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助“银发一族”上“数字快车”

来源: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老有所E-满玉兰

数字技术推动了万物的互联互通,手机点餐、滴滴打车、扫码支付、网上挂号……无处不在的便利,让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无码不欢”的时代,疫情期间,移动端的各种健康码更是随时可见、随处可用。

然而,在多数人享受数字技术红利的同时,老年人在数字鸿沟面前的处境却日益困窘:有人因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而遭到拒载;有高龄老人为激活社保卡,被子女抬到银行柜台前进行人脸识别……在很多地方,数字化“局外人”现象令人颇为感慨。

7月15日,苏州大学老有所E暑期实践团走进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官浦社区,团队在社区负责人的协助下,以“关爱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智慧生活”为宗旨,围绕老年人在智能手机使用、生活支付、预防诈骗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为老人们带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宣讲课堂。

来到社区活动中心后,我们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款待。下午一点半午饭过后,老人们在工作人员的提前通知下也陆续来到了场地,在我们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入座,伴随着社区负责人的简单介绍,活动在老人们的掌声和笑声中正式展开。

在老人们的掌声和笑声中,我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这让我意识到关爱老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也时刻准备着响应国家的号召。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志愿者为老人表演防诈骗情景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满玉兰 提供

这一次的实地调研,让我们了解到了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他们面对新事物,心理上或多或少会存在畏难心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数字化生活的向往和求知若渴的眼神,在之后的交谈中,我随机询问了一位老奶奶她对数字化社会的看法,她说“我感到很复杂,但熟悉之后觉得很方便,我想它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我感受到老人们虽然对数字化生活或多或少存在些许畏难心理,但对此还是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帮助老人们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字红利。

时代不断进步,生活愈发便利,我们在享受着技术带来的红利之时,是不是也应该等一等“走得慢的人”,给他们更多的选择?不要忘了,一个好的社会,不仅要有不断向前突破的“速度”,还应该有充满人文关怀的“温度”。

此次活动也让身在其中的我有了一次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因为有了老一辈人的奋斗,才让我们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正因为如此,面对发展越来越迅速的数字化社会,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帮助老人们,更不能让他们与社会脱节,不能让他们处于孤苦伶仃的境地,社会发展绝不能落下老年人!如果你仍对他们遭遇的不便不以为意,不妨试想一下:当我们步入老年,当我们行动不再自如,当我们也对未来社会流光溢彩的高新技术感到应接不暇无所适从……我们会不会也希望,有人能考虑到我们的感受,在我们陷入迷惘、手足无措之际拉我们一把?

“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对老年人的态度,体现着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我们以何种态度对待老年人,既决定了他们的现在,也关乎我们自己的未来。数字化时代的科技研发应更个性化、多样化,以帮助更多弱势群体跨越数字化的鸿沟,让老人原本清冷的空巢生活因为有了技术的“照拂”而暖意融融。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与难处,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各自不同的现实注脚。一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人民城市”,对此应有充分的考量,并体现于城市服务、社会治理与市民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人人都会老去,如何对待今天的“弱势群体”,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度,不仅事关眼下,也牵连着我们每个人的将来。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志愿者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满玉兰 提供

我永远无法忘记老人们眼神中隐藏的茫然与无助,也无法忘记他们面对新事物表现出的强烈渴求,时代发展再快,也要等一等老年人。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不能让他们与时代脱节,更不能让他们被时代发展所抛弃,只要我们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关怀,我相信很快就能让他们跟上我们的步伐,共享数字科技发展的成果。

数字化本就是我们追求未来更好的发展下的产物,而老年人作为曾经的一代,同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因此,我们不能遗忘老一辈的人,时代列车跑的再迅速,也要等一等老年人!

