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引导同学们学习长征革命精神,亦缅怀革命先烈。8月9日,河南工业大学“重走长征路新征途社会实践小组”来到延安吴起镇开展重走长征路社会实践活动。
“重走长征路新征途社会实践小组”出发点来到了吴起县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广场,纪念园占地4.5平方公里,立足“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和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出发点”,以纪念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吴起为主题,以弘扬长征精神,回顾长征历史,保护长征战场遗址地为主要内容。
小队第一站是毛泽东故居—中央红军长征纪念馆。中央红军纪念馆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县城东门,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是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出发长征的八大渡口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及其由中央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队纵队就是从这里迈出长征第一步。
站在大门口,队员们逐一拍照留影之后便进入馆内参观,馆内陈列物品大多为红军长征时的一些生活用品以及文书档案等。纪念馆现文物藏品总数2014件,其中展出革命文物60多件。通过展出当年红军用过的衣服、马灯、大刀、土枪、印章等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艰难,英勇奋战的精神。在科研方面,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纪念馆曾多次对吴起革命旧址进行调查、研究,对旧址的历史、现状、政治、革命传统教育等也进行了研究论述。在这里,大家用了数小时时间在这里学习党史,体悟中国共产党长久不息的长征精神。
仲午十分,小队成员来到了长征胜利广场内。广场中央矗立一座雕像,其顶端有5个红色“五角星”,后面是三个弓形门楼,在中间门楼上柱写着“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几个大字。门楼后面就是沿山坡修建的台阶和平地。沿着台阶上行,在台阶的中间,是一层红色的石面,上面写着红军长征的日志,反映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主要会议等内容。
再上一段台阶,有一块小广场,在广场和石阶的两边,还有许多红色的火炬。在小广场的里面有大型石塑像,有反映红军转移转斩离开老区时军民分别、依依不舍的情景的;有反映红军翻越皑皑雪山、过茫茫草地艰苦场面的。特别是两幅反映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塑像,画面里有两方红军紧紧握手,欢呼胜利的场面。这些台阶共有250个,寓意红军2万5千里长征的路程。
随后,小队成员来到了位于长征胜利广场雕像背后的胜利浮雕群。画面中,通过五面军旗,象征五大军团;通过“于都”碑名,指出了地点;通过拥抱和握手传达战友重逢;多个伤兵,揭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惨烈和失败,暗示错误路线造成的损失。《倾情奉献》,集中表现长征前夕,于都人民母送子、妻送郎当红军,送草鞋、送粮食,连门板、床板、棺材板都送给红军搭建渡河浮桥。
小队成员深入了解到这纪念碑上浮雕的背后故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于2009年落成,耸立在于都河畔原东门渡口,向中央长征出发75周年献礼。纪念碑高达19.34米,寓意是中央红军长征于1934年出发。放大制作后的3块浮雕和1块碑文,石材为花岗石,每块长10.18米,寓意中央机关等于10月18日渡河。表现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按中央军委命令,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宁化等不同方向汇集到于都。
金碑夕照,每年仲夏前后,夕阳西下时,碑体遮日,折射金光万道,蓝天耀金,草地山川如辉煌金壁,眩目若佛光普照。碑体通亮如锻烧之金,五里以外也可见。这在我国建碑史上还是第一次,建碑前也未曾料及。
时光荏苒。回忆往昔,长征精神是红军致胜的强大法宝,是任何力量不可匹敌的最为坚韧之力。遥想先辈风姿,吾辈青年亦应忆苦思甜、牢记使命,为中国的富强而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1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