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张曼俞

来源: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作者:张曼俞

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

2021年7月5日张曼俞同学第一次且十分荣幸地参加了由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发起的乡村振兴,病虫害防治三下乡活动,在经历了为期几天的调查走访之后,张曼俞同学了解了她的家乡——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吕店镇的脱贫战略和居民生活状况,引发了她深刻的思考,有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感悟。

图1.活动正式开展

在七月五号乡村振兴病虫害防治小分队在负责人的组织下展开了PPT宣讲,使小分队成员对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止有了一定的了解。

图2.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

在七月五号下午张曼俞同学在返回家里之后经上网查询资料和向当地村民请教了解了家乡的病虫害及其防治办法。

一,甜菜夜蛾(Beetarmyworm)学名Spodopteraexigua(Hübner,1808)又名玉米夜蛾、玉米小夜蛾、玉米青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为杂食性害虫,为害玉米、棉花、甜菜、芝麻、花生、烟草、大豆、白菜、大白菜、番茄、豇豆、葱等170多种植物[1]。

以幼虫为害叶片,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后陆续从绒毛中爬出,1-2龄常群集在叶背面为害,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窗户纸状。3龄以后的幼虫分散为害,还可取食苞叶,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4龄以后开始大量取食,严重发生时可将叶肉吃光,仅残留叶和叶柄脉。3龄以上的幼虫还可钻蛀果穗为害造成烂穗[1]。

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0毫米,虫体和前翅灰褐色,前翅外缘线由1列黑色三角形小斑组成,肾形纹与环纹均黄褐色。卵圆馒头形,卵粒重叠,形成1-3层卵块,有白绒毛覆盖。幼虫体色多变,一般为绿色或暗绿色,气门下线黄白色,两侧有黄白色纵带纹,有时带粉红色,各气门后上方有1个显著白色斑纹。腹足4对。蛹体长1厘米左右,黄褐色[1]。

甜菜夜蛾成虫

危害特点

初孵幼虫结疏松网在叶背群集取食叶肉,受害部位呈网状半透明的窗斑,干枯后纵裂:三龄后幼虫开始分群危害,可将叶片吃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全部叶片被食尽,整个植株死亡。四龄后幼虫开始大量取食,蚕食叶片,啃食花瓣,蛀食茎秆及果荚[2]。

发生规律

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5-6代,少数年份发生7代,越往南方其每年发生代数会随之增加,广东地区一年可发生10~11代。主要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在华南地区无越冬现象,可终年繁殖为害。成虫有强趋光性,但趋化性弱,昼伏夜出,白天隐藏于叶片背面、草丛和土缝等阴暗场所,傍晚开始活动,夜间活动最盛。卵多产于叶背,苗株下部叶片上的卵块多于上部叶片。平铺一层或多层重叠,卵块上披有白色鳞毛。部或杂草上,卵块1-3层排列,覆白色绒毛。每雌可产卵100~600粒。卵期2-6天。幼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稍受惊吓即卷成“C”状,滚落到地面。幼虫怕强光,多在早、晚为害,阴天可全天为害。虫口密度过大时,幼虫可自相残杀。老熟幼虫入土,吐丝筑室化蛹。长江流域各代幼虫发生为害的时间为:第1代高峰期为5月亡旬至6月下旬,第2代高峰期为6月上中旬至7月中旬,第3代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第4代高峰期为8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第5代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第6代高峰期为9月下旬至11月下旬,第7代发生在11月上中旬,该代为不完全世代。一般情况下,从第3代开始会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山东以第3-5代为害较重,江西南昌6月幼虫发生较多,9月中旬至10月为全年发生高峰。湖南长沙幼虫也以6月发生较多,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发生最盛。适温(或高温)高湿环境条件有利于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一般7―9月是为害盛期,7―8月,,降水量少,湿度小,有利其大发生[1]。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在蛹期结合农事需要进行中耕除草、冬灌,深翻土壤。早春铲除田间地边杂草,破坏早期虫源滋生、栖息场所,这样有利于恶化其取食、产卵环境[2]。

