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勇担强国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 作者:小蜻蜓

中国青年网青岛8月11日电(通讯员 金润景)新时代青年要识时局,顺时势,不辱使命,勇于担当。今年七月,我很荣幸加入到由湖北师范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组成的以“青春向党实践行,强国有我谱新篇”为宗旨的“风之彩”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当中,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三十三个成员共分为七个小组,分别是支教组、宣讲组、宣传组、家电组、后勤组、文艺组和调研组,大家通力合作完成日常工作及课堂内容,有负责走访村民发放调研问卷的,也有给村民义务维修家电,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希望能尽绵薄之力给村民带来些许的帮助,放飞孩子们心中的梦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秉着实践出真知的态度,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到达黄石市阳新县金海管理区大塘小学后,不顾及整顿行李,便立马投入到工作中去,介于前期有校长在本地的积极宣传,教室里已聚集部分对本次支教活动感兴趣的家长,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坚实基础。支教组配合辅导员将安全责任书下发至各家长处并告知其注意事项。家电组成员也立马投入到宣传义务维修家电活动的过程中,尽管宣传效果不佳,但成员们没有气馁而是痛定思痛,决定挨家挨户上门询问,“叔叔阿姨打扰一下,我们是湖北师范大学三下乡服务团的,我们现在有一个义务维修家电的活动,可以帮乡亲们免费维修像电风扇、电饭煲、热水壶这一类的小型家电,您看您家里有什么需要维修的吗?”这是家电组成员习以为常的问候语,不少村民听到后都纷纷找出遗落在角落的各式家电给志愿者维修,更有村民拿出水果热情相招表示感谢。(通讯员 金润景)

天气炎热,环境恶劣,这不仅给上学的小朋友们增添了困难,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授课老师在课堂上告知小朋友们上课的具体时间,但他们依旧会提前一个多小时到达学校门口,记得某天中午准备午休时,一个身躯瘦小的男孩拖拽着一袋足足有十四根的玉米来到学校送给我们,难以想象他是怎么克服正午烈阳的暴晒一路走过来。而当我因为水土不服受热不均导致身体不适去村卫生所看病时,医生的细心与关怀也让我备受感动,在得知我们是支教初来时,他担心我们不方便购买食材便细致给我讲解用小程序购买的流程,以及介绍村里的大致情况,同时也给我传授驱蚊的小妙招,并对我们的实践活动给予最大的肯定与赞扬。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志愿者们在阳新县大塘小学的三下乡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对于我们来说,这样不同于军训的集体生活经历,也许是我们从未有过的崭新体验。“奉献与科教俱来,真情与发展同在”是志愿者们的信仰,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支教组的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来“缺失的爱”,家电组的志愿者们为村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调研组的志愿者们则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充分了解自动化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让村民们的安全得到保障。“风之彩”团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十五天的下乡生活中展现了湖北高校学子的风采。“我们来到这里不是来展示我们有多么高的素质、拥有多少知识,而是要让这里的人感受到,我们是带着一片赤诚之心来帮助他们的。”时代由我们创造,时代又给予了我们活力。有些人将毕生心血都倾尽其中,才让我们的国家强大、人民幸福,是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开起了我们“双航母”的历程,是20世纪的青年“基因剪刀手”杨璐涵助力完成了异种器官移植,是二十多岁的新青年朱海秀在抗疫中展示出青年的力量。各个领域的突破创新是每个人的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志进一步推动了国家的发展,体现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相连的紧密联系,这也表明当代新青年的价值会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更好的提高体现。

“青春向党实践行,强国有我谱新篇”此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基层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村振兴的努力,有利于让青年学子理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大背景下个体奋斗发展的历史,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并以青年学子的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向前向好发展。

2021年的夏天太过于美好,有正青春的我们、有温暖心灵的孩子、有热情和蔼的村民,还有美丽迷人的乡间风景……也正是与这些美好的相遇,才让我遇见更美好的自己。“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这是李大钊先生于1916年中国正处于黑暗与黎明之交,鼓励青年为建设蓬勃朝气的国家而奋斗的慷慨陈词,幸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我辈青年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醉中,我们要向着红旗指引的方向,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奋斗开启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6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非遗瑰宝,传承匠心古韵

漆扇,作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于一身,历经岁月沉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元社区服务活动。据了解,开展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力所能及……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在寒假期间为给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升学习效果,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最新发布

以青春之名践行强国有我——记“七彩四点半”爱心课堂志愿服务活动
利用暑假时间,我和几位同学参加了学院以“唱支山歌给党听,讲则故事送少年”为主题的“七彩四点半”爱心课堂志愿服务活动。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大家围绕建党百年,为留守儿童们开展了课业辅导、书法辅…
红色调研在行动
为了解大众在建党100周年节点上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度,6月27日至7月1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赴孝感市孝南区红色调研服务队团队队员在湖北孝感、湖北随州、湖北天门、广西玉林正式…
九色甘南,五彩卓尼 ——参加“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感悟
“藏王故里”卓尼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县面积达5419.6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2500米,属高原性大陆气候。这里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森林、草场、旅游、水能和矿产为当地五大优势资…
人生一次丰富的经历---“赴陇援西” ——“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成员-王嘉欣
从7月18日,“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甘肃省卓尼县扎古录镇九年制学校进行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七天了,从我们正式对当地孩子们进行讲课也已经过去五天了。我们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即使是一路的劳累也…
赴一场青春的约定 ——“赴陇援西”实践团成员王心雨
今年的赴陇援西已经12岁了,我们这样一群小伙伴凑到一起,怀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为他的12岁书写华章。经过两天的辗转,我们终于到达了我们的学校。这两天的时间里,腰酸背疼,困倦疲惫已经成了常态,22个小时的…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传承青年精神,聚力乡村建设
为响应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也为积极实践,深入学习专业技能,贡献我们青年自己的力量。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聚力乡村实践小队”的队员们在2021年7月13日对平顶山市茨芭镇后李村、刘村…
“新视角”实践团前往源泉镇天西村进行学习调研
8月6日上午,“新视角”实践团前往天西村猕猴桃种植园进行参观调研,并对博山区猕猴桃产业协会副理事长李政进行访谈。李政提到当前制约源泉镇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例…
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感悟--李子轩
从7月16日我们正式出发赶往甘肃省兰州市卓尼县,一路上,看着太阳东升西落,听着雨滴拍打在车窗上,火车停了又走,行人一批批上车又下车,到近两天的车程过后,终于顺利抵达扎古录镇九年制学校,蜿蜒曲折的山…
正青春,实践行——记赴陇援西
2019年的暑假,我得知了自己被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从材料学院的公众号上我第一次看到关于支教的一些内容。我发自内心认为支教人是伟大的,他们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力量倾注在了祖国西部,帮助…
为爱行千里,共筑卓尼梦 ——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实践心得感悟
二零二一年夏天,又迎来了新一年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作为山东理工大学精品团队前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扎古录镇麻路村九年制学校,开展义务支教和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