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学子三下乡:深入基层,探索乡村振兴新方式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李如芸 朱立娟

为了解乡村振兴的伟大政策,感受乡村振兴的伟大成效,探索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方式 ,8月6日至8月7日,山东理工大学创飞科技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在丁杨寺行政村党委书记李雪平的带领下对菏泽市鄄城县左南社区乡村记忆馆与扶贫车间进行参观、调研与学习。

乡村记忆馆,记忆中乡愁的载体

老照片,旧瓦房,记忆里的乡村朴素又无华。老物件,旧粮票,记忆里的乡愁涌上心头。8月6 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创飞科技实践团前往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参观左南社区乡村记忆馆。

乡村记忆馆的一楼是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室有几位老党员正在值班,他们耐心和蔼的解答着乡村群众的疑惑和问题。党群服务中心是开展党代表联络群众、帮扶生活困难党员群众、提供并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等工作的中心。在此一观,深觉基层的党支部建设已贯彻到了人民生活建设的各个角落。

随后,丁杨寺行政村党委书记李雪平带领成员参观丁杨寺村村史党史馆。一进入党史馆中,一篇篇红底黄字的村史党史映入眼帘,无声地诉说着经年间村庄的沧海桑田。

村庄最初是分布于河南范县的辖区的,自1952年后因黄河河道开始发生变化,黄河水灾频发,村子于1985年在黄河改道后并入了山东省。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使村子由原先的破破烂烂到如今的家家户户小阁楼。

正对门口有一张泥土墙壁住宅的村落照片,李雪平介绍,这是旧村子的模样。年久失修的土坯房上砖瓦零落,泛着铁锈的大门摇摇欲坠,一切都显得陈旧、昏暗、破败。现如今,脚下的路不再是在黄河滩区时的坑坑洼洼,而是沥青为底的平坦大道;新房的墙不同与记忆中夹杂泥草的粗糙简陋,而是错落有致的青砖灰瓦,村子变得崭新、明亮、鲜活。

最后,团队成员参观青年之家。这是“全县最好的地方“——县级重点建设单位,是一个综合式场所,囊括了运动、学习、休闲等多种方式。李雪平说到,青年之家曾经也被山东省电视台以及各级媒体采访报道,再次体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行之有效。青年之家的建设充分说明了此战略的实施助力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此次参观乡村记忆馆,让成员们充分地了解了鄄城县这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也为提出创新乡村发展新策略提供了思路。

扶贫车间,探索乡村扶贫新模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与政策的进一步开展,扶贫车间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8月7日,丁杨寺行政村党委书记李雪平带领山东理工大学创飞科技实践团参观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左营乡丁杨寺扶贫车间。

李雪平介绍到,该扶贫车间主要是假发车间和箱包车间。假发车间主要是人发半成品加工,工艺简单,没有年龄和性别要求,半成品加工完成只需送万川发制品工程再进步加工即可。车间配备空调,饮水机等,工作环境良好。工资以计件报酬的方式发放,村民可以灵活上下班时间,拓宽增收的渠道。

扶贫车间一头连着偏远农村的妇女,老人,贫困之家;一头连着国内外的广阔市场。扶贫车间使贫困群众和企业实现了双赢。在扶贫车间就业的主体人员,主要是农村留守妇女和大龄贫困劳动力,每个月一千左右的收入,使贫困群众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同时,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布局乡村,进驻扶贫车间,能从根本解决企业劳动力不足,价格偏高的问题,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就业岗位送到家门口,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贫困户进入工厂,丰收致富。极其方便农村年龄偏大的老年人和在家照顾学生的妇女就业,务工和照顾学生两不误。

随机采访的女工说,上午来工作,中午回家休息,下午再来。不忙时,一天可以工作十个小时。因为搬迁,土地离家太远所以现在不在种地,做家庭主妇在家看孩子上学。在空闲时间来这干点活,有时间就过来,没时间就离开,非常的方便。既可以照顾孩子,又可以增加收入。

书记李雪平说,箱包厂是2020年下半年成立,是返乡创业的成果。在暑假期间,也招收周围村子里的学生来打暑假工。同样,箱包厂的工作时间灵活,可以随时请假离开。既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也可以为家里增加收入。

活动结束后,书记李雪平带领团队成员继续参观其他车间,队员提出的不解与疑虑从,书记一一解答。

此次活动旨在把学到的知识与理念相结合努力去实践,拼搏,展现自己的人生,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积极为乡村振兴尽微薄之力。

聚集星火之晖,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分三步走。乡村振兴的最大受益者是村民,农村工作者和村民应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尤其是要呼唤和吸收更多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要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大作用。

此次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飞科技实践团听从党的领导,积极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竭尽全力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成员不但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实践能力,也向山理工的“五有人才”目标靠近了一大步。

李如芸 朱立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6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北京林业大学“‘食’里飘‘乡’,振兴之路”团队为马套村村民定制DIY食谱

团队成员为糖尿病患者推荐的饮食如下:晨起饮水1杯,约300毫升。早餐:粗粮粥100克,瘦肉馅包子100克。早午间:水果1个,如猕猴桃。午餐:米饭100克,去皮鸡肉100克,菌类100克,蔬菜两种各10…… 刘雨暄 北京林业大学查看全文 >>

