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赤骨寻踪叹流芳

来源:湛江科技学院 作者:王沛滢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红军生做人杰御敌固山河,死化鬼雄热血照赤骨。中华大地每一寸沃土都有他们的忠骨,乳源更是一片具有优秀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乳源留下了光辉足迹。为进一步了解乳源瑶族自治县的红色文化,积极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21日,湛江科技学院“砾石”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云访广东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的红色文化遗址,寻红军铮铮赤骨,叹红色精神百世流芳。

必背瑶寨红色遗址纪念碑与红七军军长休息处遗址(图片由当地负责人提供)

一、会址铭刻革命抗战英魂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历史上星星之火虽只照一瞬华光,革命之火却永续不灭。历经红色洗礼的乐富村农民协会旧址,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乐群村委乐富村,它见证了光辉的红色历史,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砾石”服务队在与当地负责人的沟通中了解到:大草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乐关村属西曲江县西水镇区,今属乳源溪族自治县一六镇管辖,是革命老区。当年乐夫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着光挥的革命历史;大革命时期,西水是曲江农民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大幸命失败时,乐夫与西水其它村的农军随北江工农自卫军,转战千里参加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乐夫农军积报参加中共曲江县委组织发动、南昌起义军余部配合支持着名的西水农民暴动乐夫人民的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如今,两座围楼傲然挺立在乐富村东、西两隅,它们是傲然挺立的“红色印记”,不断向后辈述说着革命的点滴故事。

西水暴动遗址与其内部陈设的红色文物(图片由当地负责人提供)

二、瑶山遥忆军民鱼水情深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谊深,军民团结一家亲”,历史上军民深情的红七军转战江西中央苏区的伤兵落脚点曾在必背瑶寨一带。“砾石”服务队在与当地负责人的沟通当中了解到:1931年2月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乳北梅花(今乐昌市梅花镇)与 民党军展开激战,史称“梅花战役”。2月5日,红七军来到乳源杨溪与乐昌长来之间的武江河边渡河,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阻击。邓小平率已过河部队突破封锁,经仁化向江西中央苏区进发。没有过河的红七军700多人由张云逸军长带领,回经必背的丰岗岭瑶寨、横溪下湾村,会合在铁龙头村能走动的伤病员从乐昌罗家渡附近的老爷庙渡过武江河,经乐昌的黄圃前往江西红七军经丰岗岭村。

期间,瑶胞与红军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军民深情。瑶胞们被一心为民抗战的红军打动,为伤兵提供隐蔽疗伤的场所,请山中的瑶医治疗伤兵;为掩护红军伤员,当地村民接连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几次遭遇火力围攻,但没有一个瑶胞出卖红军,村民邓安德主动为红七军打火把、引路,帮助红七军顺利通过瑶山。瑶山中军民守望相助、团结一致的故事传唱至今。

纪念馆中表现军民情深与抗战英勇的蜡像(图片由当地负责人提供)

三、政府推动红色文化传承

“砾石”服务队云访了乳源瑶族自治县的红色文化遗址,深感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的重要性,当地政府同样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据了解,乳源红色资源丰富,2020年乳源革命遗旧址普查中已发现的革命遗址共51处。当地政府为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乳源立足本土资源,夯实红色文化阵地,开发、保护红色遗址,将革命遗址打造成为“红色教育课堂”,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到红色地点打卡学习,让广大师生能够受到红色文化滋养和启迪,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六镇炮楼与户外“红色教育课堂”(图片由当地负责人提供)

“砾石”服务队云访乳源瑶族自治县的红色遗址,跨越地域的限制触碰那红色遗址中埋藏着代代相传的红色火种。记录了革命抗争岁月的乐富村农民协会、见证了军民情深的瑶山都深情守望着一段段峥嵘的历史,英勇无畏的革命前辈们曾在这些地方用献血浇灌理想,用忠骨诠释信仰。烽火虽止,赤骨犹存,红色遗址伫立在时间的彼岸,时刻鼓舞着后辈不忘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2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群策群力,标新立异

2022年7月6日,“秾人向徐周”团队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同时团队将直播带货执行方案进行了细化。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团队首先查找了国内比较当红的电商……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 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治理,2022年6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深入江…… 刘思辰 程序 狄恩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秾人向徐周”团队 第4期简报—

简报秾人向徐周“三下乡”实践团队编第4期2022年7月4日走傍徐周访消息2022年7月3日下午,“秾人向徐周”线下团队和徐周村钱书记和徐经理进行了沟通交流。交流过程中,钱书记提出了希望我们可……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走进何家大院,采访省级非遗传承人
【西安工程大学7月25日讯】(通讯员:查成烁李博雯刘谢梓豪)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进入新时代,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采访民间传唱人
【西安工程大学7月24日讯】(通讯员:张秋瑶李博雯刘谢梓豪)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更好了解紫阳民歌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紫阳县当地非遗传承现状,为了确保实…
灿烂七月
灿烂七月2021年7月23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暖童心‘送教入门’乡村振兴服务团”志愿服务队在江津区四面山镇洪洞村开展暑假“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而今天是29号,已然到了说再见的日子。…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正式出征
【西安工程大学7月23日讯】(通讯员:张秋瑶李博雯刘谢梓豪)7月23日来自我院的赴陕西紫阳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新媒体艺术学院影像动画艺术系主任雷桐老师和辅导员刘子涵老师的远程指导下,团队成员们来到了陕西安…
安理学子三下乡:“一幽帘梦” 探寻查济千年古桥
大学生网报淮南8月5日电(通讯员李沈烈青左琳胡榕轩)7月19日,在水与桥缠绵的查济古镇中,安徽理工大学“倾筑”服务团的学生们,在造型各异而又承载着故事的老桥上穿行。他们用手里的仪器,测量着诗情画意的…
初心使命代代传
初心使命代代传8月7日,青岛科技大学“学党史,强信念”红色教育宣传团来到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进行微电影的正式拍摄,出发之前,成员们都根据自己讲解的部分进行了资料查询以及讲稿撰写。到达纪念馆后,成员…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针对民歌传播的现状进行校园采访
随着时代发展的进程,庞杂的碎片化信息充斥人们的生活,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逐渐被遗落在人们视野之外,尤其如今信息的来源以互联新媒体为主,小众的紫阳民歌就在此情况中更显得难以弘扬传播。虽作为国家级…
一叶红船映初心
一叶红船映初心文/亓玺8月6日上午10:00,青岛科技大学“学党史,强信念”红色教育宣传团来到了兴隆路街道进行采访,成员们与老爷爷老奶奶亲切交谈,聆听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认识到了许多满腔热血的有志青…
拍摄党史视频,尽展红色风采
大学生网报8月7日讯(通讯员冯云)以史为鉴守初心,以史为镜担使命。新时代,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十分重要,而且更需要从小事、从细节抓起,落在实处,使红色文化不断实现创新转化,更加坚定中国特色…
挑战自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虽然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雨花同行”社会实践却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现在可以说是人在家中坐便知天下事,但足不出户,社会中的人情世故等却是一概不知,犹如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