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对话热情农场主 解乡村振兴之缘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徐照松

深入对话农场主 解乡村振兴之缘

为了深入理解乡村振兴的历史文化发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7月1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前往舟山马岙街道心亲农智慧农旅示范园拜访农场主孙舟恩,倾听他与农业的奇妙缘分。

论农场名意义,忆创业初心

孙舟恩是定海区马岙镇的一位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年轻农场主。当谈论起农场起名灵感时,他告诉我们有两个名字,最早叫心亲侬合作社,另一个是心青农果蔬专业合作社。除此之外,在2015年根据原心青农谐音转化注册现心亲侬商标,而这个商标也具有自身特点:商标为5个大米形状的点,褐色是远古,蓝色是未来,褐色是土壤,白色是大米,红色是西瓜。据了解,刚开始农场以水稻为特色,后来孙舟恩利用自己十八年西瓜种植经验,将其打造为了以西瓜为特色的农场,并且该农场是舟山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所有作物按照绿色标准生产,孙舟恩很好的落实了国家坚持的绿色发展理念,这就是该农场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谈论起农场创业,孙舟恩谦虚地告诉了我们这一切都是误打误撞的,“我是初中毕业的,在私企上班,喜欢阅读一些杂志,在无意中翻阅到与农业有关书籍时,就被吸引住了,感觉还蛮喜欢这个的,于是开始慢慢尝试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就这样,孙舟恩一直专业地将这件事做到了现在并且不断地在继续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农场。

孙舟恩在发展农场的这条路上之所以走的这么好,必然离不开他本人的坚持,他将自己的热爱坚持不懈的做了十八年,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也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进步,推动农场越来越好。

紧跟国家号召,探索发展模式

孙舟恩认真地说道:“从农场角度来讲,是要生产良心产品,为了消费者,生产一定要安全,提倡优质优价的理念,绿色产业是一个发展趋势。”听完这话,队员们都不禁点头表示赞同。没错,作为一名合格的产家,做出来的产品一定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用优秀的质量去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心亲农合作社跟传统意义上的农场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个种植农作物的地方,更是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今年下半年可能会摸索与体育相结合的模式。孙舟恩指出:“在人少地少的舟山,我们更倾向于日本、台湾模式。学习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到了瓶颈期,到了一定规模再发展很难再突破,农业生产规模化成本太高不现实,从2017年开始在2018年在试着去探索这种和学校接轨的模式,先跟幼儿园探索,借鉴亲子家庭活动模式。”在农场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活动对于双方都有重大意义,在农场来说,是探索一条新的发展模式,农场与学校对接,为农场产品、客流做引流。对于孩子和家庭来说,一方面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增加劳动教育,另一方面是进行食品教育,当今孩子缺少食品认知,让孩子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懂得劳动的艰辛不易。

人大代表带头进行机械生产,在摸索中逐渐完善

孙舟恩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通过人大代表的带头作用帮助大家改写了马岙的历史,他带头合资八台插秧机供农户免费使用,从手工插秧、人工撒种等传统种植模式到机器灌溉、机械生产,从经济角度来看他其实是亏本的,但是如果是从社会角度来说的话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服务人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并且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马岙的整个手工插秧的历史。而在未来,农业将会是以科技发展农业为主、智能化农业发展教育。

据孙舟恩所说农作物损耗是农场的一大问题,农场中有许多观赏性的农作物,而这些农作物如果没有其他的想法的话,相对来说它的价值就会仅限于观赏,这样就会造成浪费,所以对于这些食用性不强而偏向于是观赏性的农作物,农场会选择跟摄影协会和学校合作:观赏性的作物采摘后作为道具使用,通过收费卖出由此制作的装饰品;同时喜欢田园风格的游客也可以使用这些农作物拍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些观赏性农作物的经济价值。

农场发展到现阶段,未来的方向是研学。2020年2万多人次来此参观,多的时候一天高达1000多人,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接待难度。而这几年通过实战和学校反馈,我们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在农作物知识讲解这块仍有不足,在农场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做出进一步的优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7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假社会实践-身体力行访农场,探企业盐碱地治理成效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中国耕地短缺问题已成燃眉之急,为解决耕地问题,中国黄河沿岸开始了盐碱地改良治理。为调研黄河流域盐碱治理情况,曲阜师范大学“盐”整待发调研队于6月29日在东营…… 王妤艺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暑假社会实践-聚焦企业发展,探究盐碱治理新前景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食物最根本的源头,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自然资源。同时,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多功能性,对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具有…… 王妤艺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暑假社会实践-访盐碱地企业,探可持续发展良策

