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国现代珍珠之父”——熊大仁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尹诗欣

珍珠有天然珍珠和人工珍珠之分,关于人工养殖珍珠,我国宋代的庞元英所著《文昌杂录》就曾记载:“谢景温云: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口开,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夜置月中……经两秋即成真珠矣。”史料显示,我国古代就早已出现人工养殖珍珠的技术,此后,中国的劳动人民还掌握了人工养殖佛像珍珠的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因为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最终失传并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然而,就在人工育珠技术在中国失传时,上个世纪初这项技术却在日本兴起。据悉,1890年,日本一个叫御木本幸吉的青年,根据类似我国古代养殖佛像珍珠的方法,将圆珠状珠粒粘在马氏珠母贝的壳内,并在1893年成功养殖了五粒半珠状的珍珠,成为近代人工珍珠养殖业的开创者,被称为“珍珠之王”。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日本的珍珠养殖业迅速发展,到1928年已独霸世界珍珠市场。

面对此种境况,熊大仁一方面对于我国珍珠养殖业的落后深感痛惜,另一方面立志要让珍珠养殖业在中国复兴。因此,在留学日本期间,他就着力研究人工珍珠,并积极收集有关资料。1937年7月,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熊大仁终止在日本的学业,同时携带了有关人工养殖珍珠的资料和一套珍珠插核手术的工具归国。

归国后的熊大仁随即投入到了珍珠养殖的实验和教学工作中,尽管那时的中国战火纷飞,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他仍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刻苦研究,不断探索。工作初期,熊大仁一直居住在珍珠养殖场的破草庐中,睡茅草铺,点油灯。生活这点苦不算什么,更难之处是能借鉴的研究资料微乎其微。

建国后,熊大仁先生曾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周总理十分关怀我国珍珠事业的发展,曾指示一定要把南珍发展起来。至此,熊先生一边在湛江水产专科学校(现为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任教,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一边全心研究海水有核珍珠人工培育的方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熊大仁先生指导我国现代海水有核珍珠人工培育首获成功,为重振我国珍珠养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我国人工珍珠养殖史的新篇章。据悉,当时常规的珍珠养殖周期比较长,从贝苗养成可供插核的母贝需2.5-3年,插核后养成珍珠又需2.5-3年,整个珍珠生产周期需要5-6年,这同时也成为了制约珍珠养殖业发展的一大原因。档案记载,1972年,熊大仁利用英国人发明的一种人造血浆粉处理贝母,将其养成周期缩短为1-1.5年,之后又进行缩短育珠期的试验,成功使育珠期缩短为1年,大大加快了珍珠生产。凭借这项成果,熊大仁获得了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奖”。在赴京领奖回来之后,熊大仁还在湛江水产学院(现为广东海洋大学)组建了我国高等学校第一个珍珠研究室。

说起熊教授培养的弟子,不得不提到——“珍珠大王”谢绍河。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大学毕业后成功在本校(湛江水产专科学校)珍珠研究室工作,也正是在这时认识了影响他一生的熊大仁教授。此时我国的海水有核珍珠培育已卓有成效,正当年逾古稀的熊大仁教授带领谢绍河一直潜心研究准备攻关淡水有核珍珠时,熊先生却因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临终,熊教授拉着弟子谢绍河的手说:“淡水有核珍珠的研究要继续,我们要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是具有聪明才智的,是能够创出外国人不能创造的东西……”为完成导师生前的遗嘱,谢绍河在熊老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反复试验,放弃了稳定的工作贷款承包珍珠养殖池,终于在恩师去世六年后,淡水有核珍珠获得成功。

熊大仁从事珍珠养殖研究20多年,有两个系念终生的愿望:一是要赶超日本,把中国变成“珍珠王国”。二是给国家多产珠,多出口创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时至今日,中国的珍珠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熊先生一生都致力于把中国变成真正的“珍珠王国”,也才有了我们现在能做的“珍珠强国梦”。

熊大仁教授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珍珠之父”,为了纪念熊大仁生前的卓越贡献,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辟有专栏,系统地介绍他生前教学和科研事迹;湛江市赤坎区还铸有熊大仁的铜像,而在汕头市澄海养殖场内亦竖立着熊大仁的巨幅相片。他为中国珍珠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每一个珍珠人,每一个爱珍珠的人,都应该铭记他的伟绩,也唯有带着先辈的意志前行,我们才能助力实现“珍珠强国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3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青春之缘,双向“萌芽”
眨眼间,十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完满地落下了帷幕,可我想,也许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夏天,和“萌芽”在上杭中学一起度过的这个夏天。直至今日,我还是会很感慨,也很庆幸,当初能够遇见“萌芽”,和许…
湖北学子三下乡: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7月12日,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前往仙桃市进行为期25天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我和另外两个同伴被分配到了西流河镇中小村点位。但由于疫情反复,我们不得不提前结束,本来准备好的主题课程…
服务山东•山大方案 |聚焦文化建设,助力文化自信,暑期硕博实践团枣庄分队在行动
服务山东·山大方案|聚焦文化建设,助力文化自信,暑期硕博实践团枣庄分队在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
牵手上杭,助爱“萌芽
有人说:“夏天是最美好的,因为所有幸运的事情都会在夏天发生。”诚如斯言。这个夏天,于我而言,有着极不平凡的意义。它记录着我和“萌芽”社会实践队之间发生的一切,成为我人生中洋溢着青春汽水味道的一…
步履不停,助力振兴
烈日酷暑也阻挡不住我们长安大学赴山东菏泽暑期社会实践小队的步伐,光阴荏苒,如今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结束,我们也收获良多。从第一站的曹县优秀企业调研到最后一站的返乡创业人士胡春青的访谈,我们实践队…
勤俭节约行公益,凝心聚力献爱心——山师学子公益行
玻璃晴朗,橘子辉煌。阳光伴着习习微风,洒满校园各处,更照亮了2019级化学三班同学们的公益行。瞧!他们手里的是几个星期以来收集的一摞摞废纸箱,一本本闲置的爱心书籍,一个个弃之可惜的塑料瓶。花小三们…
那就约好了,下一次见面我们都是更好的我们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当老师。感觉很奇妙,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我知道这十天不论是对我们还是对那里的孩子们都有着不可限量的影响。在这十天里一群热血青年与两个班可爱的孩子们共同编织的故事并没有随着下…
探索乡村振兴,我们的实践之旅
这个仲夏,炎热依旧,我们长安大学“踏数字时代之风,舞乡村振兴之姿”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为贯彻十九大精神,探索乡村振兴,于2021年7月24日开始,赴山东菏泽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不长不短的…
你们的20岁!我们的20岁!
你们的20岁!我们的20岁!——“知了儿”社会实践团队林州烈士陵园之行有感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9日河南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知了儿”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林州烈士陵园学习红色革命精神。…
南师学子关注农家书屋,捐书助学情暖乡村
夏桥书房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石窑社区,是于2017年底在夏桥新苑安置小区建设开放的新型农家书屋。其聘请了当地社会组织参与日常管理,打造了党员服务站、联勤服务站、志愿服务基地等八位一体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