深受触动,经沟通交流,团队派出代表作为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旅客介绍这些文献藏品背后的空军精神和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讲好红色故事。怀着崇敬与感恩,队员娓娓道来这背后的辛酸与坚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空军的发展史与革命精神,一起探寻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发扬传承空军笕桥精神。
随后团队人员也一起参与了工作人员的打扫,拿着鸡毛掸子轻轻掸去藏品上的灰尘,宛如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正如藏馆的 门口所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开创未来”。
此外团队还通过社交媒体宣传笕桥航校纪念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这个倾其所有只为保存历史遗迹的馆长,这个民办的小众空军纪念馆,唤醒华夏民族的红色基因,同时希望能为纪念馆更好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这些藏品进入大众的眼睛,进入大众的心里,不要让这些蕴藏着惊人故事的藏品黯淡于世。
此刻我们和高馆长怀着同样的希冀:“我要把这样的精神,告诉笕桥的子孙后代,告诉每一个华夏子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1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