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支教扬青春之志,时光育希望之花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作者:万卓鹏

在这个暑假,我报名参加了学院组织的 “教科红星”党史学习实践团三下乡队伍,与23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奔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珠山镇进行支教与调研等活动。

作为队伍统筹组的成员,我每天与小伙伴们一起完成许多充实的活动,我满是感慨。大家每一天的生活都充实而有意义,虽然每一天都很疲惫和辛苦,但收获了更多的乐趣和成长,这种别样的经历是人一生中可能都不会再有的。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公费师范生,我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也想要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因此在授课组的小伙伴上课时认真聆听、也在上课中进行了自己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体验了许多、感受了许多、成长了许多——对于新环境的陌生,对于第一次接触这么多小朋友的束手无措,对于忙碌的生活的疲倦,还有对支教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对教学的爱以及小伙伴之间浓浓的友谊。

一、勤练功——坚持日常训练,不断提升素质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的支教环节更是如此,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所提出来的疑问也是多样化,想要全面回答可不是件容易事。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前提是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这就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点滴训练。

像我们队伍所开设的一些如趣味主持与朗诵等课程,需要我们作为授课老师有意识地去训练普通话和模拟讲课,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方面来设计、做到有效地锻炼“讲”与“演”。我感觉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普通话作为教师的语言需要我们用心去掌握,做到标准而又连贯有条理的传达授课的信息,针对学生的特点有时还得进行表演性的讲授和演示,进而形成自己的上课风格与激情。作为教师要努力加强语言表达的锻炼与修养,引导学生乐于听讲,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作为新时代的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应当是内化于我们自身的基本素养,这是一项日积月累的长期性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应当坚持日常对于三笔一画与普通话的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去提升自身的基本素养。

图为实践队员帮助学生调整身姿。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谭可雨 供图

二、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深化专业知识

在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看着上课时孩子们认真而热烈的眼神,当学生与家长对我们的课程竖起大拇指的评价我感到一股温暖从心底升起。

最开始可能我只是对理论性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教学方面仅仅只是停留在如何流畅地把要教的知识说出来的层面上,对于如何处理一系列具体的知识点,甚至一些问题用何种方式进行讲解都还存在困惑。通过三下乡的这些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了许多——教学设计必须要对课本有极高的熟悉程度,必须对重点难点有准确的把握;课件制作尽量要简洁美观,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设计需要趣味新颖,符合学情,切实可行;板书、板画必须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对我们来说,需要深化的专业知识不仅仅是理论上知识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包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方法、技巧与经验的升华。在三下乡实践活动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化身为真正进行课堂教学的老师,会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绞尽脑汁地去思考怎样才能把书本上的内容在课堂上明白无误的教给学生?怎样才能让课件制作得符合学生心理、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轻松愉悦地学到知识?这个过程中真正实实地将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教师的形象和责任也有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发自内心的体会和认识。

图为实践队员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团辅活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毛成钦摄

三、会总结——善于自我反思,积极交流请教

教育家叶澜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能成为名师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足见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反思的重要性,新时代下的人民教师更应该学会反思并勤于反思。每天的教学授课任务完成后,教学活动组的小伙伴们都会坐在一起讨论交流与分享自己当天的教学体会,反思和归纳自身不足之后便对后续的教学活动进行改进,我想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提升方式。

其实大家在才开始走上讲台、运用那些教师职业技能时,还是懵懵懂懂不知如何面对台下的学生,似乎有许多在理论课上没有预料到的困难都挤在了一起,让我们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会有些小小的胆怯。而在授课时便在思考——我以前是怎样备课的?怎样上课的?有没有可以自我改进和向他人学习的地方?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努力探索,在每一堂课后积极总结经验和不足,并在下一堂课中进行改善,总结不足,保留优势,在听课的过程中也需要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并且进行有深度的探索和思考,这样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的实现发展和自我的成长。

图为实践队与学院领导老师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贺子芳 摄

经过这次三下乡的锻炼,我认为支教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成长和锻炼,更在于支教可以为不那么发达的乡村带去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和对知识渴求的眼神,未尝不是一种满足。

我们对他们的影响不会止步于教学的这一段时间,而是贯穿整个人生的影响,能够起到为以后的人生奠基的强大作用,乡村的小孩不仅能从当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解到更多新的世界,更能从支教队员的身上学到很多优良的品质,为他们种下奋发读书、回馈社会的种子,相信在将来这朵希望之花能在这片乡土绚丽绽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5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趣味运动展风采,残健共融谱新篇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渝康馨家园举办了以“身心融彩绘生活,残健并蒂绽芳华”为主题的第十一次长期陪…… 王丽霞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凝聚青春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工商管理学院开展“星火燎原·红色征程”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小红船”党员服务站联合“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于重庆工商大学南操篮球场举办了“星火燎原·红色征程”红色记忆互动之旅。此次活动聚焦红色…… 朱荣梅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情牵助残护幼苗,爱洒青春志愿行

