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冬枣树成为“富民林”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高拓

中国青年网滨州8月2日电(通讯员 孙彦姝)创新发展冬枣产业,打造发展新格局。为持续关注冬枣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布局,剖析冬枣产业发展现状,7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画守村品实践团来到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实践团走访了沾化区下洼镇大下洼村,走进冬枣产业种植第一线,深入了解冬枣产业的新格局、新模式,并对冬枣电商营销的方案提出了相关建议,推动冬枣产业的转型升级。

多点开花,打造多元模式新格局

在队长的带领下,画守村品实践团首先来到下洼镇大下洼村村委会,通过与刘书记的交流沟通,队员们对冬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具体措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沾化冬枣产业经过多年的深耕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阶段性辉煌,近年来在政府政策支持与沾化冬枣研究所技术支撑的基础上,冬枣产业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已取得较好成效。然而,目前产业发展在设施化、标准化、产业化等方面面临着缺乏人才、技术难以推广的困扰,因此现阶段如何拓宽销售渠道、打造产业模式新格局成为冬枣发展的重中之重。

团队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村庄产业的基本情况、人才就业情况、经济状况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访谈深入了解。从村委会书记口中得知,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沾化区决定增加新品种——“沾冬2号”的栽培面积,以提高产业效益。同时构建“1+3+10+N”发展新格局,即1个高质量发展示范区,3条冬枣旅游发展带,10处发展示范园与N处高质量发展示范村。通过新格局的打造,有助于推进冬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农村电商,线上平台促冬枣营销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一味坚持传统的线下冬枣销售方式不利于品牌的建设和传播。但是,冬枣种植户多为年龄较长者,无法快速的接受线上开店、直播带货等新兴的销售方式,容易造成销售收入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实践团成员针对冬枣销售问题与刘书记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

据刘书记讲,沾化区每年9月份会举办沾化冬枣电商节,各个合作社的种植大户会在展销摊位上展示自家种植的枣果,再由客户进行现场订单。此举措为所有年龄段的枣农都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自我推销有助于促进冬枣销售、带动收入增加,从而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终端消费市场的产销一体化。此外,政府支持人才的政策吸引了更多青年人返乡,他们建立电商服务平台,以“平台+服务站”的方式帮助农民销售冬枣,通过淘宝销售与抖音直播带货很大程度促进了枣农收入的增长,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沾化冬枣品牌。

据了解,沾化区从事电商行业的人员已达6万多人,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电商企业入驻,以最大化促进电商的发展。

富民增收,发展冬枣采摘旅游节

在冬枣产业发展“1+3+10+N”的产业格局中,3条冬枣旅游示范带的建设是近年来推广特色产业的新方案,目前最为出名的旅游带是沾化冬枣生态旅游区。

与村委会书记交流完后,画守村品实践团来到大下洼村街头,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沿街对村民展开调研,向村民们询问有关“一村一品”建设前后自身最大的感受、冬枣采摘节为家庭带来的经济收入等问题。在访问中获知,因为每年定期举办冬枣采摘节,使沾化冬枣的知名度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采摘枣果,对冬枣的口感与品质作出极高的评价。同时,游客流量的增多有效促进了农家乐、生态农场等产业的发展,为多家农户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收益。

沾化区立足特色优势,努力探索“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的新路子,以乡村旅游为依托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富民增收的发展渠道。经过实地考察与访谈了解,大下洼村村民对旅游示范带的建设非常满意,对未来乡村振兴充满信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以现有的专业村镇为基础,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有助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经过本次调研,实践团队对沾化区的冬枣产业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同时将凝炼总结,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4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受劳动的魅力与价值。参与者们便从精心挑选新鲜食材,到耐心…… 段方璐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参与家务劳动与新年装扮,感悟成长与亲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团队,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家庭劳育社会实践活动。通参与家务劳动和新年装扮,参与者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生活技能,更在过程中…… 段方璐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参观三都水族博物馆
2021年7月24日,“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前往三都水族博物馆,进一步了解水族民族文化。三都县水族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水族民族器具、服饰,馆内以蜡像实景再现水族的历史起源、…
2021年青岛科技大学赴郯城县助力服务“希望小屋”(五)
2021年7月27日,志愿活动的最后一天,青岛科技大学赴郯城县归昌乡“希望小屋”教育服务团再次乘车前往团队李印涛小朋友家中,与小朋友一起去农田帮助爷爷奶奶做农活,体验做农活的艰辛。通过这种艰辛的劳作方…
魅力千霞,多彩文化
2021年7月25日,中国矿业大学“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前往贵州省黔南三都县板卯村参加水族民族节日千霞节。千霞节是水族人民的年节,极具民族特色。水书先生根据水历推算出千霞节的时间,在节日…
中国矿业大学“流水有痕,非遗不息”社会实践团开展准备工作
7月30日,“流水有痕,非遗不息”社会实践团在黔南师范学院会议室举行会议,进行工作安排。本次会议由魏士俊同学主持,实践团全体成员参与。会议主要讨论了本次社会实践的日程安排、活动内容、人员分工三个主…
筑梦启航实践团 欢迎蒲业壮指导活动
筑梦启航实践团欢迎蒲业壮指导活动7月21日,筑梦启航实践团支教活动迎来第三天。此次支教活动由原帅、张明雨、邹文艳主要负责,社会实践团其他20级成员参加。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蒲业壮莅临璞邱小学指导当日上…
中国矿业大学“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讲解水书课程
2021年7月31日,中国矿业大学“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在都匀市第六小学开展水书知识普及课程,引起孩子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水书是水族人民的文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用来记载…
筑梦启航实践团队顺利开启璞邱小学支教第一课
筑梦启航实践团队顺利开启璞邱小学支教第一课7月19日上午,筑梦启航实践团队负责人原帅组织团队成员在璞邱小学迎接新生,安排新生就坐。班主任肖俊鹏召开入学班会,副班主任原帅安排团队人员积极有序进行课程…
“走进疫苗普及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进行材料整合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形式依然严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持续强化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这是所有人都务必高度重视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建立全民免疫屏障、阻断疫情…
统筹特色产业富民,宜村宜业厚植振兴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2日电(通讯员徐小婕)为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
“走进疫苗普及战”之疫苗接种者的抗疫故事
去年年初,新冠病毒无情肆虐,一度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带来数不清的痛与泪。但是危难关头,生在红旗下的人挺身而出,用一片红心和满腔热血带着我们回到了正轨;很多人虽然没有亲赴一线,但也当在党和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