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百年党史”宣讲团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鸭兰村采访该村老党员马继昌同志。马继昌,75岁,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继昌同志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解放初期人们条件艰苦,幼时因家贫从平泾村小学辍学的经历促使他心中产生为人民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愿望。后受夏明翰先生“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慷慨就义诗的感召,更加坚定了自身为民众服务的信仰。
1970年,马继昌同志成为平泾村的生产队队长,负责农业生产事业。1971年,担任革命委员会委员。1983年,在村委任平泾村经济委员会主任一职。1984年,在饮料厂做党支部书记的期间,请教杭州啤酒厂中的全国啤酒评比委员如何进行饮料生产和销售,筹钱选址建造平泾村自己的乡办企业。1992年,建造崇贤码头,村民可通过码头运输煤炭、石膏、废铁、废纸等物获得收益。1995年,乡镇企业个人化后,老人选择回到鸭兰村。
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促进了马继昌同志思想上的转变,他的基层视野正是在实践的磨难中形成的。基层工作琐碎且复杂,老人在农业、卫生、交通、村民关系等方面都需要劳心劳力,但他很好地统筹了全局。马继昌同志一生最引以为傲的是自己始终凭良心为人民做事,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采访中,他言辞犀利地提到国家在养老金覆盖上仍需努力,村中有一批老党员为党工作几十年,退休时却无力购买养老金。针对这一现象,他指出国家应更加关注老党员的晚年生活保障。
马继昌同志认为,党的初心不能变质。当今年轻人是最幸福的一代,生活水平和上一代人相比大幅度提升,又时值和平的国际环境,需倍加珍惜来自不易的美满生活。广大青年要重视实践,了解实际情况,倾听民众声音。年轻党员不能仅仅只在组织和形式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而不懈奋斗。
浙江工商大学东语学院“百年党史”实践团
图 浙江工商大学东语学院“百年党史”实践团
文 浙江工商大学东语学院“百年党史”实践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7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