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建学子三下乡:凝聚青春力量,“遇见”乡村振兴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 作者:遇见社会实践团队

2021年恰逢党的百年华诞,为响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号召,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听党的奋斗史,做新的接班人”实践主题,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7月15日清晨,迎着黎明的曙光,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遇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乡村,走进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曹二村,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通过素质拓展支教、党史彩绘墙、幼儿园趣味实验与党史启蒙、疫苗接种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普及百年党史,贡献青春力量。

追寻百年足迹,赓续红色初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着铮铮誓言回荡在宣誓厅的每一个角落,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中,7月15日,山东建筑大学“遇见”实践团队全队走进滨州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追寻红色印记,在实践中接受党史学习教育,亲身体悟党的革命史、奋斗史,接受“学党史、忆初心”的思想洗礼。并将学习成果作为日后支教内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初心。

图一为党员同志于展馆内重温入党誓词

画笔讲好党史故事,青春描绘美丽乡村

为强化党史教育在乡村的宣传,山建理院学子顶着烈日挥汗如雨,以墙绘的形式在街道上构建党史宣传主题展。精选我党百年跃迁的十个特写镜头画面,展出以建党百年为旨,重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并以鲜明的绘画风格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文化、新风貌、新面貌。在团队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有当地居民驻足品评,并提出修改意见,双方互通有无,团队成员也由此与当地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图二为彩绘墙绘制队员与第一幅作品合影

趣味实验遇笑脸,党史启蒙见初心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更好地助力乡村幼教事业的发展,坚持科学知识传播普及“从娃娃抓起”,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遇见”实践团队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中心幼儿园开设物化实验进幼儿课堂试点项目。从7月19日起,“遇见”团队于博兴县曹王镇中心幼儿园正式打响科普教育第一枪,完成了《静电的魅力》、《气球爆炸实验》等多个自主设计的课题的讲解。课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幼儿参与度高,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达到了课程目的——将科学知识的种子根植于幼儿心中,乡村幼儿支教梦想起航。

图三为幼儿园趣味实验互动

“童心向党,启蒙思想”,为厚植幼儿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的种子,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遇见”实践团队于同时开设党史学习教育进幼儿课堂试点项目。通过自主创作教案、长期精心备课等以多种创新方式方法,打造精品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于幼儿教育中熠熠生辉。7月28日课程圆满结束之时,“遇见”实践团队将趣味实验与党史启蒙教育试点项目教案修订完成,并免费赠予曹王镇中心幼儿园,并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助力幼儿教育,贡献青春力量。

图四为党史启蒙教育队员与小朋友们亲切合影

支教初遇见,诗歌话童真

骄阳似火,蝉声鸣鸣。用纸笔播种一棵树。人力之微,不求它转瞬顶天繁盛,但求它迎风而往,枝叶如烟,忍过荏苒日月,送一只鸟去学飞。为丰富乡村儿童课余生活,学会理解自己表达自己,同时了解党史拓展学习思维,建大理院“遇见”实践支教团队走进曹二村的讲台,队员们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走到孩子们身边,设立党史教育,语文,数学,英语,宇宙起源,心理健康等多种课程,温党史,谈梦想,聊诗歌,品诗词,解疑难,为孩子们答疑解惑。队员们由诗歌切入,课堂上与同学们积极进行互动,并给孩子们设题《我眼中的生活》、《二十年之后》指导孩子们纷纷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诗歌,让孩子们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诗歌即生活,生活即诗歌。

图五为小朋友与人生第一首诗歌作品合影

“疫”心“医”意万心暖

响应坚决贯彻落实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的号召,助力乡村加快推进新冠疫苗“应种尽种”工作,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26日早开始,“遇见”实践团队党员团员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先后赴曹二村疫苗接种点,在曹二村书记和医护人员的带领下,协助曹二村老人疫苗接种工作。布置场地、填表、检查、登记、维持秩序、留观在团队成员的协助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与此同时,团队成员通过村广播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相关知识,提高村民对接种疫苗的重视程度,尽自己所能为曹二村人民群众服务。

图六为党员队员协助疫苗接种工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0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农队前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乡村振兴孵化中心——青年创新创业…… 王肇嘉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闹元宵话振兴,新农人展新篇”社会

为切实掌握新农人的培育态势,深度挖掘其创新潜能,全力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增添绚丽色彩。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农队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福田社区开…… 王肇嘉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

最新发布

安信工学子三下乡:智慧助老,跨越“数字鸿沟”
为帮助老年人克服智能设备使用障碍,解决老年人在互联网时代遇到的一些问题,帮助其跨越“数字鸿沟”。7月30日-8月1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数字鸿沟”实践团来到了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陶楼村和观美村开展社会实…
志愿暖人心,青春绽活力
2021年7月28日,“志愿暖人心,青春绽活力”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永城市刘河镇开始了新一天的公益服务。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
安信工学子三下乡:关爱老党员老兵,智慧助老跨越“数字鸿沟”
为帮助老年人克服智能设备使用障碍,解决老年人在互联网时代遇到的一些问题,帮助其跨越“数字鸿沟”。7月23日至8月5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数字鸿沟”实践团先后来到泾县丁家桥镇丁桥村,长丰县陶楼镇陶楼村…
简修泥泞之路 方便你我之行
为了方便村民出行,弘扬志愿精神,实践队员于2021年7月21号协助村民对泥泞道路用砖石进行简修。自7月17日,河南省出现了极端强降雨天气。实践队员所在的周口市沈丘县一连几天小雨不断,村里的土路很快变得泥泞…
多渠道帮助果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安信工“一品梨斋”社会实践团队走入砀山玄庙镇
7月29日,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一品梨斋”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砀山地区,开展为期十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政府齐协…
数说“贵”产实践队:聚焦黔味,探寻“贵”产发展新路径(8)
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后,我们的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选题。社会实践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课题?经过多天的商讨,我们最终将课题确定为探索贵州特产。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们选题的理由。首先,我们的队…
山建学子三下乡:“遇见”团队第一次动员大会
为帮助队员们进一步明确团队目标、任务分配和自身职责范围,从而为暑期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工作。7月11日下午,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遇见”社会实践团队于我校顺利召开了“遇见希望,以教引梦”为主题…
安信工学子三下乡:搭建“数字鸿沟”桥梁,让老人学会使用智能设备
7月23日-25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数字鸿沟”实践团来我县丁家桥镇丁桥村社会调研和社会实践。实践团先后开展了采访报道老兵、老党员;老年人使用手机和互联网难题调研;老年…
山建学子三下乡:因为刚好遇见你,我的青春才美丽
因为刚好遇见你,我的青春才美丽————“遇见”实践团队驻村仪式“因为刚好遇见你,我的青春才美丽”。也许这歌声并不是天籁,但这却是此刻队员们心中最真实的写照。在这歌声中,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遇见…
山建学子三下乡:遇见曹二村
7月15日早,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遇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集中出征仪式举行。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听党的奋斗史,做新的接班人”宣传党史精神为主题,希望通过支教、调研、文艺演出、开展党史学习课程等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