北京林业大学“‘食’里飘‘乡’,振兴之路”团队讲解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

团队成员介绍了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准则和核心推荐,把平衡膳食原则转化为各类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的图形化表示。其主要内容为第一层是谷薯类食物…… 刘雨暄 北京林业大学查看全文 >>

北京林业大学“‘食’里飘‘乡’,振兴之路”团队邀请张璐璐老师开展讲座

为了传播更加权威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相关知识,北京林业大学“‘食’里飘‘乡’,振兴之路”团队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ICU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神经疾…… 刘雨暄 北京林业大学查看全文 >>

北京林业大学“‘食’里飘‘乡’,振兴之路”团队邀请张艳医生开展讲座

为了传播更加权威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相关知识,北京林业大学“‘食’里飘‘乡’,振兴之路”团队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ICU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神经疾…… 刘雨暄 北京林业大学查看全文 >>

北京林业大学三下乡团队开展了A4210绿色环保和“反食品浪费”专项活动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绿色旅游和乡村振兴事业,助推低碳环保理念传播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向老人们开展了A4210绿色行动的宣讲。团队成员分享了如何…… 刘雨暄 北京林业大学查看全文 >>

北京林业大学“‘食’里飘‘乡’,振兴之路”团队乡村实践调研报告

项目概述在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导致居住在农村的留守老人越来越多,由于子女和老人经常不在一起生活,老人在生活,尤其饮食上缺乏关照,…… 刘雨暄 北京林业大学查看全文 >>

北京林业大学“‘食’里飘‘乡’,振兴之路”团队深入乡村开展暑期社会实

为从当地居民的饮食变化看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并进行食品健康科普活动,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6名学生组成了“‘食’里飘‘乡’,振兴之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1…… 刘雨暄 郑田宇 高 北京林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举办西部计划宣讲会

2025年4月22日,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成功举办了一场线上西部计划宣讲会。此次宣讲会由何佳威担任主讲人…

“定格生活中的化学”,一起探索生活中的乐趣

本文作者:杜欣朔姜兰翔近日,一场名为“定格生活中的化学”的主题活动于线上火热进行中,为同学们开展一场与众不同的化学探…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心暖宿舍 情系你我”故事分享会活动

为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室友间的情感联结,营造和谐友爱的宿舍氛围,4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平安社区管理中心于学苑…

传媒技术学院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为促进大学生在直播电商领域创业与就业,4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A401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解读恋爱信号 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

为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恋爱价值观,助力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4月23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

最新发布

风雨同舟
7-24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二零二一年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星星之火社会实践队”充分发挥大学生三下乡到基层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冲到防控疫情接种疫苗第一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责任与…
我不喝茶,我喝的是中国共产党给的水——赴临平区三家村东语学院“百年党史”宣讲团
7月12日,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百年党史”宣讲团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三家村采访该村退伍老兵沈如根同志。沈如根,87岁,1949-1957年参军服役,新中国成立前入伍,履职于中步兵103师,309团,曾参加解…
几许报国心,数年军旅涯——赴临平区鸭兰村东语学院“百年党史”宣讲团
7月11日,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百年党史”宣讲团采访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鸭兰村老党员、退伍老兵马阿借同志。马阿借,1965年入党,党龄56年,1965—1970年入伍,服役于六五二七部队,1967年成为部队排长…
E夏逐梦社会实践团参观菏泽市烈士陵园
2021年7月20日下午,E夏逐梦社会实践团参观菏泽市烈士陵园。菏泽革命烈士陵园原来坐落在菏泽市丹阳路东段,西面与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隔河相望,始建于1970年,占地面积128亩,由菏泽革命历史陈列馆、著名烈士纪…
探寻红色足迹,理解红色文化
追忆艰苦的抗战岁月,深刻理解红色文化,这都是一个当代大学生或者中国人所应该具有的品质。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E夏筑梦暑期实践团来到菏泽市牡丹区天香公园进行了“追寻红色足迹,调研红色记忆”实践活动。…
“IT任职需守职,探索前路觅新知”青科学子赴竹云,梦起扬帆正当时!
7月18日,青岛科技大学“科技引领携手创新强国有我”科技创新实践团前往青岛竹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第二日的实践交流。竹云的讲师们为队员们进行了内容丰富的讲解。“从入门到入狱”,这句话看似诙谐幽默…
社会实践筹备线上会议及新闻撰写培训
社会实践筹备线上会议及新闻撰写培训为了更好的展开暑期社会实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7月18日晚,“E夏逐梦实践团”举行暑假社会实践线上筹备会议,队长徐浩轩简单介绍本次实践流程,队员肖男进行新闻撰写的…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长江保护实践团赴镇江水域开展水质调研活动
“上善若水,护本惜源”是河海大学水之子长江保护实践团队所秉持的核心理念。面对现代化建设事业日益前进、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环境和公民素养与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现状,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慎其独也,警钟长鸣——赴临平区鸭兰村东语学院“百年党史”宣讲团
7月12日,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百年党史”宣讲团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鸭兰村采访该村党员、退伍老兵赵洪惠同志。赵洪惠,81岁,1961-1966年参军入伍,履职于34师,11团,2021年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科技引领 创新搭桥”青科学子赴竹云,梦起扬帆正当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建设网络强国,要有高素质的网路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网信人才,要下大功夫、下大本钱,请优秀的老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