物理防治

傍晚人工捕捉大龄幼虫,挤抹卵块,这样能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在成虫始盛期,在大田设置黑光灯、高压汞灯及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同时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2]。

生物防治

使用Bt制剂进行防治及保护,利用腹茧蜂、叉角厉蝽、星豹蛛、斑腹刺益蝽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卵的优势天敌有黑卵蜂,短管赤眼蜂等;幼虫优势天敌有绿僵菌[2]。

化学防治

施药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最佳,在幼虫孵化盛期,于上午8时前或下午6时后喷施25%灭幼脲乳油1000-2000倍液,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氟虫脲乳油500倍混合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500。

图3.甜菜夜蛾

二,玉米大斑病是由大斑病凸脐蠕孢引起的、发生在玉米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但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发病的情况。[1]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玉米栽培地区。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程度受自交系的抗病性、轮作制度、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随着抗病杂交种的推广和栽培制度的变更,该病危害一度得到控制,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防治。[1][2]

由于玉米大斑病的流行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存在大量病原菌,三是具有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因此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从这三方面着手。[1]

中文名

玉米大斑病

为害症状侵染循环流行规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征

玉米大斑病病原为大斑病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凸脐蠕孢属。分生孢子梗从气孔长出,青褐色,单生或2-6根丛生,不分枝,直立或上部有屈膝状弯曲,2-6个(多数3-5个)隔膜,大小(12.5-188.7)微米×10.0微米,基部细胞膨大,色深,向尖端色渐浅,顶端或弯曲处有明显孢痕。分生孢子1至数个顶生,初无色,后变褐绿色,纺锤形,直或向一侧弯曲,多数4-7个隔膜,大小(57.7-140.6)微米×(15.1-22.9)微米。有性态只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产生,异宗配合,子囊座黑色,椭圆形或近球形,高359-721微米,宽345-497微米。子囊圆筒形或棍棒形,有短柄,大小为(176-249)微米×(24-31)微米,一般含子囊孢子2-4个,也有1-6个。成熟的子囊孢子无色,纺锤形,直或弯曲,3个隔膜,隔膜处有缢缩,大小为(42-78)微米×(13-17)微米。[3]

1被害叶2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大斑病凸脐蠕孢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已知有玉米专化型、高粱专化型、约翰生草专化型、棍合专化型等。玉米专化型区分为1号和2号小种,中国分布的是1号小种。[3]

为害症状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呈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相连成大的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发生在感病品种上先出现水渍状斑,很快发展为灰绿色的小斑点,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展并不受叶脉限制,形成长梭形、中央灰褐色、边缘没有典型变色区域的大型病斑。在连雨天的时候,斑块上会出现灰黑色霉层,这主要是由于病原孢子大量分生而造成的,发病后植株叶片失去光合作用功能,难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枯死,造成大面积减产。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或极少产生孢子。[4][5]

共13张

玉米大斑病

侵染循环

玉米大斑病病菌以其休眠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遇适宜温度、湿度条件萌发入侵;经10-14天,便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以后,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重复侵染。[5]

流行规律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对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一些土壤肥力较低的田地,会导致玉米的生长发育不良,对于病害的抵抗力降低,易发生玉米大斑病。在生产过程中,要对土壤进行测土培肥,补足氮和钾,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株的长势,提高抗病能力,减轻发病程度。[4]

气候条件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温度较低、气候冷凉加上连雨天气,湿度较大则极易发生玉米大斑病,因为这样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原菌的孢子分生,利于病害的传播。[4]

品种差异

不同的品种对于大斑病的抗性是不同的,在实际生长中,要尽可能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不要一味地追求产量而使用不具备抗性的品种,因为感病的自交系及感病品种会导致整片田块大斑病的流行,一旦大面积暴发,其损失不可估量。[4]

