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理工学子参观非遗作品展、探访果模
中国青年网烟台8月9日电(通讯员 王燕 邢玉倩 丁广缘) 2021年是党成立的100周年,今年的6月12日是第五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号召,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烟台理工学院听党指挥队于7月16日参观了烟台市文化馆并拜访了“果模”非遗手艺传承人杨龙师傅。开展“传承非遗经典,献礼建党百年”主题活动。
听党指挥队上午来到了烟台市文化馆“胶东红潮,匠心烟台”非遗展览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在诸多照片中,不仅有关于党的光辉历程,也有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传统民间“宝藏”、承载着胶东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呈现在实践队员的眼前。每到一处,实践队员或驻足观看或津津乐道地谈论,言语之中充满了好奇与惊叹。其中一幅名为《建党一百年》的作品,党徽、数字“100”“1921”“2021”和光芒线组成了寓意深刻的标识,记录了中国人民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砥砺前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践队员对这幅作品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学习,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加深了自己对党史学习的兴趣,以后会努力将这份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弘扬传承下去。
实践队员还参观了“棒槌花边”非遗手艺作品《百鸟朝凤》,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棒槌花边手工艺作品,是用丝绒缠绕在棒槌上,依靠手工棒槌穿插绞织而成。与此同时,实践队员被另一非遗手艺作品《百年福香》所吸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到来之际,采用延续百年胶东传统“手作香”制作技艺,主料选用百年老沉香,按照“君臣佐使”关系调配合香,总共天然香料一百种,合香成品直径100mm,长度100厘米,祝愿中国共产党百年香火,千年永续。实践队员们不禁感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鲜明特色,博大内涵,也为队员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天地,让非遗文化在实践队员心中扎根发芽。
7月16日下午听党指挥队来到了烟台市牟平区,在角落一隅,堆满了数百个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果模,这些果模,都出自牟平区非遗项目果模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杨龙师傅之手。
杨龙师傅33岁就开始跟着师傅学习果模制作,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这些年他吃了不少苦头,实践队员观察到杨龙师傅的双手已满是伤痕,这双沧桑的手记录了他学艺路上的艰辛与不易。经过许多年的坚持与精湛的技艺,2019年杨龙师傅成为区级非遗项目果模的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杨龙师傅对实践队员说:“这些果模的选材十分讲究,一般是选择梨木,它木丝细,上锅蒸柔软一些,比较好刻,还有一种淡淡的果香味。一个果模在历经大小锯,刨子,手锤等三十多种工具,以及画样、割板、蒸煮、雕刻、打磨等二十多道工序雕琢后,才算真正完成。”杨龙师傅的手工果模一刀一凿都具有独特的灵魂,每个形象都充满了独特的个性及魅力,这些都是机器刻出的果模无法比拟的。实践队员纷纷感叹:“老师的技艺精湛,三两下就雕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精美的模型,非遗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作为非遗传承人,杨龙师傅身上肩负着传承和发扬的重担。他表示:“如今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了,我觉得很可惜,希望女儿再大一些,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非遗承载中国价值,体现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活动不仅使实践队员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而且还使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提高了大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5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