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采访胡其会老师
2021年7月1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减碳行动组”三名实践队员(彭亿、邓加鑫、张大川)为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助推绿色发展实践活动,前往学校工科实验楼D座305,与李松岩教授针对“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热点话题进行访谈。访谈结束后,三名实践队员归纳整理访谈内容,并与实践队所有成员分享。在学习分享中,增长知识,了解了关于针对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宏观架构,收获颇丰。
采访节选内容如下:
彭亿:‘请您先谈谈对“碳中和”这个名词的看法’。
胡其会老师:‘碳中和是我国的国家战略,是碳排放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我们承诺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的峰值,2060年达到碳中和,但我们目前由于国家发展等多种原因,碳排放量特别大,所以达成这个目标困难十分艰巨。目前从各个层面,各个单位,如科技部,能源局,都在推动这个战略。’
彭亿:‘我们该如何达到碳中和?’
胡其会老师:‘首先碳排放的大户一般都是燃煤电厂以及化工厂等,我们需要想办法对他们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然后再进行封存。而封存的话,短距离且规模较小我们可以用车拉或者利用小型管道,而长距离大规模我们则必须利用二氧化碳的高压超临界管道。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利用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来驱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采油率,也可以进行碳埋存,达到减碳的效果。然后是调整能源结构,我国占主体的能源还是以煤和油为主,目前天然气作为一个过渡的能源,在未来10年左右占的能源比例可能会持续增长,但为了达到碳中和这个战略目标,未来所有的化石能源使用率都要下降,将来主要的能源一般为光伏,太阳能或氢能等这类清洁能源。’
彭亿:‘双碳战略的提出对储运行业造成了什么影响?’
胡其会老师:‘提出这样一个战略目标后,对我们行业,如各个石油公司,企业等,大家都想参与进来,参与进国家的立项项目,从积极性上来说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彭亿:‘储运行业在运输过程中的节能减排,防护污染方面有什么问题或困难?’
胡其会老师:‘储运行业,一个是储存,一个是运输,所以污染一般都是泄露的问题。储存用的储罐的一般带来的污染较小,因为储罐都有防护堤,泄露了的话影响范围大多在防护堤内,容易处理;而运输用的管道基本都在地下,如果管道发生了泄露的话,便比较难预测,这里面便涉及到两个问题,首先是如何检测是否泄露,其次是定位泄露的位置。而管道又分为油管道,液体的泄露,以及气管道,气体的泄露。包括之前所说的二氧化碳管道的泄露,目前检测泄露还是有一定的问题,但我们在这一块也是有不少的技术积累,也在开展相应的研究。目前我们的泄露检测主要利用声波,管道在泄露后会产生一些声波或次声波,我们通过信号处理去定位泄露的位置。然后泄露的检测还有漏报率与误报率的问题,这些都有相应的技术问题。我们目前在声波法,压力互相关法,从压力波,声波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及技术转化。原油相关的泄露一般涉及土壤污染问题,在土壤是是如何扩散的,我们也有进一步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张大川:‘未来储运行业能在那方面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胡其会老师:‘这也是我们目前在做的一个很大的工作,就是管网公司的超临界管道的这个项目,我们的目标是真正推动国内二氧化碳管道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在实验室内做理论研究,目标在2023年底完成一条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的建设。我们目前这个工作就是在助推国家双碳战略的实现,因为我们国家目前的碳排放压力较大,所以对于大量的二氧化碳输送需要用到管道,我们便在推进这个工作。‘
经过老师细致入微的解释让我们对“碳中和,碳达峰”的构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让我们三人收获颇丰。
彭亿、张大川采访,邓加鑫拍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6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