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水北调——淅川移民史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发展状况调查”暑假实践队 作者:风吹胡杨

——水利学院“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发展状况调查”暑假实践队

8月8日,由于疫情影响,我们的社会实践仍然在线上进行。小组成员共同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了一些淅川县的移民历史情况。

淅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设在丹淅平原上。然而,随着丹江口水库的蓄水,丹淅平原54.84万亩土地静静地躺在了烟波浩淼的湖底,其中耕地面积28.5万亩。从195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修建到1978年的20年里,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需要移民38万人,其中有20多万淅川人被迫背井离乡,永远失去了他们的家园。在当时,这意味着每3000个中国人、每250个河南人、每30个南阳人中,就有一个是淅川移民,淅川也因此成为全国水利移民第一大县。可是,库区人,往哪儿去呢?

1958年8月,中央北戴河会议决定动员中原人口密集地区青年到西北支边。这些青年,舍弃了自己的家园去到西北。就这样,他们从风景秀丽的丹淅平原来到了风雪迷茫的青藏高原,全被安置在了海拔3000多米的荒芜之地,住在土坏木板房里,过起了兵营式的屯垦生活。1961年,丹江口大坝开始围堰壅水,库区124米高程以下的居民需全部迁走,淅川需要动迁26725人。具体方案是:除三官殿区4310人统一迁往邓县安置外,其余移民允许在本省、本县、本地范围内投亲靠友,自由选择搬迁地点,每人平均搬迁费是170元。1962年3月,靠大干快上、土法上马修建的大坝因质量问题被迫停工,移民们欣喜若狂,以为丹江口水库不再修建了,便纷纷在水边搭个草棚住了下来。但两年后,丹江口大坝再次动工,他们又一次面临搬迁的问题。

提到南水北调工程,大家都以为是近几年的事,其实不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北方虽不像这样缺水到了焦渴的地步,但面对日益干旱的局面,忧心忡忡的共和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把目光盯向了丹江、汉水。因为从这里调水救济北方,是一个最为可行的选择。然而就丹江口水库的修建目的来说,淅川基本是受淹而不受益。即便如此,淅川人民还是无偿出动数万民工战斗在大坝建设第一线,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和陶岔渠首等引丹工程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南水北调淅川大移民是河南淅川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洪连的摄影作品《淅川大移民:2009—2011》中选出的100多幅照片。2012年5月,王洪连先生获得“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全国摄影大展十佳摄影师奖。 他说:“我在当时很多情况下或状态下,只知道面对着我的父老乡亲,不停地拍摄和记录,很少考虑能出一本画册或者有什么其他目的,只想着不能让这一历史时刻在我的镜头下溜走,我要将它留下来,留下这历史中最令我魂牵梦绕的一个片段。”而今,通过这些照片,我们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移民生活的真实情况。

一湖清泉可作证,千古难忘移民情。希望迁往各地的移民们的生活能够越来越红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8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青年为国担当,他乡亦是故乡
近期,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共同主办的2021年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暨研究生支教团培训及出征仪式在西安培华学院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高岭、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贾琳、西安培华学…
佛科院学子走进汇东书院:赓续文化血脉,感悟历史情怀
“胸藏万斛珠玑,气吐百尺虹霓”,是书院才子才华学识的恢弘描绘。昔有文人墨客横扫笔阵,今有莘莘学子仰之弥高。2021年7月26日,我们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友你真好”调研团来到了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汇东村的汇东…
BOE走访之旅—暑期调研团线上针对京东方进行访谈
为鼓励大学生走进企业、接触企业、认识企业,为大学生做好未来就业的导航,8月8日上午10点,BOE走访之旅—暑期调研团于线上腾讯会议对京东方校园招聘部经理马佳妮和2017级校友现京东方科技集团社会招聘经理谢新…
弘扬江姐精神,永做革命传人
西南石油大学躺平青年队于2021年8月6日赴自贡市大安区江姐故居,学习历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江姐精神”,投身红色洪流。8月6日,西南石油大学躺平青年队前往爱国教育基地“江姐故居”参观学习,由于受…
追溯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西南石油大学躺平青年队于2021年8月6日赴自贡市大安区江姐故居,学习历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江姐精神”,投身红色洪流。8月6日,西南石油大学躺平青年队前往爱国教育基地“江姐故居”参观学习,由于受…
纸条七彩,编制美好
七彩纸条,编织美好2021年暑假,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受疫情防控影响,无法到达基地进行实地的三下乡实践,队员们借助万人联盟和I志愿展开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其中有队员通过I志愿在…
河南城建学院“传承红色圣火,永葆青年本色”小分队,开展暑期党员讲党史实践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河南城建学院管理学院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圣火,永葆青年本色”线上党史故事接力宣讲活动,由学生党员通过腾讯会议直播等形式讲述党史故事。用声音重温百年…
实践到基层 健康入乡村
(通讯员朱鑫洋袁淼)从7月31日到8月6日,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红色健康行实践团队赴十堰市竹山县溢水镇历时7天的“红色健康行”暑期社会实践正式结束。6号下午,溢水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主任喻成乾与实践团队全…
走近战争遗址,致敬革命烈士
2021年7月19日,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申城红色“文物”调研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实践团到达徐汇区龙华烈士陵园和静安区四行仓库纪念馆。早上十点半,实践团到达龙华烈士陵园,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
探访钢铁产业社会实践感悟
2021年8月2日,山东大学“旧”钢“新”炼调研队于山东省济南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地调研活动。经过前期的线上调研,深入了解国家政策背景后,团队进一步实地调研国家新旧动能转换政策下钢铁产业如何智慧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