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村一品促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欣欣向荣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孙雪婷

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28日电(通讯员孙雪婷)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农业“一村一品”建设情况,探索美丽乡村发展新道路,7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画守村品”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聊城市阳谷县高庙王镇,采用走访村民、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当地“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并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进行考察。

一村一品展特色,因地制宜促发展

近年来,高庙王镇深入挖掘资源优势,按照“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思路,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努力培植特色富民产业。进入高庙王镇秦楼村,街道两侧绿意盎然,玉米田的间隔处、房屋前后的空地上、大片的农田里,都种满了生机勃勃的朝天椒,俨然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乡村风景。7月份,正是朝天椒开花结果的主要时间,秦楼村的朝天椒已经开满了小白花,展现出傲人的长势。据悉,高庙王镇朝天椒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公顷。继续向西走,实践队员来到了徐山斗村。根据该村村民介绍,政府经过的考察研究后,决定在徐山斗村种植生态适应性较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的金银花。实践队员发现除农田里大面积种植外,盐碱地、路旁地堰、河边堤岸、房前屋后以及果树间均有金银花的身影,不仅可获得额外的经济收入,而且还能保持水土,绿化环境。此外,实践队员在网上了解到,高庙王镇还有前仓村葡萄、石磙张村大蒜等特色种植业。凭借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发展模式,2020年,高庙王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名单,是全市唯一入选的乡镇。

立足品牌强优势,探索农村新模式

实践队员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流得知,高庙王镇曾被评为“江北辣椒第一镇”。立足此品牌优势,一方面,高庙王镇不断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并培育辣椒大户,以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在政府的支持下,高庙王镇的朝天椒种植面积日益增加,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高庙王镇还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实行订单种植,建立辣椒加工厂。“辣椒采摘完后直接送到合作社收购点,不仅不用担心售卖问题,还能获得很高的收入。”一位村民这样说到。此外,村民们告诉实践队员,高庙王镇的金银花也与药材公司进行合作,金银花收获完后直接被收购,使得他们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最后实践队员来到了前仓村,并了解到前仓村的葡萄采用的是“农家乐”模式,供游客进行采摘,既能为游客提供乐趣,同时还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前仓村的葡萄果实饱满,汁多味美,物美价廉,深受喜爱。

脱贫攻坚显成效,农村呈现新面貌

近年来,在阳谷县政府的号召下,各乡镇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的原则,培育壮大高效粮食、优质畜牧、绿色蔬菜、生态林果、特色水产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品,大幅提升了经济实力。据悉,高庙王镇的种植模式不仅为一些留守老人、妇女提供了更多收入,而且减少了当地外出务工的人数。一位妇女告诉实践队员:“现在农村经济发展好了,农民收入提升了,谁还愿意大老远去打工啊,肯定更想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实践队员通过走访了解到,利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可以直接获得优良品种,免费获得技术支持,不必担心产量和质量问题。政府选择的大多是一些种植、采摘都较方便的农作物,并且与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的收获期错开,让村民们在农闲时期也能获得额外的收入。逢金银花采摘时,你可以看到许多手脚麻利的老人们也都搬着马扎、带着草帽,加入采花大队之中。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高庙王镇已带领百余名贫困群众增收。经济迅速增长以后,农民的文化事业也蒸蒸日上。实践队员通过与当地政府进行网上交流得知,阳谷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建设,并筹集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等,使得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起来。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走访,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大为震撼。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乡村正在以更先进的模式逐步走向振兴,高庙王镇的发展模式也为其他乡镇提供了新思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将会呈现出一番更繁荣的景象。作为新时代青年,也应当助力于乡村振兴,为美好家园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4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

2025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队员走进二十里店镇潘家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为主题的爱心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传承尊老美…… 于华敏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宣讲消防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是社区平安建设的基石,通过普及消防知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月18日至20日,曲阜师范大学“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深入万城国际社区,开展为期三天…… 王乐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梦想起航,携手共进

2025年2月,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志愿队响应响应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湖南省桑植县第一中学开展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高中生分享大学生活体验、传递学习经验,并…… 冯诗洋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乡村娱乐设施建设,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在这个寒假,“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的大学生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之旅。实践队员于1月25日深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羊口镇杨庄村,围绕乡村娱乐设施建设展开了为期一天的社会…… 杨民琪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

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老城传统文化资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团队赶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开展“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实践……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社区,你我共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切身实践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青年人才、推进高校素质……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春节安全心中记,知识宣讲暖人心

随着春节的临近,社区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然而,在这个欢聚的时刻,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家能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由曲阜师范大学文学…… 王颖馨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情暖乡村,关爱孤寡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依然存在,乡村中的孤寡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大多缺乏子女的陪伴与照料,生活上的不便与心灵上的孤独成为他们日常的写照。为弘扬中华民族…… 高雨欣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青春三下乡——乡村振兴特色规划,一村一品青岛先行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7日电(通讯员马小林)为探寻怎样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画守村品实践团青岛分队前往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进行实地调研。实践团队采用探访村民、发放调查问…
三下乡有感:传承、奋进、成长
随着下课铃的响起,水书课结束了,本次社会实践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十余天,每天都过的充实而富有意义。在三都水族博物馆,我领悟到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都匀…
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中国文化
为了唤醒对国学经典的记忆,学习前辈贤者的国学心得,沉浸体会国学传统文化的魅力,7月10日,暑期实践小杏林队的5名成员来到了开封敦复书院,希望能通过与老师们的交流和学习,感受传统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沁养…
水书寄情,传非遗魅力
2021年7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前往三都水族自治乡怎雷村,在怎雷村村支书的协助下开展关于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的田野调查。怎雷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村寨分为上下…
“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参观三都水族博物馆
2021年7月24日,“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前往三都水族博物馆,进一步了解水族民族文化。三都县水族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水族民族器具、服饰,馆内以蜡像实景再现水族的历史起源、…
2021年青岛科技大学赴郯城县助力服务“希望小屋”(五)
2021年7月27日,志愿活动的最后一天,青岛科技大学赴郯城县归昌乡“希望小屋”教育服务团再次乘车前往团队李印涛小朋友家中,与小朋友一起去农田帮助爷爷奶奶做农活,体验做农活的艰辛。通过这种艰辛的劳作方…
魅力千霞,多彩文化
2021年7月25日,中国矿业大学“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前往贵州省黔南三都县板卯村参加水族民族节日千霞节。千霞节是水族人民的年节,极具民族特色。水书先生根据水历推算出千霞节的时间,在节日…
中国矿业大学“流水有痕,非遗不息”社会实践团开展准备工作
7月30日,“流水有痕,非遗不息”社会实践团在黔南师范学院会议室举行会议,进行工作安排。本次会议由魏士俊同学主持,实践团全体成员参与。会议主要讨论了本次社会实践的日程安排、活动内容、人员分工三个主…
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冬枣树成为“富民林”
中国青年网滨州8月2日电(通讯员孙彦姝)创新发展冬枣产业,打造发展新格局。为持续关注冬枣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布局,剖析冬枣产业发展现状,7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画守村品实践团来到山东省滨州市沾化…
筑梦启航实践团 欢迎蒲业壮指导活动
筑梦启航实践团欢迎蒲业壮指导活动7月21日,筑梦启航实践团支教活动迎来第三天。此次支教活动由原帅、张明雨、邹文艳主要负责,社会实践团其他20级成员参加。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蒲业壮莅临璞邱小学指导当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