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人物专访| 陈承堂:坚守在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退伍老兵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心结团队 作者:贾秀梅

实践内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心结暑期社会实践着眼于国家边疆地区发展,赴新疆基层,除了大力开展基层子女帮扶活动外,还开展了兵团劳模故事寻访活动。红心结劳动教育组成员了解到了在新疆五一农场怡丰园社区工作数十载的劳模陈承堂陈老师的工作生涯。旨在

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并将劳动教育反馈到对基层职工子女的帮扶中。

2021年7月20日,红心结劳动教育组成员与在社区基层工作的劳动模范陈承堂陈老师约见于五一农场怡丰园社区进行采访。陈承堂老师于1974年入伍当兵,1979年从济南军区调到新疆乌鲁木齐保卫边疆,于1980年退伍,并在此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加入当地的基层工作。陈承堂老师在当地工作数十载,兢兢业业,见证了新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

陈承堂老师现担任其所在小区的楼栋长,自退伍后,一直兢兢业业地在基层工作,非典时期和新冠疫情期间都在一线帮助人民群众,是人民的好榜样。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陈承堂老师被评为优秀党员。此外,他还获得过优秀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聊到当兵时期,陈承堂老师谈到,他们学习雷锋精神,当毛主席的战士,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里安家,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他们都很快乐。与战友们一起吃饭、一起训练、一起打靶的革命友谊,一直被陈承堂老师珍藏心底,难以忘怀。

谈到新疆的发展,陈老师见证了几十年间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泥土盖的小平房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从当初的交通闭塞到现在的交通便利;从当年初来新疆时的语言不通,交流全靠比划,到如今的双语普及,各民族人民无障碍沟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

聊到疫情防控,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如今的新冠肺炎,陈承堂老师都冲锋在一线,为人民服务。对于2003年的非典,陈老师表示:“当时只想着我是党员,也是一名军人,我要为人民服务,没想那些怕不怕,就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陈承堂老师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为了保障隔离期间住户们的正常生活,作为楼栋长的陈老师帮助大家采购生活物资,解决水电问题等,专注于每一件小事,让大家能够安心地呆在家中,一起度过难关。

对比2003年的非典和如今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陈老师表示03年非典时期,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医疗水平也比较落后,人心惶惶,虽然最后挺过来了,但还是有很多人被夺去了生命;而现在的新冠疫情,国家出台了许多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控工作速度快,效率高,有效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尤其是国家生产研发的新冠疫苗,对人民免费开放,此外中国也对其他国家施以援手,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身为一名中国人十分有底气。

同时陈老师也对这一代青年提出了期许:“现在的年轻人要不断的学习,扩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多掌握一些技能,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为新疆的发展、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做一个不给国家拖后腿、对社会有用的人,国家的未来就在你们手里了。”

通过开展兵团劳模故事寻访活动,红心结社会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见证了许许多多的基层工作者辛苦忙碌、认真负责的工作日常。让我们向这些可爱的基层工作者致敬。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也希望更多的青年大学生能真正走进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9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学习铁军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
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203班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因疫情影响,由参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转为线上学习并探究铁军精神实践活动,并于8月8日晚以小组视频会议的形式拉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由于无法…
“‘煤’开二度,乌金改革”晋城团队走进晋普山煤矿,探秘古老煤矿如何焕发新生
近年来,煤炭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革发展成效显著,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新时代煤炭…
[物光]学院“光速出击”实践团队举行线上新闻与宣传培训会
(据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报道)7月27日上午9点,“光速出击”公益实践团队通过QQ屏幕共享的形式举行了新闻写作及摄影培训会。会议伊始,髙镭从新闻要素、新闻的语言特点、新闻投稿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出发,为团队…
关注庙山前村村委换届,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为了深化村委换届工作的认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强国助力。在张晓琼老师的指导下,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一身政气队于2021年5月10日走进日照市庙山前村进行调研。一身政气队在庙山前村的调研活动中…
“光速出击”公益实践团实践内容
一、走访滨州市博兴县市政管理局路灯管理处。“光速出击”公益实践团队抵达滨州市博兴县市政管理局路灯管理处路灯管理处,了解当地路灯管理方法,解决现路灯存在的问题,如下:1.对于城市照明与整体规划不强…
“光速出击”公益实践团
1.走访路灯管理处,了解路灯现状,实践出真知。2.对滨州市博兴县道路照明展开调研,合理规划绿色照明。时间地点具体事宜实践形式8.1滨州市博兴县市政管理局路灯管理处路灯现状问题:一、城市照明与整体规划不…
[物光]学院“光速出击”实践团赴山东省科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8月8日,山东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速出击”公益实践团队抵达山东省科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指导老师张起带队。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光速出击”公益实践团队参观了该公司的发展史。随…
新时代·实践行|新时代医青红色筑梦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
2021年7月,口腔医学院新时代医青红色筑梦实践团团队成员通过前期联系与准备,在天津市乐昌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口腔健康宣传系列活动。当下,在口腔疾病预防与口腔卫生日渐受到重视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人…
[物光]学院“光速出击”实践团赴滨州市博兴县博城五路夜路灯光调研
此次对滨州市博兴县博城五路的路灯状况调研,旨在了解路灯布置后的实际使用情况。通过仪器采集光照信息和实地采访,团队成员发现了路灯布局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讨论了解决方案。刘文豪带领团队成员提前调整好…
疫情期间暑假实践的心得
暑期实践心得做家教对于我这个师范生来说,是个很好锻炼自己的机会,所以我暑期实践选择做家教。下面是我在家教过程中的体会:要想做家教务必自己亲自去找,凡事必定要自己去争取,自己能够去外面找,但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