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云南光明村灾后重建情况以及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实地考察当地花椒产业的生产种植情况,8月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鲁甸行实践队前往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光明村进行实践调研,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实际变化和影响。
党建引领乡建,灾后重建光明
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闭塞的道路,尚不发达的经济,使得整个县城蒙上了一层阴霾。而光明村便是受灾状况最严重的龙头山镇的村子之一,历经六年来的快速发展,光明村也重新变了样。
“当时的日子苦啊,儿子的房子也都倒塌了,半年多也没有出去打零工,从亲戚朋友那四处借钱建新房。”谈起地震受灾往事,李老爷子眼眶瞬间湿润了。阳光下,李老爷子手中的木棍有节奏的敲打着,晒干的花椒也如同淘气的孩子,噼里啪啦蹦跳着发出声响。在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走访调研后,实践队员了解到,一度陷入阴霾的光明村,通过政府的“户户帮”政策生活慢慢变了样,每户人家受政府资助约5万元用于房屋修建和重新翻盖,此外,政府还公费在村子里搭建光明村小学,重新修建盘山公路,为每家农户铺设水管做到自来水户户通。通过政府的定点帮扶政策和村庄“分社”管理政策,光明村21个社2121户人家7443人全部实现了脱贫,光明村党支部也于2017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跟着党的脚步走,我们心中有干劲。”李老爷子激动地说道,注视着老人坚定的目光,实践队员觉得,此刻光明村的天也显得格外的蓝,仿佛能够看得见那更加光明的未来。
种小小花椒树,创致富大产业
通过村委会村民记录本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光明村三年来花椒种植面积统计和花椒生产量汇总。2015年,习主席前往龙头山镇进行一线走访,谈到依靠花椒种植产业,带动鲁甸经济发展,花椒树也一度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先用长勾勾住,再用锯子把花椒树枝杈给锯下来,花椒树下懂事的孙女熟练地用剪刀快速地把一串串花椒剪下来放入竹篮中。炎炎夏日,实践队员们的汗水已然打湿了上衣,而张家梁子社长和孙女仍在花椒林中辛勤地劳作。“我家种的花椒少,种了不到两亩,但今年花椒价钱还算可以,预计能卖到5000块左右。”社长停下了手中的活,笑呵呵地接受了队员的采访,在谈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花椒种植生产的影响时,李社长说花椒种植也受到了影响,价钱一度低到十几块钱一市斤,但在国家强有力的控制下,花椒种植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目前村子已经实现花椒种植全覆盖。
据光明村村主任介绍,全村种植花椒13000亩,也是鲁甸县种植花椒最大的村子之一,2020年,人均收入8320元,2021年,预计人均收入13800元,为做大做强花椒产业,村庄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采取技术指导、修剪整形、扩塘施肥等举措,推动花椒产业提质增效、扩大规模。“探索‘公司+基地+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林农+贫困户’等模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或许是光明村依靠花椒产业得以快速重建致富的致胜秘籍。”听完村主任的介绍,实践队员闵昌荣有了自己的沉思。
两工程保民生,推进乡村振兴
2017年,光明村被评为昭通市“市级文明村”,光明村产业扶贫+产业振兴发展模式,为附近村庄发展提供了大量经验。而未来的光明村也没有停下脚步,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大步前进。
“你们看远处的那条道路干线,是前几年政府拨款修建的,而走入花椒林中的这些小路,因为施工车辆进不来没有修建,下雨天显得非常泥泞。”村民王女士为实践队员介绍道。在前往花椒林的途中,实践队员的鞋子沾满了泥土,裤腿也被雨水打的湿透。据村委会值班工作人员介绍得知,未来两年,光明村将着力实施两大工程,一便是继续修路,目前村庄干路道路已经全部修建成为水泥路,村民进出务工也非常方便,但几条次干路仍是土路,一些村民自愿将自己的花椒地压成土路方便农作行走,村庄坚持“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全力打造村庄道路路路通。二便是继续进行“厕所革命”和“水净化”,目前村庄自来水全覆盖,但在旱季,自来水水量仍面临水量小甚至停水的困境,村庄计划修建水库,将旱厕全部改进,并进一步提升自来水的质量,保障村民的饮用水安全。两大工程,进一步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想着更好的生活迈进。
“从穷山僻壤的贫困村到椒林遍布的文明示范村,光明村几年来巨大转变,着实让我们都吃了一惊。我们眼中看到的是一条条柏油路,一栋栋新住房,一片片花椒林,但我们心中看到的绝不止于此,那是一双双勤劳手,一滴滴辛苦汗,一张张幸福脸,是政府和百姓们日日夜夜接续奋斗创建起来的光明啊!”实践队长张欢在即将离开光明村时由衷地感慨道。
光明村,看的见的未来,看的见的光明,在“党建”引领村庄建设的同时,相信光明村的明天也更加美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4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