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忘,矢志不渝
为助力广东省两帮两促政策,关爱本土青少年健康发展,同时响应我们党“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的号召,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晓之光”红色调研队于六月末为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水果电池。
兴趣老师,事半功倍
这节课对于大家来说,都很新鲜。我们义教的小老师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和这帮孩子们打交道,我也不再像初次见面那般拘谨。还未上课,孩子们就忽闪着他们铜铃般的大眼睛,稚嫩的声音难掩兴奋地问道,“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做水果电池呀?”我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反倒卖了个关子。趁着孩子们的兴致高涨,引领着课堂一步一步往下走。大抵是出于对水果电池这一新鲜事物的好奇吧,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就连上课习惯乱摸好动的频率都大幅下降,生怕漏过了哪个重要环节。我会心笑了,兴趣不愧是最好的老师。主动学习与被动灌输的差距,全然提现了主观能动性对于事物发展的重要与无可替代。
实践环节,意料百出
“老师,这个线被我弄断了。”“老师,老师!这个小灯泡怎么没亮呀?”……尽管我们团队在设计课程时,绞尽脑汁去设想各种突发情况,但总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清脆的一声“啪”,电线被小朋友们扯断了,长度刚好卡在绝缘层。同行的助教虽然是个男生,但那双巧手三两下就将包裹在绝缘层下面的电线给梳理出来。实验得以继续。
刚松口气,又被隔壁桌的小朋友呼唤了去。连接、安装、正负都没问题,但小灯泡就是不亮。我们也纳闷了好久,忽然惊觉是亮度太低用掌心创造暗室,看着那粒闪烁着的黄光,大家相视一笑。
思而不惘,虑而后长
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我们根据孩子们好动爱玩的心理特点,在传统“一人讲授,众人听讲”的课堂模式上做了一些适当地调整。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最为之有效、科学的方式莫过于实践。如果只是干巴巴的教学,既无趣且效率不高;电对于孩子们来说本就不甚熟悉,外加之没有参与与体验感,就像是竹篮打水,到头不过是老师的徒劳。所以我们特意设计了孩子们自己动手组装电路、发亮灯泡的环节。寓教于学,从学中玩。孩子们看似是利用完成一个简单的实验;但在实践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出入的地方给予了孩子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存疑、质疑、答疑这本就是学习的过程。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我想,一种更快乐、更高效的课堂模式正是我们大家喜闻乐见,也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更高目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义教,也带给我们更深的启发。将讲台适当舞台还给孩子们,去倾听孩子们们心底的声音,去接触他们稚嫩但更新鲜的想法,真正做到“授业解惑传道”相结合,而不只是知识的复读机和灌输器。一言以蔽之,理论和实践是学习的两臂膀,缺一不可。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就只是纸上谈兵,只建模却不应用;不加以学习的实践就像是一匹莽夫草率而行,无目的的一头撞,低效又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为了教育的长足发张,我们鼓励欢迎新理念新模式,行不行得通,用事实来说话。与此同时,我们更要警惕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充斥我们的课堂及所谓的形式主义笼罩我们神圣的课堂,在教授理论的同时注重实际与运用。知识要真正地为我们所用,而不是牵着我们鼻子一味地走。这,才算是学会了。荒学、废学、厌学,多半是由于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以及不端正的学习态度造成的,要解决这类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要同时落实理论学习与实践引导,让孩子们想学、乐学、好学。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我想,教而不思亦惘也。如果只是一时兴起改革了一次课堂,而没有去深入反思这次成功背后的原因,很可能将不复本次光景,而让其曾沦为泡沫。要想得以长足的进步,正确的引导兴趣的使然、主动的探索、自动的实践,每一点、每一样都成为决定最后的关键。
最后祝愿祖国的教育和党一样,在探索中稳步前行,在实践里永驻青春!
(通讯员:林海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2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