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垃圾处理情况直接关系到村容村貌的改善和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做好垃圾分类也是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关键一环,2021年7月12日,宁德师范学院绿小分—“层层分类,筑梦绿乡”实践行动队赴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洋头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了解垃圾分类现状以及垃圾分类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已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然而农业农村的污染治理依然是当今的头等大事之一,垃圾分类政策在乡村落地更是迫在眉睫。2021年7月12日,绿小分实践队伍走进洋头村开展暑期实践调研,据观察,该村庄垃圾投放点覆盖率高,道路十分整洁,并未出现垃圾乱丢的情况,这表明村民的环保意识比较强,实践队员了解到,洋头村每天都会对垃圾投放点进行清理,并且会安排专人对村庄进行打扫,但还没有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垃圾进行分类可以减少占地,生活中有些不易降解的垃圾会长期占据土地资源并侵蚀土壤,严重的类似废旧电池等含重金属的物质随意丢弃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垃圾分类对于村庄建设十分重要。实践队员对洋头村的环卫负责人进行了采访,他表示:希望政府加大对垃圾分类设施的投入,促使垃圾分类更快落地,打造更美丽的洋头村。
政府在垃圾分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管理,引导鼓励居民积极加入垃圾分类。绿小分实践队此行收到了洋头村村主任吴周林的大力支持并在会议室和实践队员开展垃圾分类座谈会,实践队员就垃圾分类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吴主任展开交谈,吴主任也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当谈到垃圾分类为何难以落实时,吴主任表示:当今村庄还处于乡村振兴的初级阶段,垃圾分类政策推行还有一定的困难。
据了解,当地大部分居民都是老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垃圾混扔是常见现象,且这部分群体受教育能力较低,垃圾分类观念比较薄弱,也不了解垃圾分类,加上垃圾分类设施的不齐全,基层组织的宣传较少导致垃圾分类难以真正落地,垃圾分类推行仍任重而道远。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大面广,政府应尽快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对垃圾分类推行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加强乡村地区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和宣传,同时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引导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社会。
垃圾分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它关系着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大局。座谈会后,实践队队长对每位队员进行了简单的安排。随后,实践队员分头进行了走访宣传,他们积极的向路人宣传并入户向当地的老人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当地村民表示:通过实践队员的讲解自己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希望村委会可以多开展一些垃圾分类的讲座。实践队员徐艺贞表示:只有居民参加并积极践行将生活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的标语和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全民参与,人人践行的规模效应,才能真正的让垃圾分类政策落地生根,打造生态宜居的绿色乡村。
十九大报告首次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实践队员蒋文君表示:随着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逐渐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更进一步,但在垃圾分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农村地区要不断落实垃圾分类政策,同时地方干部应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把党对农村地区垃圾分类的要求落实到实处。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而奋斗,为美丽乡村建设而奋斗,为乡村振兴而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2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