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增强大众对方言保护的认可,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乡音儒歌”实践团于7月14日至8月4日先后前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山东省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走村入户进行咨询访谈,并借助小草学堂为儿童开设方言认知课程。面对方言传承过程中遇到和暴露出的问题,“乡音儒歌”实践团进行总结反思,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以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燃起民众对方言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入社区走访,听百姓心声
7月14日上午,乡音儒歌实践团实践队员到达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地区的居民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对方言的使用情况展开详细调查。实践准备阶段,队员提前与街道负责人以及社区或者村委进行联系,获得采访询问的许可后,队员在不打扰居民生活的情况下展开深入调研。
实践团成员从语音、词汇两个方面探究济宁方言的相关特点,语音特点的研究总体采用演绎法进行对照分析,词汇特点的研究则通过词汇的属性,结合历史、地理、人文等相关方面来说明其存在的原因及条件。根据“关于方言传承的社会调查”线上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56.32%的人十分精通家乡方言,35.63%的人可以用方言进行基本交流。调研人群中,认为方言和普通话在他们生活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认为方言将呈现与普通话长期共存的趋势的人占比达74.71%,另外25.29%的人则认为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的地位下降或出现被普通话取代的倾向。
方言作为一个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单向的不可再生和恢复性,保护方言是确保语言多样性和实区现文化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仍存在“保护方言与普通话推广相冲突”、“方言不需要保护”的错误观点,市面上方言保护的体系化产业不多,且大多数人对方言保护的积极性不强,许多孩子一出生便接受普通话教育,渐渐忘记了家乡方言或者只能听懂方言却不会说,方言这一文化现象有失传的风险。
以小草之名,促方言传承
7月18日,“乡音儒歌”实践团的四名支教队员前往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润生佳苑社区并与小草学堂负责人及志愿者进行沟通合作,开展以“促进方言传承”为主题的支教活动
秉承“青春助力、快乐成长”的服务理念,支教队员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因地制宜、紧跟时事开展各类课程,不仅设有方言认知特色课程,也包括党史教育、传统文化、安全自护等课程。其中,方言认知特色课程的形式包括讲授方言使用和分布现状、开展方言有关童谣和歌曲比赛、阅读方言相关读物等。
实践发现,在电视、广播、网络等普通话传播方式大行其道的当下,方言只能口口相传,代际之间方言的使用习惯差异较大。特别是在词汇上,青少年有明显的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中老年则更多的保留了方言特色,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方言保护工作,还将产生以下问题:一、代际交流在某些时候存在困难,用一种语言方式表达不出另一种语言方式里应有的韵味,从而影响情感交流。二、以方言为载体的通俗艺术得不到传承,如京韵大鼓、山东快书、各地方戏曲等。
“乡音儒歌”实践团与小草学堂在沟通交流中达成一致,通过方言认知特色课程以及各种相关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保护和传承方言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和掌握本地区语言的能力,让方言在校园和生活中持续“发声”。
纳多元文化,增方言“新声”
在当下网络时代中,人际关系的交流方式千姿百态,表情包更是在各类社交软件中成为了重要的信息载体。表情包不仅可以传递人们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情绪,使聊天过程变得轻松愉悦,增加社交的趣味性,同时表情包的发展随着人的参与也变得愈加丰富多样,产生了新的价值。为了使方言保护和传承的任务更加贴近大众生活,“乡音儒歌”实践团制作了不同地区的方言表情包,并在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推广。
方言表情包一经上线,社区居民和村民便掀起使用热潮,微信村务群、社区服务群等随处可见实践团队制作的方言表情包。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以及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日益提升的地位,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理应受到重视。新时代的青年正通过切身实践和专业所长引导社会公众了解认知当前方言生存现状,探索方言使用和保护的科学途径,踊跃投入方言传承和乡村振兴的事业当中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5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