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学习西柏坡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 作者:“赶考筑梦”实践

大学生网报郑州8月12日电(通讯员 王柯)

为丰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扬伟大建党精神。2021年7月16日,建筑学院“重走进京赶考路,共圆乡村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西柏坡学习。在此次活动的主要是学习西柏坡党史文化,依托西柏坡的进京赶考路,与乡村振兴内容有机结合,达到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的目的。

来到西柏坡,实践队成员们看到一块刻有文物保护文字的书本样石碑,使实践队深刻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需要增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西柏坡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还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西柏坡时期,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已转入全国反攻,是否敢于不失时机地发起战略决战,将革命进行到底,是党在西柏坡时期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西柏坡具有如此很厚的回忆,历史文物自然也会留下许多,对于这些历史文物我们必须心怀崇敬,而现在实践小队面前的这块碑文,正是起着提醒保护文物的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时刻牢记这些文物的重要性,从而不忘国家历史。

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作风让实践队成员们为之动容,“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碑文提醒实践队成员们,不能忘记老一辈的艰苦奋斗才换来今天的国泰民安。助推乡村振兴的路上,要牢记“两个务必”,奋进新时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党史教育宣传,促进广大农村群众认真学习党史,带领广大村民以党史教育为依托共同努力达成乡村振兴。

实践队成员对西柏坡内的商家进行了采访,这些商家基本上都是西柏坡当地的人民,他们见证并亲身经历了西柏坡过去的故事。据当地居民讲解,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自此,这个太行山深处的普通小山村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两个务必”“赶考”等为主要内容的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西柏坡人传承红色基因,唱响时代新声。还有的老人讲述说,在西柏坡完成水库移民后,西柏坡镇从人均三四亩水浇地,变成了人均只有三分旱地,在山上拓荒造地时,总能从坡地里翻出大量叫“姜拉子”的石头(即沙姜石,因外形酷似生姜而得名),十分影响耕作。贫瘠的土地使许多村子逐渐变成了贫困村。跟农民一样,扶贫干部首先关注的也是土地。北庄村紧邻水库,为一级水源保护地,不能发展工业,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也受限制。但北庄村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曾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机要处等机关所在地。依托西柏坡景区,北庄村决定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苹果和牡丹,借助红色旅游业打造绿色产业。消息一传出,老党员齐泽民便带头响应,把自家的2亩地流转了出去。“我们自己种地只能靠天吃饭,有合作社统一来种植,效益会更好。”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该村流转土地70余亩,用于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当地商家一提起来以前的事他们总是能从容不迫的讲个不停,讲述这这属于他们的独家记忆。

本次学习活动结束后,实践队的成员们收获众多,纷纷表示对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宣扬红色精神时要以西柏坡精神为主体核心,同时将其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与解决在乡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结合,培养农民的乡村振兴能力,让他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用双手托举起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8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清明承俗育童梦 移风启智润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于中通幼儿园开展“清明移风易俗,启迪幼小心灵”社区实践活动…… 刘伊蕊 黄柳云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2025年“春启华章·星耀聊大”学生表彰典礼。下午两点,在激昂的…… 俞颖 李如玉 唐嘉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吟咏华章 声扬聊大 文学院举办团支部朗诵主题活动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当代青年风采,传递青春正能量,3月30日,文心读书会、文礼思辩协会于西校区3#a116举办“声生万象,诵启新章”团支部朗诵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以青春为题,或激扬…… 郭瑞晗 邢璞轩 王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探汉字演变奥秘 启文化传承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儿童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月27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服务队于中通幼儿园开展“探秘文字源头,点亮萌童慧光”社区实践活动。…… 刘伊蕊 韩会鑫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春吟风雅韵 诗意润桃笺 文学院举办“春日诗歌”征集活动

为深耕诗词文化沃土,深化校园文明建设,提升学生审美素养,3月16日至27日,文学院九歌文学社于线上举办“春日诗歌”征集活动。此次活动以春日为主题,引领着参赛者们以春日为笔,传递生命…… 梁雨晗 俞颖 李文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革故鼎新除旧习 文明新俗润千家 文学院开展移风易俗社区实践系列活动

“移”出新风尚,“易”出新气象。为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3月29日至4月1日,文学院联动东昌府区多个社区开展移风易俗社区实践系列活动,在助推移风易俗的工作中坚持外在“塑形”与…… 李如玉 黄柳云 陈祥莹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春风撷英承锋骨 星火砺行沐万方 文学院开展雷锋月系列活动

2024年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文学院开展雷锋月主题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子投身于志愿服…… 俞颖 唐嘉振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赴青岛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工作部署,搭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桥梁,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3月26日至28日,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东恩,团委书记石勇,辅导员胡明洋、徐…… 刘伊蕊 李文娇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明承俗育童梦 移风启智润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

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举办“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志

(通讯员崔子涵彭湘)4月4日中午,我院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在树达楼106教室开展“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赴粤进行专项调研

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3月18日至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由图书馆馆长、会…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清明时节,翠柏凝春。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以萃华之声,赞曲园之歌:淄博大学 生到淄博一高中作高校宣讲

为加强本省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报考条件的了解,同时以往届毕业生身份与同学们分享高中三年如何度过的经验,淄博社会实践队于…

最新发布

甘肃学子三下乡:赴脱贫车间,习工匠精神
【扶贫车间村里建,农户增收有保障】以巩固脱贫成效,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新城镇积极探索摸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推广扶贫的就业新模式。7月19日,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青年建功”社会实践小分…
推进红色旅游,加强文物保护
大学生网报郑州8月12日电(通讯员王柯)7月16日,西柏坡,坐落在太行山东麓的一个小山村,经历了时代风云的激荡,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从封闭落后的历史到河北省美丽乡村精品村的辉煌,西柏坡借着改革开放的东…
四川学子三下乡:传承农耕文化,弘扬劳动精神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近年来,在科技的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农耕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为了让农耕文化在新时代…
参观美丽乡村,感受乡村建设
7月23日,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团队来到临沂市莒南县坊前镇进行以生态振兴为题的调研活动,此次活动响应了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振兴乡村文化我辈义不容辞
“好无聊啊,好无聊,这天也太热了吧……”村支部里面聚集了好多人,大家表示这个夏天除了农活,别的无事可做。就在这个时候,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2021暑期“三下乡”“振兴乡村文化”服务小…
以青春之笔描绘美丽乡村梦——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三下乡探寻醉美和村
和村调研小队紧扣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于7月20日乘车前往和村实地考察调研和村的经济状况、脱贫成果以及村民生活状况。走进和村和村位于乐昌市长来镇的东北面,背枕南岭山脉这使和村的气候冬暖夏凉,且和村依山…
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展“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力量青春行”大学生重走革命路社
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开展“红色江山红色路青春力量青春行”大学生重走革命路社会实践活动为更加深刻了解党的光辉历史,重温共产党人经历的苦难与辉煌,公共管理学院于2021年暑期成立了“红色江山红色路…
河南学子赴闫庄,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天我很荣幸作为“曙光”大学生暑期义务普法队的一名志愿者,来到新乡市封丘县闫庄村进行普法宣传。在去的路上,我的内心是紧张不安的,作为首次参加三下乡活动,我一…
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我国幅员辽阔,是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共同语的普及程度是国家和名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大力推广、积极普及…
千里寻初心,不忘赶考路
大学生网报郑州8月12日电(通讯员王柯)2021年7月15日,实践队成员抵达西柏坡进行参观学习,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摇篮之一,是习总书记视察调研多次的革命圣地,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晦暗未明到光辉前景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