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并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
在庆祝我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为弘扬传统文化,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烟台理工学院听党指挥队来到胶东地区,以“传承非遗经典,献礼建党百年”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三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活动。
7月15日,我们来到了棒槌花边的生产地烟台市栖霞区王家卿老师的家里。只见小棒槌密密麻麻排成一排,王家卿老师顺手抄起几个,手指在棒槌间飞速滑动,伴随着小棒槌敲击发出的悦耳叮咚声,丝线或缠或绞,提拉勾编间,一朵花已悄然绽放。这不禁让我们对王老师炉火纯青的技艺表示由衷的赞叹,我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了一番,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
7月16日,我们来到烟台市文化馆参观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胶东红潮·匠心烟台”首届烟台非遗文创作品展。我们有幸参观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棒槌花边民间手工艺作品《百鸟朝凤》以及手作香作品《百年福香》等。之后,我们跟随果模传承人杨龙老师来到烟台市高新区美食节现场,展示台上的果模映入眼前,各式各样,琳琅满目。在对杨老师的采访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民间艺人“以象构意”“以象寓意”,创造出无数象征美好寄托精神、启发向上的美好图案,让人们拥有口福的同时得到视觉的盛宴。
7月17日,我们来到了烟台市芝罘区,拜访手作香承人王德正老师,了解手作香的文化和历史,对手作香手艺观摩学习,在烟雾飘渺中,感悟胶东香道文化的魅力。燃一炷清香,青烟袅袅升腾香,既可芬芳四溢,又宜凝神静气。手作香袅袅的香气,让指尖上的功夫化为艺术。手艺人用自己的努力和执着,让古老的文化渗透进现代人的生活,在芝罘非遗的宁静和悠远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带着上一代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这一代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对胶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发展等方面的状况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在不同实践方式中的各个方面锻炼了自己,培养了自己的能力。胶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更加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的独特文化,使我们对胶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弘扬了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个人,我们充分利用胶东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非遗文化,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通过自身参与,切身感受非遗的魅力;通过自身实践,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了我们吃苦耐劳的能力;团队之间的密切交流合作,增强了自身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面对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提高了我们队员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对于社会,提高了当地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加大了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通过新旧媒体宣传,使非遗在当今时代得到更好的流传。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唤醒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培养了我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进我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培养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给我们提供很好的机会来体会文化之美,让我们学会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源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对传递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重塑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保护非遗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延续下去,薪火相传,继承传统,开拓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1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