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东华大学学子探寻革命印记,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东华大学机械工程

2021年7月16日,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申城红色“文物”调研实践团开展第二次社会实践调查。本次调查,实践团共到达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鲁迅墓,中共四大纪念馆4处红色景点。

实践团于早上九点半到达鲁迅故居,十点半进入鲁迅故居。屋内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这些物品绝大部分都是真实文物。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的小花圃最早映入实践团的眼帘,紧随其后实践团发现底层前间是客厅,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后间是餐室,东墙放着西式衣架帽架。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东面是张铁床,沿西墙放着大衣柜、茶几、两把藤椅和一只镜台。除此以外,场馆内还放置有一幅周海婴的油画像,书桌,以及桌上放着的文具、烟具和花具。一切陈设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而引起实践团注意的是,窗边壁上的日历维持着原状,显示为民国25年(1936年)10月19日,而镜台上的闹钟指针停在凌晨5时25分,显示着鲁迅逝世的日期和时间。这份巧思让整个场馆在生活气息以外更沉重肃穆的宣示了一份跨越时代的伟大精神。离开卧室之后,实践团重点参观了客房,这里放置着放着简单的卧具、桌椅和书橱,摆设简单但却是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的真实历史遗址。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实践团成员今日始发现成功是多么来之不易。

随后实践团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其陈列改变了以往的以生平为线索的旧例,在陈列框架上以专题划分展区,分“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和“华夏民族魂”5个专题展区,展现了鲁迅的重大业绩与主要精神的几个特出方面。重点突出、氛围浓郁,给实践团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纪念馆的陈列,在形式上注重营造氛围,通过色调色温、声音和造型来营造氛围,如灯光造型在“铁屋子中的人群”中的运用等;在展示手段上,除了用文物直接再现历史外,还充分应用了影视、场景模型等辅助手段,如:鲁迅逝世前十一天参观在八仙桥青年会举办的全国第二回流动木刻展览会的蜡像场景等。

中午十二点,实践团到达鲁迅墓,其周围怀抱着苍翠的松柏、香樟、广玉兰等常青树和鲁迅生前喜爱的花木,宏伟而苍翠,庄严而朴素。透过这个场景,实践团直接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独特的性格和崇高的人格力量。实践团面向鲁迅纪念碑鞠躬致敬,集体默哀三分钟,向鲁迅先生献上实践团的感恩与尊重。

下午两点,实践团到达中共四大纪念馆,展览以上海老风貌石库门元素贯穿整个展线,再现了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的生动场景。实践团与参观者们穿过一扇扇石库门,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里弄中让众人不由得回想起来当年风云际会的光辉岁月。1921年7月,中共四大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这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无产阶级必须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实践团通过本次参访更加理解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虽然时至今日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不再需要向先烈们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但仍然需要保持革命精神。在新中国蒸蒸日上的当代,我们永远要当一位“革命者”,保持革命精神,让我们的每一天过得有意义,日后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机械工程学院/沈航)

队员心得: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7月16日上午时分,我们到达了位于上海的周树人先生的山阴路故居。深入白桦小巷,一股闲适民国生活气息映入眼帘。上午娇艳的阳光透过树叶倾洒在路边,我来到了鲁迅在上海山阴路的居住旧址,这里低矮红砖的百年居民楼和周围凌厉高耸的钢铁大楼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道路被一排排古树巨大的枝干树叶所覆盖,在四川北路一侧是绿化极好的鲁迅公园,位于寸土寸金上海最繁忙商业区最中心,是世人保留着着对这位现代文学奠基人的敬意,让他的气息得以留存。

在聒噪的蝉鸣对比下,这里的一起都显得无比悠然自得,当年周树人先生也是在炎热夏日下蝉鸣中完成了他几部著名作品。鲁迅在山阴路132弄9号居住时,先后创作与编选小说《故事新编》和《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7本杂文集,翻译了《死魂灵》等4本外国文学作品,编印出版《木刻纪程》等中外版画,编校出版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上下卷,还在这里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等待几分钟后,我进入了鲁迅先生132弄9号的门厅,第一感觉就是朴素,后查资料有说,这里光线比较好,对孩子(指海婴)身体好,所以不惜昂贵的租金在这里安顿下来,这也是周树人先生最后的居所。门口左侧是鲁迅妻子平日所用的缝纫机,突然有点惊奇,缝纫机一百年没变过样子。然后是朋友们赠与鲁迅的画作,除此之外墙上最多就是儿子周海婴的照片。整体是三层,第一层楼梯下旁边是四人餐桌,单间面积还是比较小的。留给他儿子和保姆的卧室算是最大的房间了,可见他对年幼的儿子十分疼爱。楼梯偏窄,勉强够两个人同行,走上一层后,层间就是洗漱的地方,这算是整个公寓里最现代化的房间了,和木制包浆的桌柜形成强烈对比,里面有着和现代差不多的浴缸和马桶洗漱台等等。再上一层就是鲁迅先生的卧室,一张简陋的钢架床,上面挂着的是他妻子亲手编制的缎子,窗户边就是先生写作的地方,听到讲解说这个书桌就是他完成最后十二部著作的地方。墙上最显眼的地方挂着的还是先生儿子的照片。房间里还陈列着一块不大的镜子,通过已经模糊的玻璃,我仿佛进入了那个充满动乱的那个时代,看见了周树人先生在镜子前慌慌走过的神态,看见了早期知识分子集中精力救亡图存的神态。

