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会欣赏与赞美他人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卢丽珠

【三下乡】社管团委“爱心启航”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心理辅导篇之学会欣赏与赞美他人

7月25日,社管团委“爱心启航”三下乡社会实践队队员以微信通话形式与辅导学生开展了一节以“学会欣赏与赞美他人”为主题的心理辅导课。课堂上,志愿者与学生分享了两则关于赞美他人的小故事。

其中一则故事谈到,有两个猎人去打猎,第一天两个猎人都打了两只野兔回家,但回家后两个猎人的妻子对此有不同的回答。一位妻子认为一天只能打两只野兔,对丈夫只有指责,结果第二天猎人一只野兔都没有打着;另一位妻子则称赞丈夫说打了两只野兔真了不起,猎人听到妻子的赞美之后十分欣喜,第二天在妻子的赞美的影响下,猎人打了四只野兔回来。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赞美他人可以使对方心情愉悦,给予他人前进的力量。

赞美是这个世界上比较好听的声音,是美德的影子,更是一种气度、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升华。人都是渴望被赞美的,在人际交往中,善用赞美是一种艺术,真诚的赞美不仅可以使对方心情舒畅,而且还会让他对你产生好感,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双方更容易进一步沟通,加深彼此的友谊。因此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懂得欣赏与赞美他人的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9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美丽蝶变,献礼百年 ——哲社学院成蹊队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7月23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蹊社会实践服务队(以下简称“成蹊队”)开展以“十八洞村的美丽蝶变”为主题的理论宣讲活动。本次理论宣讲由华南师范大学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刘靖主讲…
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2021年7月24日星期六,今天是水资源学院纪检部党史学习教育观察团进行暑期实践的第十二天。实践队全体成员在前十一天对于党史的学习认识和初期宣传、实地考察之以及深度宣传讲解之后,水资源学院纪检部党史学…
加强党性锤炼、砥砺政治品格、践履知行合一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很受教育,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无论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讲学习教育的重点,还是讲学习教育务求实效,通篇充满着对党的…
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今天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纪检部党史学习教育实践队开展活动的十二天。自今天开始,我们的工作正式进入第四阶段。第四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前三个阶段的活动进行总结,做好收尾工作。今天我们的主…
展青春之朝气,体爱国之情怀 ——哲社成蹊队顺利开展第三天“云支教”社会实践活动
7月21日,成蹊队顺利开展了第三天“云支教”活动。由成蹊队队员潘卓茵、陈舒婷、谢雨桐分别讲授“红色之旅”特色课程《开天辟地,红船精神》、“低碳学堂5+1”系列课程《分了吧,垃圾》和朗诵兴趣课程。潘卓茵…
企业节水,全民节水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尽管地球上的水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
华水学子研究节水方法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尽管地球上的水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
成长之路,时代之音
成长之路,时代之音希望与爱,从未离开,阳光终将会驱散阴霾。————题记人生如歌,成长如诗。我们在如诗如歌的璀璨时光中逐渐成长,或许某些事儿、某些人、某段时间让我们心生烦恼与悲伤,但是我们要懂得…
情怀家国,低碳共行 ——哲社学院成蹊队开展“低碳学堂5+1”及红色之旅系列课程
回望百年心向党,不忘初心致青春。为响应国家号召,勇担时代之责,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蹊社会实践服务队积极开展“云支教”,推出主题课程“低碳学堂5+1”和特色课程“红色之旅”,紧贴时代热点…
集约节水,学以致用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尽管地球上的水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