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春之歌”国情考察团来到了重庆市城口县龙田乡仓房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尤亮,村委委员、综合治理专干罗爽等当地领导的盛情款待下,我队了解到了自2015年脱贫攻坚战正式打响后,仓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乡民也在帮扶政策中找到了致富新出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愚人”变“育人”便是仓房村民加油干的重要展现。据吴尤亮村委主任的介绍,仓房村以前被称为“愚人村”主要原因就是教育资源得不到普及,村里人多数是文盲,到后期更是因为缺少交流,出现了现在俗称的“寡子”。究其原因,还是村里闭塞的交通所造成的:村里的人出不去,村外的人进不来。仓房村被群山包围,且多暴雨,极易引发山体滑坡,开凿一条康庄大道实属难于上青天。道路建设真正得到快速发展始于2015年的脱贫攻坚战略。我队了解到自2015年到目前,仓房修建了贯穿全村的龙巴公路、横跨两岸的蹇家湾中桥、建成通组公路4条22公里,硬化通组公路2条6公里,硬化人行便道6.5公里,使仓房村的公路覆盖率由2015年以前的0%提高到了如今的85%,村民出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贫困群众致富之路打通了。
党的政策福利是“鱼”,仓房村民的自强不息勤劳致富便是“渔”了。
村里道路打通后,村民都有了新盼头。现在村里主要发展的是农文旅产业,其中以中药材、小杂粮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生猪、土鸡、山羊、中蜂为主的养殖业发展尤为蓬勃,洋芋、玉米、红薯三大坨的时代已经结束。村民们凭着勤劳的双手,正走在美好光明的道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57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