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温红色之故,知产业之新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者:张旋波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身为农科学子,我们以“学以致用,精准扶贫”为指导,在张永中老师带领下,我们组建了山东农业大学2021年暑期大学生赴山东临沂蒙阴“追寻红色足迹,调研蒙阴革命老区特色产业”团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深入基层了解农情,积极进行农技推广,助力科技支农,在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一、伟大峥嵘岁月,红色沂蒙精神

7月15日,为追寻红色足迹,与热烈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相联系,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老区,访问了沂蒙红嫂纪念馆,这里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同时还是光荣的红色革命根据地。15-16日,团队成员在参观学习的同时,积极采访当地的工作人员、游客和居民,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群众对红嫂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让队员们对红嫂精神有了更加深入多元的了解。

在建党一百周年,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团队成员重温红色故事,感受那个年代的特殊情怀,又将之与实际先结合,用历久弥新的沂蒙精神武装自己,投入到伟大的乡村振兴大实践中去。从“沂蒙大姐”李桂芳运送军粮、看守烈士遗体,到胡妈妈胡玉萍积极学习雷锋帮助部队做战士思想工作,再到“永远的新娘”李风兰苦等十二年孝敬公婆、领养孩子,以及做鞋垫三万双的范桂君……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作为开拓国家建设新局面、继承民族使命的后继人,于党于国而言,红嫂精神仍然是一堂醒世的警示课,警示着我们,只有毫不动摇的贯彻和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如一地用一言一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我们才能继续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戴,我们的振兴事业才能如革命战争年代那样,在人民的支持下继续大步昂扬朝着一个又一个胜利迈进。

二、参观现代农业,思考农业转型

7月17日,团队来到了第二站——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进行为期3天的调查学习。兰陵国家农业公园集农耕文化、科技成果展示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花卉苗木展示区、现代种苗培育推广区、农耕采摘体验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微滴灌溉示范区、民风民俗体验区、休闲养生度假区、商贸服务区等十个功能区为一体,有丰富的科技成果和模式供我们学习参考借鉴。

队员们在此期间先后参观了“兰香东方”“锦绣兰陵”“华夏菜园”等展馆,无不为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惊叹。在那里,有形态各异、花色多样的兰花,每一盆兰花都体现着现代花卉业的智慧,通过基因突变、嫁接等技术极大地展现了兰花不同样子的美,给人以高享受的视觉盛宴,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兰花的固有观念。还有宛如放大镜下的绿色植物王国,傲立的躯干与枝叶昂扬着勃勃生机;那一个个仿生态的园区,将热带、温带、沙漠等的典型生态类型依次呈现在我们眼前,短短的距离,我们仿佛走过了大半个地球。我们了解到,这些神奇的景观背后,是高新的育种、栽培技术,突破了常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限制。比如,管道栽培法、滚筒栽培法,不用天然土壤,仅需要单体肥式水溶肥配成的营养液,即节省了用地,而且减少了受病虫害感染的机率,因此可以种出无污染无公害的作物。在日渐推崇绿色食品的今天,在耕地问题是益严峻的今天,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前景显然是光明的。再比如,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植物工厂。通过对设施内高精度环境的控制来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这项技术可以突破环境对于作物生长的限制,将有望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诸多瓶颈。此外,团队成员们注意到馆区没有大水漫灌的现象,甚至喷灌的技术都较少使用,大多数的试验田都是采用滴灌的形式直接将水分送至植株的根部。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水,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部分植株因为长时间的浸水而“烂苗”。新型农业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对天地的依赖,真正把丰收掌握在自己手上。这不仅让队员们看到了农业的进步与魅力,也引起了我们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思考。

三、乡村振兴步新轨,沂蒙精神与时进

7月20日,团队在张永中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临沂市兰陵县南小庄村,开启最后的实践调研活动。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友戚秀山先生的鲜食玉米加工实验室。师兄在“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的治学理念的指引下,充分利用所学的农学专业以及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优势,在充分调研家乡兰陵的农业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以拳拳的回报家乡的赤子之心,成立了山东美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师兄身上的那种「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支持着他克服了创业过程中的种种苦难,终于取得了一定的回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标准化+品牌”的经营模式,与多个合作社和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直接使农民的收入提高20%-25%,为家乡兰陵走向美好富足的明天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对师兄的专访,队员们深入学习了师兄在鲜食玉米加工方面的真知灼见,了解了他将鲜食玉米加工产业化的初衷和方法,以及将玉米种植地选在兰陵的原因。得知师兄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乡政府的诸多帮助,队员们对党的政策支持有了更直接的体会,也真切地体会到党对乡村振兴的志在必得。

