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通过和德州乐陵市孔镇镇崔洼村的村支书交流,我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一句烂熟于心的话:理论要和实际紧密结合。
作为一名大学农科学子,我们不仅需要扎实掌握书本知识,学习到各种技术、应用的理论部分,更是应该深入乡村基层,常去田间地头观察,多与农民交流,亲自去体验、去感受。“年轻人还是多出去走走好,长点见识”,当地村支书如是说,“如果能往高处受教育,还是要尽可能地多上学多读书”。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作为一个村支书却又如此高的思想觉悟,这让我对乡村的固有印象有所改观,在这样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村支书的带领下,该村未来的发展也值得我们期待。
村里人虽然思想淳朴,但是他们的想法都非常局限,思想比较短浅,并不会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只是从自身的出发点去考虑问题,所以自然会与上级领导层产生一些矛盾。即使和他们讲大道理也无法完全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因为他们的问题是思想上的,固有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改变起来更是需要漫长过程的。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村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在与村民交流沟通时多一份耐心,多一些恒心。
在与村支书讨论到关于崔洼村房屋搬迁方面的问题时,他提到,当时为了让每村每户快速的搬迁完成,也是日日夜夜的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逾期搬迁费用自付”的策略,极大的推动了村民搬迁进程。这种方案解决了村民集体搬迁“夜长梦多”的问题。在集体搬迁这种事情上,其实村民搬离得越快,对他们的好处也更多。不仅可以给当地政府省钱,而且省出来的钱也都是补贴给农民,这是属于“一个大盘子里的钱”,收于农民,也回之农民。
同时,不断的接触新思想、接触新鲜事物,让自己终身处在一种学习的状态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崔洼村和种植苜蓿的种植大户进行交流的时候,能够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他思想的先进性。他这一户是德州市唯一一户种植苜蓿的人家,在德州市可谓是毫无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他却能在“前无古人”的情况下勇往直前,孤身奋战,想方设法去筹集种植苜蓿所需要的初始资金,去网络上搜索相关的种植方法、种植机械和种植技术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他自己去摸索。现如今,经过他的一番打拼,他所种植的苜蓿早已经回本,而且每年的收入也很可观。在此基础上,他依旧没有因此而满足,依然不断的的学习争取进步,希望可以从网站上找到更加先进的技术,在各省份种植苜蓿的农户交流群中提出自己的问题,互相分享种植经验,取长补短,有意愿继续往智慧农业方面靠拢。
那天下午,我们又实地参观了玉米种粮大户的种植地与存放玉米种子的粮仓。现在农民种地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不再是我们过去想象中的田间地头满是农民在埋头劳作,整片地中只有零零星星的一两个人,更多的工作只需要操控无人机即可对整片玉米地进行施肥、浇水。看到现如今的新型农场,我们也是大为惊叹。新时代,不仅仅是城市在进步发展,乡村也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改造升级,一步一个脚印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基于人们所发现的实际问题,在一代代人的不断探索与改进下得以实现的。
我们平时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研究哪个领域的问题,都需要在具体事件中先发现问题,再共同讨论出解决方法,去应用到这个问题上,通过事情解决的程度来总结经验,好的地方就保留,有问题的地方就改进。这大抵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吧。幸运的话可以一次成功,但是大多数情况都需要想出多种解决方案以供备选,得出真知的路是曲折的,这更需要能解决问题的恒心和决心。
俯下身,埋下头,我们将用心在乡村基层中收获真知。三下乡之行,我们大学生在路上!(通讯员 李芳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0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