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的丰碑,后人的课堂。为进一步筑牢信仰基石,践行初心使命,永葆精神本色,7月28日,药学院赓续红色血脉、追寻“红色足迹”学党史实践团来到娄山关和红军烈士陵园,在英雄们战斗和长眠之地,接受一场精神和灵魂的洗礼。
黔北娄山关,群峰巍峨,峭壁深壑,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初,中央红军两战娄山关,在这里取得娄山关大捷,毛泽东在此写下《忆秦饿·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词中洋溢的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至今鼓舞人心。
在娄山关的战斗遗址前,同学们聆听了“独腿将军”钟赤兵的传奇故事。娄山关战斗打响后,钟赤兵带领战士们与贵州“剿共”总指挥王家烈的“双枪兵”展开激烈搏杀。拼杀之中,敌人的子弹击中了钟赤兵右小腿,血如泉涌。钟赤兵拖着伤腿趴在石头上指挥,坚持不下火线。红军占领遵义城后,为钟赤兵治伤的医生认为必须截去小腿。由于医疗条件太差,加上贵州的天气阴冷潮湿,导致钟赤兵的伤口感染。医生又先后给钟赤兵进行了两次截肢手术,最终把整个右腿截去。即使被截肢,他仍靠着顽强的意志,随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到达了陕北。凭借一条腿走完长征路,其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受震撼。
在娄山关红军战斗陈列馆,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遗留实物、一行行解说文字,生动描绘了红军两次英勇鏖战娄山关的壮烈情景,深刻还原了那段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传播着生生不息的革命火种。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娄山关战斗的经过,仔细观看历史图片资料,深入学习娄山关大捷的背景和意义,近距离感受遵义红色岁月中的革命情怀,深刻缅怀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
红军烈士陵园坐落在遵义市城区湘江河畔风景秀丽的凤凰山南麓小龙山上,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内,有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红军坟、钟伟剑烈士、邓萍牺牲时的雕塑、红军女卫生员铜像以及纪念红军长征在遵义牺牲的烈士纪念碑等。
实践团从烈士陵园大门沿石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磅礴、设计新颖别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上面篆刻着邓小平同志亲题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碑的顶端,镰刀锤子标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每一座墓碑前都有着烈士的生平简介,同时也讲述了烈士们牺牲的时间和战役。
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让初心使命牢记心中。“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80个字的入党誓词,字字千钧,“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和要求贯穿其中,召唤着每一个党员“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
几十年前的硝烟与征战不复存在,历史留下的红色烙印一直激励着世人。通过探访学习,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的艰辛和伟大,认识到我们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大家纷纷表示,要高擎长征精神的火炬,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革命意志,发扬斗争精神,敢于牺牲奉献、敢于担当作为、敢于争取胜利,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所赋予的光荣使命和责任,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2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