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近两年对中华传统文化多方面的“文化挪用”现象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面临如此文化窘境,以青年人群体为主的网友纷纷站在国家立场上为中国传统文化正名。受此影响,苏州大学文学院“拈针锦线长,留取一世藏”——关于沈绣的探寻和传播团队决定以沈绣为基点,展开对传统文化的追寻,记录沈绣的前世今生,发动青年人群体的力量,谱写它的未来,传承文化之美。
7月9日,团队成员前往沈寿故居进行考察。沈寿故居早已被改造成了一个民宿,园内的场景跟普通的比较富裕的人家相差不大,但不同的是,沈寿故居占地虽大但不显繁华。她的家中尽显一副朴素大气之态,也正因如此,更添一副宁静祥和。沈先生是宁静温婉的江南水乡女子,也是这样的心境才能绣绘出《马头图》这样的精品。沈先生引领的沈绣或许仅是苏绣的一支分流,但它却是当之无愧的南通珍宝。
7月18日,团队成员走访了南通沈绣博物馆,在馆长和馆内工作人员的引荐下,成员得以采访沈绣大师花丽老师。花丽老师,是沈绣第四代传人,被人们誉为”沈绣之花,女红丽人“。她从事沈绣艺术创作已有四十个春秋,在这四十年里,她兢兢业业,注重每一个细节,功成名就却仍然坚持学习、坚持创作。这种精神,就是沈绣博物馆馆长卜元所称为的“坚守初心,十年面壁”。卜老师带领队员们上了博物馆二楼,详细介绍了《马头》和《蛤蜊图》这两幅作品。在被问及沈绣的前景时,卜老师表现出了传承人的担忧,他提到“现今很少有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去学习刺绣,同时,沈绣对年轻人的绘画功底也具有较高的要求。”通过一天的学习,成员们细致了解了沈绣的艺术价值,对这类传统手艺的传承和发展也具备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7月25日,团队成员走进濠东社区给社区的小朋友进行了沈绣的宣传,向小朋友发放自己精心设计的沈绣的宣传单,并播放采访沈绣第四代传承人张蕾的视频,一起观看沈绣的绣制过程,体会其中的艰难和汗水。视频播放之后,团队队员以PPT、视频以及现场互动的多样形式向大家介绍沈绣的特色和代表作品。
宣讲活动实为双向学习,团队成员搜集资料,整合、讲解、宣传的过程,同样使自身对沈绣的理解、知识的掌握更进一步,沈绣的意义在和新一代的儿童交流中能有新的感悟;少年儿童也借此机会初步接触了离自己生活最近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即使本次活动对象仅是少数人,沈绣文化的种子已在心中埋下,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团队想要达成的目标。中国有众多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而本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至少将自己家乡的文化记忆传承下去,领略它们直至今日仍熠熠生辉的风采。
(苏州大学文学院“拈针锦线长,留取一世藏”——关于沈绣的探寻和传播团队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8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