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大学子:临行振兴乡村,携手筑梦食品实践纪实
作者:刘小琦
7月16日,青岛农业大学的清晨出现了这样一群同学,他们身着统一蓝色队服,每一个人都背着一个书包,三三两两的女生手里还推着行李箱,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行李箱轮子的滚动声音开始出现时,征程开始了。行囊装备着洗漱用品、床单、被罩等一些生活必需品外,还有为一个素未谋面的村子带来的营养宣讲照片、百年党史的讲述稿,以及电脑等办公用具。这些物件承载着同学们的欣喜、雀跃、期待,甚至还有一些希冀,希望能在接下来的几天中真正深入村民生活,眼睛看到他们,用心感受生活,能在大学生活中添上一笔浓墨重彩,再想办法通过一些努力将乡村振兴用自己的力量实现,尽管这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好。
泥泞的小路伸向前方,高铁启动,从高楼林立到慢慢消失,转入眼帘的是一片的绿油油,不知是什么农作物竟长得如此茂盛。1个小时的车程就来到了此次实践的目的地平度。实践队伍的目的地不是这里,而是隶属平度的路子口村。无论是从一开始团队与路子口村的村委交涉一些大学生入村打算展开的活动,还是深入村间展开调研,村民与书记无一例外都十分支持这些孩子们,虽说也可以称之为一群新时代的青年。第一天,队伍先来到了宿舍的所在地-村子上面的农场,因为原本只有用木板搭建的铁架床,农场阿姨还特意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床褥,木制的地板,头顶的白炽灯,农场的蔬菜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朵,都让人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中午吃饭,是家常菜五花肉炖土豆,白花花的山东大馒头真是令人赞不绝口,农场长出的土豆就是不一样,吃一顿便流连忘返,即便是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每当想起第一次大家围坐在桌前,其乐融融的拿着馒头脸上洋溢着开心笑容时,也便懂得珍惜当下。下午便下山,来到村里,村里大概有几十户人家,全村只有两个小超市。队伍分成了三组,每组负责一条街道填写调查问卷,村里的老人居多,浓重的山东口音使一些外省队员愣是没有听懂大爷大妈究竟想表达什么,不过经过一下午耐心的磨合,竟也可以听个大概。本次出行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学院团委书记李永青更是不辞辛劳随同学们一起来到了路子口村。崎岖不平的小路一直蔓延至西山,村子就坐落在山脚下,零散的老人坐在路边,坐在一起,唠家常。老人们的眉宇间落下岁月的雕琢,眼神里的知足常乐生动诠释当下的幸福。在采访时,大妈也是说出自己的心声,近两年的收成不是很好,家里的苹果树也都大多不种,改种樱桃树了。老两口的收入也足够维持平日的生活,儿女们都去到了大城市,有了自己的家庭,不过还是会时常回来,带着孩子回家看看。村子啊,住一辈子也都住习惯了,这里虽说经济建设不好,终究有友,终究是家啊。说到秋天收的秸秆怎么处理,各户也都不同,有的做肥料,有的卖给收购的人家了。虽说在这一座闭塞的村落,垃圾分类政府也是时常宣传,采访村民也都十分支持,觉得这样做确实对环境有好处。村里的孩子们在邻村上学,其中一个叫盛家骏的孩子,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爱说话,腼腆,可他的脚能快速的穿过小巷,讲出每一种植物的名字。晚上,队伍准备了丰富的节目,村民都搬着小板凳找到合适的地方坐下,一边是月亮高悬,一边是笑声不断,这恐怕是平日生活中一味不可多得的甜吧。以诚信为主题的宣讲,演讲也是赢得阵阵掌声。第二天,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介绍因天气原因在室内举行,同学们为村民们准备了一些水果和日常能用到的生活物品,希望村民能一起学习党史和生活常识,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一直下雨让人十分担忧前一天晚上答应给村民们放的电影是否还能如期播放,天公作美,到了傍晚,雨停了,只留下一些水洼倒映着路灯的光影。电影播放完毕,大家准备回到农场,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走在路上,听着蛙鸣声,想着如果要是能将这路在安上一排路灯就好了。第三天,上午去采访了当地的老党员,下午,准备了校友座谈会,邀请的都是十分优秀的来到平度的选调生,他们深入基层,与群众打交道,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三天之行,不过眨眼间,留不住岁月,画面便刻在回忆。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不仅是经济,同样也是文化,此次之行,让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有了很深的感触,也真正理解年轻人去做去闯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那份担在肩上的力量又是从何而来。
厚德博学,笃行致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56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