最后,我也深刻的意识到自己身为大学生应当的责任与义务,让我对于实践活动的激情又高涨了不少,也让我更加坚定的投身于志愿活动。今后,我们会坚定不移的加强自身建设,学习更多的知识,切实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献出一份力量。(通讯员 满玉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4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调研二次元联动非遗,倾听coser心声

近日,为深入探究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程度及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相关调研人员对一位资深coser展开深度采访。这位coser热爱二次元文化已超三年,日常积极投身各类二次元活动。不仅频繁…… 袁若涵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对二次元同好进行线上采访(2)

1月27日,为深入探究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调研小组组员游百川,针对二次元爱好者张政展开了一场深度访谈。此次访谈旨在全面了解二次元爱好者对二次元联动非遗……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对二次元同好进行线上采访

2月5日,调研组组员游百川,针对“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这一主题,通过线上平台对二次元爱好者彭凯进行了深度访谈。此次访谈旨在全面了解二次元爱好者对二次……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谷子”市场:线上调研二次元联动非遗产品

2月8日,由调研小组组员游百川围绕二次元联动非遗产品(谷子)展开深入调研,通过线上采访“谷子很忙”谷子店店员,了解此类产品在店铺的销售情况、消费者反馈以及店员和店长对产品的看法……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成员 汪羽蒙的调研日记

今天的访谈任务,是为“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项目收集一手资料。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项实践任务,更是一场探索两种不同文化碰撞可能的奇妙旅程。今天在望江时代影城的访谈经历,让…… 汪羽蒙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于望江时代影城调研

2月7日,“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的成员汪羽蒙在望江时代影城对两名二次元爱好者展开采访,旨在研究Z世代对非遗文化与二次元联动产品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开场调研团成员先简单介绍了…… 汪羽蒙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于哆可萌漫展线下调研

2月3号,“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前往温州瓯海国际会展中心,来到“温州·哆可萌动漫游戏嘉年华01st”漫展进行社会调研。调研聚焦于二次元与非遗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发展,目的在于寻…… 郑子健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于烟台大悦城进行线下访谈

2月2日,“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成员于昕宇在烟台大悦城对cosplay爱好者林夕进行了深入访谈。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探索二次元文化与非遗文化的联动现象,了解这种联动对年轻人的影响,思…… 于昕宇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陈万新】 社会实践感言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建功新农村科技促发展队伍锻炼了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建功新农村科技促发展队伍还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在实践过程中,建功新农村科技促发展队伍第一步进行了光伏发电…
上应学子深入大山,以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深入了解脱贫攻坚丰硕成果以及乡村振兴惠民措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SIT化工星光“三下乡”实践小队在7月14日至7月16日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7月15日,实践小…
追忆“水稻之父” 学习科研精神
长沙7月18日电(通讯员巩莉)华表何时化鹤来,私桑此日骑鲸去。2021年5月22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老先生永远离开了人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活动第四天工作纪实
实践已经进行到了第四天,光伏发电已经告一段落了,今天实践队已经开始了直播带货活动,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希望能让农民们获得更大的收入。现实情况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因为疫情的原因,全国许多地方的农副产…
山东理工大学“稷下逐梦,红色传承”实践团召开线下活动总结会议暨线上活动启动仪式
为总结实践团线下工作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下一步线上活动的部署,8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稷下逐梦,红色传承”实践团召开线下活动总结会议暨线上活动启动仪式。此次活动采取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实践团组长高…
二师学子三下乡:普及性别教育,让孩子学会自护自爱
7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肖堰镇完全小学开展了一堂“性别教育”的特色兴趣课。性别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关于狭义上的“性”知识,还包括培养积极美好的态…
踏寻桐城,传承良好家风
“六尺巷”的故事不仅体现了礼让大度的宝贵精神,还反映出优良的家风家训在家族传承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为了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美德,向全社会普及宣扬桐城家风,文学院赴桐城扬家风实践小分队开展了此次“访…
向日葵对外汉语线上交流志愿服务队——做中外交流的桥梁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华千年的文化也逐渐被世界了解,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尤其是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更是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逐步兴起,而受到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喜爱。今年7月10日起,湖北第二师…
走进红色泾县,“数字鸿沟”桥梁我们共同创建
7月23日-25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数字鸿沟”实践团来我县丁家桥镇丁桥村社会调研和社会实践。实践团先后开展了采访报道老兵、老党员;老年人使用手机和互联网难题调研;老年…
不忘初心,砺砺前行,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7月16日下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按计划前往向红烧鸡公。“总以为风花雪月才是景,孰不知柴米油盐才是诗。”作为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食,这句诗可谓是对于“向红烧鸡公”最好的阐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