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变废为宝,创意生活 ——哲社学院成蹊队开展“变废为宝”实践课程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作者:涂咏珊

7月24日,“低碳学堂5+1”系列课程最后一课“变废为宝”实践课程顺利开展。本次课程由成蹊队队员陈舒婷、钟世乾、许沛艺主讲,主要通过利用纸巾筒制作成笔筒,牛奶盒制作成收纳盒,介绍日常生活中可以变废为宝的资源,使学生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旨在在培养学生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实践能力。

在引入环节,老师陈舒婷提出两个问题“日常生活中什么废旧物品可以变废为宝”“变废为宝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们思考生活中的可利用资源,他们积极发表了自身看法。老师通过播放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视频详细教导学生如何制作收纳盒后,课堂进入了手工制作的实践环节。学生打开摄像头跟随许沛艺和钟世乾两位老师的讲解,动手将废弃的牛奶盒制作成笔筒和收纳盒。其中,葛家琪、江谨安、毛逸轩等同学,不仅十分迅速地完成了资源再造,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融入自身想法和创意,用可爱动画表情装饰笔筒,或用独特图案装饰牛奶盒,或用精美贴纸装饰牛奶盒,最终呈现出一个个精致的作品。

在课堂最后的展示环节,毛逸轩和江谨安同学展示了他们的作品,分享了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技巧。在谈到对本节课的感想时,他们表示非常开心能够和大家一起进行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课堂,感受到了变废为宝所带来的浓浓乐趣及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

在线上的实践活动,成蹊队队员面对最大的难题便是如何更直观地向学生讲述制作步骤。在经过反复的考量和试验后,授课老师们决定提前录制教学视频提高课堂效率,保留制作时间,最终课堂效果反馈良好。“多一次回收,多一份价值。变废为宝是创意生活的体现,能够让学生明白变废为宝对于环保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践行变废为宝的习惯,就是本节实践课程最大价值。”陈舒婷这样评价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蹊队坚持“认识-理论-行动-实践”的教学行径,引导学生将真正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变废为宝”是本次“低碳学堂5+1”系列课程的最后一课,但却是学生创意生活的第一课,期待看到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0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承华夏千年薪火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湖南工学院电信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龙兴村
2021年7月19日上午,实践队员赢来了“三下乡”的第一天,活动内容为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乡村实地考察以及调研。早上七点半实践队员于居住地点楼下集合,村民对实践队员招待热情,共同吃过早…
薪火相传授教技,立德树人心如磐 ——哲社成蹊队队员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系列培训
7月20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蹊社会实践服务队(以下简称“成蹊队”)队员陈慧婷、陈韵萱代表队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系列培训会。该培训会由华南师范大学校团委组织,化学学院2020级研究生胡…
蒲声江韵义教队入南洲:文艺汇演,展示风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教育部《2021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的文件精神,我们普通话教学为基础,加上语言艺术的特色,在文艺汇演上展示这段时间以来的教学成果。文艺汇演凝聚党群力量,在各党群服…
夏日成蹊,后会有期 ——哲社学院成蹊队暑期夏令营圆满结束
7月25日,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蹊社会实践服务队(以下简称“成蹊队”)的“你好,我的朋友”总结班会及“夏日成蹊,后会有期”夏令营结营仪式于腾讯会议平台顺利开展。“你好,我的朋友”班会课…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哲社学院成蹊队调研板块进行工作调整
7月24日,由于原定的问卷派发和访谈工作的安排仍有待与校方进行确认,调研板块目前的工作进度已经放缓。同时,由于沟通交流过程中所获取当地的信息量不断增加,调研板块也发现了重新调整研究方向、探索更深入…
笔下春秋共策划,低碳生活需躬行 ——哲社学院成蹊队开展有关“低碳环保”特色活动
7月19日至7月25日,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蹊社会实践服务队(以下简称“成蹊队”)面向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五完全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开展以“‘碳’寻环保,红情绿意”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本次夏…
成蹊调研,迎难而上 ——哲社成蹊队调研板块展开数据收集工作
7月23日是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下乡实践的第五日。随着调研进程的推进,成蹊队调研板块的调查问卷和采访提纲设计已经完成,均进入数据收集阶段。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都是调研板块收集数据的重要来源…
云实践,展风华 ——哲社学院成蹊队开展“‘碳’寻环保,红情绿意”主题“云支教”
7月19日至7月25日,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蹊社会实践服务队(以下简称“成蹊队”)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五完全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线上“云支教”社会实践活动。50余名师生相约云端,开启一段环保…
后会有期,顶峰相见 ——哲社学院成蹊队开展“再见,我的朋友”总结班会
7月22日,是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蹊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五完全小学开展“云支教”的第四天。早晨九点,欢快的音乐打破了石门五小与成蹊队清晨的寂静。老师的提醒问候增长了学生…
集成蹊智,教低碳风 ——哲社学院成蹊队顺利开展 第四天“‘碳’寻环保,红情绿意”主题“云
7月22日,是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蹊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五完全小学开展“云支教”的第四天。早晨九点,欢快的音乐打破了石门五小与成蹊队清晨的寂静。老师的提醒问候增长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