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
你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
——写在前面
从江南水乡到西北大漠,这场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十多年间延绵不断。自2011年嘉兴对口援建沙雅以来,已对口支援受援地实施项目157个、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0.7331亿元,吸引入驻企业15家。至2020年初,已有10批援疆干部人才先后进疆。他们发扬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坚持从多方面援助沙雅,特别是产业援助、教育援助、文化润疆等方面,打造了援疆的“红船品牌”,共同缔结民族同胞手足之情、兄弟之谊。
当询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来到新疆时,他们的回答整齐统一:
“因为我有一个援疆梦。”
2011年,浙江省嘉兴市派出第一批援疆干部人才远赴西北边陲,支援祖国边疆建设。
初到沙雅,生活习惯、生活理念等方面的不同,成为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困难。除此之外,饮食、气候条件的差异,也成为他们将要迎接的挑战。
“尽管如此,援疆干部们依然能够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嘉兴市委政策研究室综合信息处处长、沙雅援疆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罗宣政如是说道。
一个在东海之滨,一个在西北边陲,遥远的地理距离难免会引发思乡之情。援疆干部们带着祖国和家乡人民的重托,发扬“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奉献精神,将汗水与心血倾注到沙雅的建设中,使“红船精神”深入当地民众的内心。
援疆干部们的敬业的工作可以用“741”来形容,即住在7楼、工作在4楼、吃饭在1楼。援疆队伍不仅有日常工作时的敬业忘我,也有闲暇休息时的其乐融融。工作之余,他们也会组织乒乓球、台球等体育活动来丰富生活。身边是能歌善舞的新疆人民,援疆干部们自然也入乡随俗,经常开展唱歌、跳舞等文艺活动,既缓解工作压力,又增进对当地文化的认识。
在援疆干部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沙雅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产业上,实行大力度的经济帮扶,推动沙雅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包括棉花产业、林果产业在内的优势特色产业;并坚持“十城百店”迭代升级,助力“疆果东送”工程。据统计,2020年以来,“十城百店”工程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12.5%,带动沙雅14个合作社1000多农户丰产增收,累计“疆果东送”实现销量5万吨,销售额超5亿元,推动沙雅产业升级再上新台阶。
教育上,累计投入教育资金超3亿元,第一小学教学楼、城南小学、嘉兴第一实验学校、实验幼儿园、幸福小学、幸福幼儿园、沙雅七中等工程先后建成。援疆教师以“远程教学+实地指导”、“1+X”名师帮带等方式,形成“青禾有约”、“青蓝说课”、“青蓝连堂课”等特色课堂模式,促进当地教师整体业务素质快速提升。
文化方面,援疆指挥部坚持“文化润疆”,援疆干部们视援疆为使命、把新疆当故乡,常态化开展系列活动,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在援疆指挥部的指导下,当地援疆干部先后举办“童心向党·书画百年”嘉沙青少年书画作品交流展、初心话剧团、喜迎建党百年等活动,并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群众解难帮困。四五十名援疆干部已为群众做了一千余件实事,完整覆盖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助力将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民族团结工程。
一个共同的援疆梦,串联起千万个家庭的中国梦,也许它很小、很普通,但它承载了一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真挚向往。当千万个梦想汇集在一起,便化作推动国家前进的强大动力,犹如风起于青萍之末,其声猎猎。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我们再次来到援疆指挥部进行采访。
“罗主任您好,请问您对当代青年有哪些建议呢?”
“首先要努力学习,要有良好的品格和精神状态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最后一定要有积极进取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
图文 | 红船实践队
参考:沙雅县零距离《援疆工作巡礼|胡杨情长,红船领航——探访第十批嘉兴援疆干部人才的“沙雅足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7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