作为鲁迅,他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不仅自己写作,还翻译众多外国名著,精通木刻。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他的所开创的杂文文体富有现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战斗性,是后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作为周树人,他可称为中国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革命文学家,以及现代知识分子。

上午参观完鲁迅故居后,我们稍作修整,下午动身前往中共四大会址纪念馆,四大会址纪念馆的门口能看见上海中心大厦和东方明珠塔。整体占地算是比较大的,纪念馆正前方是红旗广场,一批一批的团体来到这里行注目礼,来到这里的大都是以身穿统一服装单位团队前来参观,纪念馆里主要陈列展示了四大的文件和参与人物的介绍资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馆内随处可见的屏幕闪烁着的五星红旗,这是我目前去过的最“红色”的地方,给人这样一种最直观的,最饱满的红色文化的呈现。

今天参观结束后深受触动,每次到达这种红址,总让人那么心生敬畏,当我正真了解这些建筑,这些旧址,和其中陈列的文物背后的故事。我们总能找到那一份纯粹的、清澈的爱国之情。

(机械工程学院/马博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月16日,我们实践团先后参观了鲁迅故居和鲁迅纪念馆,通过故居再现和展馆陈列,我对鲁迅先生的印象和了解更加深刻了。

鲁迅先生不愧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人的脊梁。他是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先生认为,人生在世,首在立人,他说“人立而后凡事举”,这一点我表示十分赞同,在纪念馆中我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幼稚是会成长,会成熟的,只要不衰老,腐败,就好”。没错,人都是会经历从幼稚向成熟的一个成长的过程,只要思想不出现问题,保持青春和纯洁,立人这一方面就迈出了一大步。

我敬佩鲁迅先生,我也为鲁迅先生的才华和精神所折服,他是一位伟大的“人之子”——中华民族的儿子,而我、你、每一位中国人,我们都是!让我们在鲁迅先生精神的光辉照耀下继续前进!

(机械工程学院/张群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7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投身文化双创实践,共探春节文化新程之感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文化发展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文化保持活力和生命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 儒德致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阜大学生以“新春”之笔,绘文化双创新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文化发展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文化保持活力和生命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 儒德致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投身文化双创实践,共探春节文化新程之感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文化发展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文化…

曲阜大学生以“新春”之笔,绘文化双创新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文化发展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文化…

聚焦基层治理,汇聚乡村新画卷

聚焦基层治理,汇聚乡村新画卷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基层治理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1月20日,曲阜师…

曲园学子三下乡:青年心系桑梓地,暖冬助残献爱心

基层是社会之基,国家之本,唯有深入了解基层的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其发展贡献力量。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服务基层、关爱弱…

网络安全进校园,诈骗警钟响心间

为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全面提升公众网络安全意识。1月21日,湘潭大学2025“千人百地”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实践团走进湖南省邵东…

最新发布

青岛科技大学“学党史,强信念”红色教育宣传团宣传视频完成拍摄
2021年8月8日星期天,青岛科技大学“学党史,强信念”红色教育宣传团完成了红色宣传视频的拍摄,进行了最后的总结工作。宣传视频以四个文物为初始视角,通过层层展开它们背后的故事,来引申出对应的时代。它们…
回望先辈岁月,赓续红色精神
2021年7月17日,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申城红色“文物”调研实践团开展第三次社会实践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实践团到达了宋庆龄故居,宋庆龄文物纪念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三处著名红色景区。实践团于早上十点半到…
赴武功县乡村振兴调研感想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作为一名农林院校的学生,我们肩负着强农兴农的责任,解决三农问题,我们责无旁贷。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以实现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绿色出行公益活动
在多年的奋斗之下,我们国家的环境在总体上有了一定的变化,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不过并没有从根源上处理好。此时不论是水亦或是大气的品质都在变差,我们的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不堪。总的来讲,我们国家当前…
湖北省襄阳市绿色出行公益活动
绿色环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有人都知道环保的重要意义,但却很难在生活实践中真正落实。我们这次的绿色出行公益活动旨在以身作则,创造环保的习惯和意识,引导公众的绿色环保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
不朽历史,热血山城:福医学子走进山城文化
7月下旬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心点燃,红色山城”实践队通过线上了解重庆红色历史、采访部分大学积极分子、制作红色文化简报来进一步学习和宣传重庆红色文化。活动初期,该实践队通过线上学习到重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武功县乡村振兴调研实践纪实
为积极响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1年7月21日至23日,来自林学院、信息学院、创新学院、水建学院等四个学院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武功县乡村振兴调研…
山东大学“旧”钢“新”炼调研队探访钢铁产业社会实践感悟
2021年8月2日,山东大学“旧”钢“新”炼调研队与山东省济南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地调研活动。经过细致的前期线上调研,深入了解国家政策背景后,团队进一步实地调研国家新旧动能转换政策下钢铁产业如何智慧有…
湖北学子三下乡::学习知识,成就自己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课一般认为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学习内容,也要在…
非遗源千古,技艺永流传
非遗源千古技艺永流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结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自信。为了传承非遗文化,探寻技艺类非遗传承影响因素,2021年8月2日至8月9日,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专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