2025年4月11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融智特教中心儿童举办了以“美德弦歌不缀,童心悠悠未泯”为主题的第十次长期陪伴活…… 李鸣浩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赛场展朝气,趣味运动育绿思

2025年4月12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联合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安华福社区团委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民安华福社区共同举办了主题为“青春启航,新…… 田一帆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架心桥,残健携手绘芳华

2025年3月2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复盛镇社区举行了主题为“身心融彩绘生活,残健并蒂绽芳华”的第九次长期陪伴活动。本次活…… 石梦钰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携手点星光,共筑多彩梦

2025年3月21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融智特教中心举办了以“美德弦歌不缀,童心悠悠未泯”为主题的第八次长期陪伴活动。…… 李婵妤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习节水理念,筑绿色长江

2025年3月22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林荫社区举办了“习节水之道筑未来,护碧水清流惠万家”之世界水日活动暨第八次…… 朱佳瑶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敬老于心,“锋”与同行

2025年3月16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侨发老年公寓举办了主题为“情系桑榆慰晚晴,科学养老暖人心”的第三次长期敬老活动…… 王丽霞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趣味运动展风采,残健共融谱新篇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渝康馨家园举办了…

凝聚青春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工商管理学院开展“星火燎原·红色征程”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小红船”党员服务站联合“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于重庆工商大学南操篮球场举办…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遵义会议精神拾遗文化宣讲团系列活动纪实

一、导语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助力生态农村建设,倡导节能减排
7月12日,实践第三天。岗胡村内有两个养鸡场和两个养猪场,今天上午团队前往其中的一个养鸡场和一个养猪场进行实地考察、访谈,了解其养殖规模,养殖条件以及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下午团队在詹赵村村中心进行…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携手前行 走近国情”社会实践活动
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7月20日至8月1日,传媒技术学院于济宁市、东营市、临沂市、青岛市举办了“携手前行,走进国情”社会实践活动。2020级11班“疫起前行”服务队全体队员参加了此…
武汉学子三下乡:不说再见
这个暑假于我而言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暑假,与以往的暑假不同,我不再在家里享受轻松的假期,而是报名加入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希望之星”支教队,和几十个小伙伴一起来到了京山,开启了我的支教生活。我被分…
倡导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农村
7月11日,实践第二天,今天实践团来到了含山县仙踪镇岗胡村村民委员会,与村党委书记张能武会面,进行详细的会谈。会议中,实践团收获满满。首先,傅妍芳老师向张书记详细介绍了实践团本次暑期实践的内容与意…
学百年党史,传红色基因:烈士陵园宣传红色记忆
学百年党史,传红色基因:烈士陵园宣传红色记忆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3日电(通讯员刘悦洋余诗雯邓圆媛)“浩渺乾坤日月梭,人间盛世乐祥和。旭阳九野山河秀,赤县同吟感谢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
记录光辉历程
湖北学子三下乡:以网络“送温暖”,丰富假期生活
七月,是一个炎热的季节,是一个热情的季节,是一个欢乐的季节。在这骄阳似火的季节里,一支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的支教队伍正悄咪地进行着他们的工作,而他们与平常的三下乡队伍有所不同,这次他…
云上交心,真诚面对
从第一次上课面对雷公镇中心小学同学们的忐忑不安到和小朋友们熟稔地提问互动,其实也不过短短几天的时间,却让我由衷地体会到教师这个职业肩负在身上的复杂感受。不仅仅是看到一些孩子艰难家庭状况时的怜惜…
青岛科技大学赴博兴县“化Young”N1N科技创新实践团实践感悟6
2021年8月5日星期四,青岛科技大学赴博兴县“化Young”N1N科技创新实践团成员继续进行分组调研,宋嘉凯同学所在小组继续在天风公司进行交流学习。根据之前在天风公司所作实验的基础,宋嘉凯同学继续对熔喷布材料…
青岛科技大学赴博兴县“化Young”N1N科技创新实践团实践感悟5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赴博兴县“化Young”N1N科技创新实践团到京博集团的实习正式结束了,队员们的课题研究也于当日完成了答辩汇报。经过接近一周实验探究之后,队员董玲玲对自己的课题项目-盐品质提升项目作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