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信阳7月17日电(通讯员 罗鑫)
7月16日,为进一步了解革命精神,学习红色文化,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星火润初心实践团队来到了郑维山将军故里,在故居里追寻先辈足迹,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播红色文化精神,传承榜样力量。
郑维山将军故里景区位于新县泗店乡屋脊洼组,前几日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去过‘许世友’故居,“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这是毛泽东对两位能打善战的开国将帅的盛赞,于是这次,实践团队便来到了‘郑维山故居’在故居里追寻先辈足迹了解革命历史,学习红色文化。
实践团队最先来到的是将军亭,“十三岁革命出生入死历经百战功勋赫赫垂青史,十五岁入党赤胆不改一身正气忠心耿耿照后人。”将军亭两侧柱子上的对联写照着将军的一生。亭中还有卧石一块,上面简要记叙了将军一生的历程。郑维山将军以能打而驰名,被誉为“虎将”戎马一生令人赞叹不已。郑维山将军三爬雪山、三过草地、三次参加红军主力会师,血战河西走廊,指挥了大小战役数百起,刚烈英勇,屡建奇功,在共和国的建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解放后,在担任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司令员期间,为部队建设和华北、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北面与将军亭遥遥相对的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将军石”三个红色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字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将军石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泗店乡西南部的狮峰顶山麓,因郑维山将军而得名。郑维山将军幼年时常在这里放牛,在将军石下躲风、避雨,与巨石有着依依不舍的感情。新中国成立后,他每次回到家乡,都要在将军石下独坐沉思。同时在郑维山将军与世长辞后,遵照将军遗愿,家人把将军骨灰撒放在将军石周围,从此,郑维山将军长眠家乡,与将军石相伴。
为宣传红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郑维山的英雄事迹,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在著名的将军岩前进行了演讲,青山着意埋忠骨,巨石千秋唱大风。将军石见证了将军传奇的一生,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为了不让英雄们消逝在时间的河流,为了让后人能牢记和缅怀这些英雄,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了解了将军生前的事迹和为革命做出的奉献,在将军石前进行了这次演讲,通过本次演讲,实践队的成员们不但表示了对将军的尊敬和悼念,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郑维山将军的事迹,传播红色文化精神,传承榜样力量。
郑维山将军是从风起云涌的革命战争年代走出来的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代名将。他光辉的一生充满智慧和传奇,有“常胜将军”之美誉,他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崇高的革命风范深受党的三代领导人欣赏和器重。
在将军故里中,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还在纪念郑维山将军的馆内见到了一封特别的信,那封信是85岁高龄的郑维山将军身体日渐不支,在病榻上口述给党组织写下的,在这封信中,将军表示自己的死亡只是一种自然规律,但在生命的最后依旧想为党做出自己的一份奉献,于是最后一次上交了党费,同时表示希望停止治疗,把资源都用到需要的地方去,正如将军对自己的评价:“一位老共产党员,一个老战士的名义就足够了。”,将军在生命垂危之时写下的感人至深的这封信,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为党为国奉献一生,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高尚情怀。深深的触动了实践团队的成员们。
通过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来到了郑维山将军故里进行悼念和学习,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切实体会到了革命前辈的艰苦,更感受到了郑维山将军当年不畏艰险,坚守信念的精神品质。同时也会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不忘革命历史,响应习主席“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的主题思想,不管所处环境如何,都要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