耕作制度

由于玉米大斑病的病菌会以菌丝及孢子形式残存在病残株上,可以越冬第二年发病,许多农户在玉米收获环节,只把玉米穗收获,植株则弃于田中,有的连秆收获,但是一些玉米残茬及病叶仍会留在田中,这样大量的病残体会成为大斑病的传染源头。另外,玉米连片种植的地区较多,而且基本上都是连作,这也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连片的玉米田,通风性、透光性都较差,一到雨季田间的湿度较大,为孢子的分生提供了气候条件。[4]

防治方法

测报制度

在玉米大斑病多发地区,指定专人负责,定期系统观察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消长情况。当田间出现病株,病叶开始自下而上垂直扩展时,如田间湿度大,或近日内气象预报有中到大雨,应迅速发出“玉米大斑病将在10%左右田块流行”的预报,指导农民适期防治。[2]

农业防治

气候条件是影响大斑病发生的决定因素。中温高湿是锈发大斑病的主要气候条件,例如,年月份平均气温,阴雨天多,田间大气湿度大,造成玉米大斑病突发成灾。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害发展。所以必须选择湿度和温度适宜的地方种植玉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治玉米大斑病。[6]

积极推广抗病品种。品种抗病性降低是导致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田间病菌大量积累的情况下,种植抗病品种一般不易大发生病害。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差异很大,种植优良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大斑病的主要措施。在玉米大斑病常发地区,选种时应把抗病性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并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与轮换,避免品种单一化。[6]

改善耕作栽培环境。有计划地实行轮作倒茬,避免重茬、迎茬种植。在种植形式上,要变等行距播种为宽、窄行种植,变大面积平播为高、矮秆作物间作套种,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玉米收获后,无论平川还是丘陵山区,都要努力杜绝白茬地过冬,施足底肥,优化配方施肥,推广地膜覆盖,适期早播,可使玉米最危险的感病期大部分时间都避开高温多雨的季节,从而大大减轻玉米大斑病的危害,以为提高植株抗病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6]

化学防治

根据病情,先摘除植株基部黄叶、病叶,减少再次侵染菌源,增强通风透光度然后喷施杀菌剂。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进行喷药防治。每天10天防1次,连续防治2-3次。药剂选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或施特灵水剂2500倍液喷雾。也可以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克/公顷,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千克/公顷,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千克/公顷,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千克/公顷。

图4.玉米大斑病

张曼俞同学在当地村民的交谈下和查找资料的情况下了解了甜菜夜蛾的形态防治方法,还有对玉米大斑病的了解。

张曼俞同学在活动结束中最大的感触就是,病虫识别及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对于农业的威胁非常大,因此如何做好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而现在很多人都对病虫的伤害了解的少之又少,甚至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个事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极大的宣传植物病虫害的危险以及怎样处理.。所以在七月十号张曼俞同学就之前自己了解的在村子里面进行宣传和讲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50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引擎与红色文化共推文旅发展: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文旅发展模式逐渐显现出一些瓶颈。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很多还是以静态的纪念馆、遗址等形式存在,对年轻一代游客的吸引力有限。另一方面,数字技术…… 周慧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赋能,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

在当今时代,随着数智技术的迅速发展,红色文化在文旅发展中的影响力正被不断放大。王尽美故乡、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八一起义纪念馆等成为了这一发展浪潮…… 周慧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借数智之翼高飞,凭红色之力兴旅—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各行业,文旅产业变革迫在眉睫。红色文化作为宝贵精神财富,承载厚重历史,但其传播与发展在传统模式下受限。为进一步了解在数智技术下红……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轰鸣,红色文化点燃文旅发展“新火种”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各行业,文旅产业变革迫在眉睫。红色文化作为宝贵精神财富,承载厚重历史,但其传播与发展在传统模式下受限。为进一步了解在数智技术下红……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沉浸式体验,深化文化认同——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儒风新韵实践队

