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烈士之魂,传中华之刃——探寻郑馨烈士遗迹
2021年7月,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人文·力量|‘革’物致知,红色梦想循史队”,参与了以“纪念建党100周年——家乡革命人物与史料的寻访、搜集与视频制作计划”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
10日,下午1时许,实践小队首先走进了位于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姜宅村的郑馨故居,探寻烈士遗迹,以口述史的形式与郑馨烈士族人追溯了郑馨烈士的伟大革命记忆,重温崇高的革命精神。
一、英冢依青,陋室出英魂
郑馨烈士故居掩映在姜宅村的民居之中,别无二致,甚至更显得萧瑟寂静。该建筑为清末民居,小二楼建制,屋子大体保存完整,兼具古朴与典雅。小楼通体简单朴素,无别致花样,只有古棕色的房柱与屋檐的瓦当交相辉映,经历数百年的风雨摧袭,石墩与木柱依旧质朴坚定,瓦片上的雕刻花纹保存着繁复精致。
丽岙街道的宣传部长为考察的队员们简单介绍了一下郑馨及其故居的情况,追溯了对其的保护以及其所经历的变迁过程。原故居以五间单层矮屋为正居配有东边两间二层小厢房,房子周边用石块砌成围墙,而至于现在,烈士故居前的门台已被拆除,对于原始的土木砖石结构也进行了加固与修整,最后在此特树立保护建筑说明,设为红色革命建筑,以供后人敬仰追忆。
二、口述诉英灵,风范引来者
下午3时许,一行人转至郑馨烈士族人郑日形老人家中,秉持着探询烈士革命崇高遗志,追寻烈士革命光荣事迹的信念,队伍成员与郑日形老人进行了郑馨烈士的相关口述史采访。郑日形老人对于郑馨烈士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带领着队伍成员深层次、多角度与多维度地对于郑馨烈士身上所镌刻的革命风骨与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融汇,而在谈到郑馨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时,郑日形先生集中阐述了两点:
大厦将倾指明路,革命先行践真理:郑馨“对中国革命之坚决性、复杂性、特殊性的深刻认识”,在中国革命刚刚起步,大多数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郑馨对于革命持有的“先知且正确”的观点,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飞檐走壁似神明,地下工作暗革命:郑馨当时为逃脱国民党军队的搜捕展开地下工作,在临危不乱的应对前来搜查的国民党特务后,凭借其深厚的武术功底与机敏才智,将共产党的机密文件藏在家里楼上低矮的阁楼中,随后从房顶翻出,跨过屋后的矮墙成功逃脱。
郑日形老先生是郑馨烈士的堂侄,1932年郑馨烈士去世之时,老先生才3岁,但是自幼时起,母亲便将郑馨烈士的故事挂在嘴边,给他常常讲起,称“祖辈上出来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而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之下,如今90多岁高龄的郑日形已经成为了一名为党为国,舍身为人的模范老党员。
在2019年,建国70周年之际,郑日形老人将用红纸包裹的一万元的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红纸上“贺建国七十周年,愿祖国更强大”两行文字,不仅如此,在2020年,攻克疫情难关,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郑日形老人都为党、国家、人民交上了特殊的党费,而自己却是始终保持着极为质朴简单的生活,俭朴节约。
从郑日形老人的身上我们看见了从革命年代所孕育而生的郑馨革命烈士精神的影子,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这一种精神,一辈辈习传下来,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一种扎根于时代的特殊革命精神,发扬在新时代的土地上。
三、访革命先驱,担时代重任
郑日形老先生是郑馨烈士的堂侄,1932年郑馨烈士去世之时,老先生才3岁,但是自幼时起,母亲便将郑馨烈士的故事挂在嘴边,给他常常讲起,称“祖辈上出来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而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之下,如今90多岁高龄的郑日形已经成为了一名为党为国,舍身为人的模范老党员。
在2019年,建国70周年之际,郑日形老人将用红纸包裹的一万元的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红纸上“贺建国七十周年,愿祖国更强大”两行文字,不仅如此,在2020年,攻克疫情难关,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郑日形老人都为党、国家、人民交上了特殊的党费,而自己却是始终保持着极为质朴简单的生活,俭朴节约。
从郑日形老人的身上我们看见了从革命年代所孕育而生的郑馨革命烈士精神的影子,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这一种精神,一辈辈习传下来,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一种扎根于时代的特殊革命精神,发扬在新时代的土地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0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