之后,实践小队又在张永中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南小庄村村委会,村书记热情接待了队员们。在访谈中,队员们了解到,南小庄村人口有三千六百多人,耕地面积四千两百多亩,目前属于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东边靠着兰陵国家农业生态园。现在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响应乡村振兴,进行着产业的调整。村中有土地流转合作社,土地流转已有一百六十多亩,下一步还要再流转四百多亩,进行产业的小调整,增加种植面积、进行规模种植,向着现代化、机械化方向发展,要打造吃住行观光旅游一体化产业。目前产业结构还是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大蒜和小麦,大蒜的亩产在三千多斤,其中蒜苔的亩产在一千六百斤左右,小麦的亩产在一千六百多斤。大蒜的种植成本高一些,但收入也高;小麦的种植比较方便,收入就低一些。种植方式主要为套种,这有利于减少耕地的占用,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听着村书记将南小庄村的过去、现在、未来一一道来,队员们头脑中对农业农村的认识也逐渐具象化,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跃变,亦将乡村振兴理想的种子播撒在了我们心中。

总结:满满当当的实践调研行程很快就结束了,但是,真正的实践之路仍是“路漫漫长修远兮”。正如张永中老师对队员们说的,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好了,还得需要实践转化成队员们自己的经验,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能够加深队员们对农业农村的认识,未来能够将书本知识加以转化运用于实际,助力乡村振兴。不论是师兄的创业经历还是南小庄村的发展之路,都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农业的魅力,坚定了队员们学农、爱农的信念,队员们坚信,今日所学必将为未来的璀璨攒下点点星光。今后,队员们也会更加关注民情民生,多走访了解真实的农业农村现状,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4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河南学子三下乡:防溺宣讲,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在某种情况下,水也能成为夺走生命的恶魔,让无数家庭坠入痛苦的深渊。近年来,儿童溺水事件多发,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河…
长安大学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学生暑期赴四平市铁东区政府金融服务管理中心社会实践活动
7月20日,长安大学学生孟凡英,在四平市铁东区政府金融管理服务中心进行了参观学习,旨在扩展知识领域,更好的理解事业单位的工作者们“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四平市铁东区政府金融管理服务中心主要职责为:一…
赴六安市学习大别山精神实践活动
大别山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大别山精神是奠定了革命红旗始终飘扬的重要保证。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到达大别山进行访问,并对大别山精神进行高度赞扬。大别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岁月中的洗礼…
武理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童心向党,筑梦未来
为助力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倾听他们内心的感受,辅导他们的课程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全方位的关怀和温暖,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暑期实践队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小岭冲开展了…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美丽乡村”建设其实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升级阶段,它的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实施路…
关于参加研究“黄石市资源转型与生态建设背景下 环保与生态领域的调查”心得
关于参加研究“黄石市资源转型与生态建设背景下环保与生态领域的调查”心得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
红色精神——发展中的文化力量
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是带领广大贫困劳苦大众脱贫致富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带领广大群众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以青春之火点亮红色精神
7月19日今天是实践活动的第7天,我们的社会实践继续第二个阶段,今天我知道了一个有趣的党史故事:解放后,吴德峰长期担任政法战线的领导工作。有一次,他继母的一个侄儿因为当过国民党特务而被人民政府逮捕…
以青春之我,弘扬红色精神
2021年7月19日星期一,今天是水资源学院纪检部党史学习教育观察团进行暑期实践的第七天。实践队全体成员在前六天对于党史的学习认识和初期宣传以及实地考察之后,今天水资源学院纪检部党史学习教育观察团的全…
朝药夕拾:入农村,集力量,改现状
农村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过期药品的回收处理可减少药品随意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利于推动乡村生态振兴。2021年7月18日,烟台大学朝药夕拾实践队分为两组分别前往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