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国呈现多地局部暴发和零星散发的状态,随着疫情态势的不断升级,大数据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运用带来了新的挑战,公民的隐私保护问题进一步严峻恶化,个人的信息和隐私面临多重威胁。人与技术的关系出现一些变化:一方面,人们开始面对更多被采集的时刻;另外,此前面对自己信息被收集时发出的审视和思考,也于此时更集中地出现。
技术的理论门槛,让普通人很难理解所面对的庞大的系统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每一次面部识别,每一次指纹采集,每一次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电话、邮箱、住址、性别、年龄……它们会被集结到哪里,进入什么系统,被谁看见,被谁使用,如何使用?
如果把自己的审视和思考汇总、记下来,也许能让一些人的疑问得到解答。基于此,我们开展了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希望聚焦于疫情期间个人与信息收集系统相遇的时刻,通过团队体验的拼凑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它的样貌,总结出一些规律,增进些许对它运作方式的理解。
早上8时,团队成员在门口集合,前往市南区和崂山区开展调研,调研以发放调查问卷以及采访人物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团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各个环节负责信息收集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以充分了解他们收集和保存个人信息的模式。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崂山区金鼎广场。在随机采访中,大多数群众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的部分公开不可避免,但又不希望自身隐私完全暴露在第三方视野中。通过采访,我们对大众个人数字信息隐私意识情况也有了初步了解。很明显数字信息保护议题已经广泛传播,大家都对此有一定警惕性,然而深究却是许多人无力做到的,更多人选择相信和托付。就像我们没法抵抗数字化的潮流那样,更多时候我们在依赖行业的监管体系和操作规范保护自己的安全,至于其他的也无能为力。就像李彦宏18年在中国高层论坛上说过:“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但事实却是:“并非我们愿意,而是不得不。”
第二站我们采访了金狮广场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在疫情期间商场对于进出人员信息登记主要集中于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住址这三项内容,信息登记表主要是由主管人员集中保管,很多商场、超市存在信息处理方式不明确的现象。
第三站我们前往石老人花园小区采访社区工作人员。我们了解到社区对重点疫区返乡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QQ或微信、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以及旅居史和乘坐车次相关的信息进行了收集,是为了做好安排表及防控方案,及时在系统进行数据上传,对于收集的数据都是一人一档进行存档,能够接触到信息的只有疫情防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第四站我们到达了市南区卫生局采访了基层政府防疫工作者。工作人员表示,在青岛市内部,存在一些专门的指导性文件来对个人隐私进行保护,如果存在信息泄露的情况,是可以追究个人责任的。在信息披露和传播上,也是遵循严格的规定,所有确诊患者的信息都由青岛市官媒进行公布,出现病例后,会以街道、社区或物业的名义,对小区的居民进行告知。
第五站我们来到了市南区人民医院来调研基层抗疫工作者。在一线抗击疫情期间,针对医务人员的信息收集基本是他们在抗疫期间的感受、遇到的感人事迹等,多数是媒体采访。在收治确诊轻症及重症患者的医院,对于病人的信息采集限于撰写病例所需要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年龄、住址、主诉、症状等,但由于病情讨论的需要,患者的信息也时常被发到工作群。
第六站我们对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进行了调研,法官对于疫情期间隐私权纠纷的处理情况以及针对场景化理论适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回答。就疫情期间的隐私权案件问题,法官表示,目前没有出现过疫情期间的隐私权案,基层法院可能会有,裁判过程中对于侵犯人格权利的案件损失不好界定,一般都是象征性赔偿一万元,通过媒体、报纸等进行赔礼道歉。
经过一天的调研,团队成员感受颇深。大数据在带来工作、生活与思维变革的同时,也为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但是利用大数据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大数据可能带来的风险。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只有充分协调好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收集与使用带来的隐私保护挑战,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才能让大数据更加充分地发挥正面积极作用。正如舍恩伯格所说: “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它告知信息但不解释信息,它指导人们去理解,但有时也会引起误解,这取决于是否被正确使用。”
在国家重大突发性的公共安全事件中,数据的不透明、不公开可能会造成社会的恐慌,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扩展权益与初始权益之间的边界存在着模糊,当超出了公民个人信息权益为公共利益之需而让渡的合理让渡范围时,则会使个人信息权益遭受侵害。但随着新冠疫情的常态化以及人们应对方式的进步,尽管当前仍然存在部分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但基本保障制度已经相比之前更加健全。
万里长城非一日之功。我们期待着在不远的将来,技术创新、公权干预与隐私安全保障能够实现更好的平衡。在下一阶段实践中,团队成员们将持续关注有关方面新闻与立法动态,继续探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对策,为公民个人信息权的救济提供科学的评价以及完善的途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57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