剧本杀的核心在于其沉浸式的体验。我们在探索非遗文化的同时,前往了多家剧本杀门店,深入了解其运营模式、剧本内容、玩家反馈等。特别关注了那些已经尝试将非遗元素融入剧本的门店,如……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入“剧”铸人魂,穿越古今创新生——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儒风

在这个快速消费、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活化石,正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双重挑战。而剧本杀,这一近年来风靡全国的社交娱乐方……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剧本杀赋能,让“非遗”活起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儒风新韵实

中国青年网南昌8月1日电(通讯员程可欣)实践队员于7月下旬前往山东省、江西省、河南省等地多家剧本杀门店,深入了解其运营模式、剧本内容、玩家反馈等。特别关注了那些已经尝试将非遗元……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入“剧”,古韵新生——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儒风新韵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南昌8月1日电(通讯员程可欣)在快速迭代的现代文化浪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双重挑战。然而,一场融合了创意与智慧的跨……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打破数字壁垒,融入数字时代

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有着深刻的含义与重要意义。其含义在于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比如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功能…

数字引擎与红色文化共推文旅发展: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文旅发展模式逐渐显现出一些瓶颈。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很多还是以静态的纪念馆、遗址等…

数智引擎赋能,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

在当今时代,随着数智技术的迅速发展,红色文化在文旅发展中的影响力正被不断放大。王尽美故乡、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绘美乡村团队成员前往王家庄子风筝基地等地开展调研

2025年1月16日,绘美乡村团队成员王佳文来到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王家庄子风筝基地、风筝文化园以及风筝现代产业协会,开展了关…

共筑暖心桥梁,跨越数字鸿沟

为了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实践团成员分别来到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和贵州省的社区中教老年人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最新发布

城市社区农业知识采访与讲解——杜潮龙
城市社区农业知识采访与讲解2021年7月5日,我校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了解到了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知识后,致力于病虫害知识普及的思想,在小组全体人员的讨论下,小组成员们最终决定在以自家…
渤海垦区的革命岁月
渤海垦区的革命岁月通讯员:牛晓涵在本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垦区昔日的光辉革命历程,从垦区的历史沿革中见微知著,近距离感受抗日战争期间垦区乃至全国战…
“‘煤’开二度,乌金改革” 暑期社会调研顺利启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自觉践行和弘扬环境保护观念,同时增进对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充分了解此项改革在我国各大矿业现阶段的落实情况,南京师范大…
湖北学子三下乡:收获成长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云上慧支教”志愿服务队与湖北省安陆市雷公镇中心小学联合组织了三下乡公益支教活动,旨在让当地的孩子们在假期中收获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获取知识,从而使他们热…
云上慧支教:付出与回报
回想这段时间的支教生活,在我们看来收获远远多于付出。如果让我说支教的感受,我会说:“简单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那些日子得到的历练也将是我生命里最宝贵的财富。支教生活也会在我的人…
手绘交通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兰理学子三下乡:手绘振兴美丽乡村为了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将“美丽乡村、交通安全”的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墙壁上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使原本“冷冰冰”的墙面瞬间灵动起来,一墙一文化,一墙一风景…
保护作物,振兴乡村——刘苏瑶
保护作物,振兴乡村2021年7月4日刘苏瑶同学十分荣幸的参加了由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发起的“乡村振兴”——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知识普及与宣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加强人们对害虫的防范,从…
兰理学子三下乡:手绘振兴美好乡村
兰理学子三下乡:手绘振兴美丽乡村中国青年网金昌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若萌)为了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将“美丽乡村、交通安全”的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墙壁上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使原本“冷冰冰”的墙…
云上慧支教:健康成长
“云上慧支教”活动在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收获了一群“大朋友”,同时,也使志愿者们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志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增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增加自己阅历的…
三下乡活动心得——朱婉璐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掀起了实施乡村振兴的热潮。身为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