山东省政府提出要整合全省要素资源,全方位支持推动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为推动盐碱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农高…… 王妤艺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暑假行-身体力行访农场,探企业盐碱地治理成效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中国耕地短缺问题已成燃眉之急,为解决耕地问题,中国黄河沿岸开始了盐碱地改良治理。为调研黄河流域盐碱治理情况,曲阜师范大学“盐”整待发调研队于6月29日在东营…… 王妤艺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暑假行-聚焦企业发展,探究盐碱治理新前景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食物最根本的源头,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自然资源。同时,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多功能性,对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具有…… 王妤艺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暑假行-访盐碱地企业,探可持续发展良策

山东省政府提出要整合全省要素资源,全方位支持推动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为推动盐碱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农高…… 王妤艺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暑假行-身体力行访农场,探企业盐碱地治理成效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中国耕地短缺问题已成燃眉之急,为解决耕地问题,中国黄河沿岸开始了盐碱地改良治理。为调研黄河流域盐碱治理情况,曲阜师范大学“盐”整待发调研队于6月29日在东营…… 王妤艺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暑假行-聚焦企业发展,探究盐碱治理新前景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食物最根本的源头,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自然资源。同时,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多功能性,对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具有…… 王妤艺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人文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参与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4月13日下午,由福州大学保卫部(人武部)联合福州市公安局上街(高新区)分局主办、福州大学学生自律委员会承办的国家安全教…

人文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师生座谈交流会在铜盘校区召开

4月13日,人文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师生座谈交流会于铜盘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室顺利召开。院党委书记刘玮、院党委副书记…

华中师范大学数蕴强师丨第37期“数苑”名师讲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

(通讯员:张婉)4月9日晚,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第37期“数苑”名师讲坛于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维护国家安全,青年挺膺担当

外院2412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国家安全青年挺膺(通讯员章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春风拂柳,又逢清明。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在诗词创…

最新发布

发展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为进一步领会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2021年7月20日,广东海洋大学“乡村振兴有我们”团队参观茂名市化州市笪桥镇柑村南路革命纪念馆以及柑村小学。通过实地参观感受,深刻体会村落红色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
佛山学子下乡行:童心向党,茁壮成长
中国青年网佛山7月23日电(通讯员陈宇)下乡之旅扬帆起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佛晓之光三下乡团队,与电气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及其成员,联合狮山树本小候鸟驿站,于7月10日前往佛山南海狮山松…
领悟党员之言 畅谈青年未来
为了深入了解马岙老党员未马岙乡村振兴所做的贡献以及对未来新青年的希望和寄托,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赴马岙社会实践调研团于2021年7月21日前往马岙老党员林玉荣家中…
山东大学“萌芽”希望小屋志愿团队开展初步线上活动
受疫情影响,山东大学“萌芽”希望小屋志愿团队活动改为线上进行。在前期的对接活动中,我们初步掌握了帮扶对象的基本信息,并计划展开线上的联系和安排。8月7日晚八点至8月8日上午11点,志愿团队完成分工并陆…
广东学子三下乡:建设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广东海洋大学乡村振兴有我们队于7月18日前往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笪桥镇柑村,开展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首次调研工作。本日实践以柑村…
山东理工大学 经“乡”纬“县”实践团中期休整,交流总结
为深入研究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落实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经“乡”纬“县”实践团赴山东省平度市开展长达半个…
【管理学院社会实践|探寻区域文化,弘扬地域色彩】
中国青年网青岛8月8日电(通讯员杨瑞)岁月稀释不了千年的文化传承,距离分离不开华夏儿女的爱国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各个地区的区域文化为代表结合起来的,各个地区因为不同的文化影响,形成了…
湛江学子三下乡:飘色入人心,经典永流传
中国青年网湛江,7月22日电(通讯员黄永龙)电子时代背景下,青年人沉浸在形形色色的电子产品下,忘记了去探寻身边的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7月21日,广东海洋大学2021暑期社会实践团“乡村振兴有我们”队来到了…
“小太阳”调研队考察总结
在接下来的十天里,本队计划继续调查小区和其他几所公司的环保实施情况。但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情况,本队取消的去公司考研的计划,并决定在各自的小区内部进行调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日益严重,一部分…
走访红色村落,感知乡风文明
为进一步领会红色文化,了解当前典型村落乡风文明建设成效,2021年7月18日,广东海洋大学“乡村振兴有我们”团队走访茂名市化州市笪桥镇柑村。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深刻体会村落文化文明开发与建设,把握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