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食济而上”社会实践团之济南特色早餐小吃美食介绍——“油旋回”和“添末儿”

来源: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许金壮 冯彩云

为了感受济南美食背后的故事,宣传济南市的特色美食文化。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食济而上”社会实践调研团于暑假期间,对济南特色美食进行了调研。

油旋和甜沫是济南著名的特色小吃,也是老济南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老济南人最爱吃油旋和甜沫儿,浓郁扑鼻的葱香味,小米面的小粥,他们说这是老济南的味道。

油旋又叫“油旋回”,外皮酥脆,内瓤柔嫩,葱香透鼻,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润呈金黄色,故名油旋。2009年油旋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油旋是清朝时期的齐河徐氏三兄弟去南方闯荡时在南京学来的,油旋在南方的口味是甜的,徐氏兄弟来济南后依据北方人的饮食特点将油旋的口味改成咸香味,一直传承至今。清代顾仲编著的《养小录》中这样记载油旋的制作:“和面作剂,擀开。再入油成剂,擀开。再入油成剂,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道光年间济南城里的凤集楼是较早经营油旋的店家,光绪二十年开业的“文升园”饭庄,曾以经营油旋等众多地方小吃而闻名泉城。

各式早点几乎都有自己的“黄金搭档”,就如油条搭配豆浆。油旋有着一个“好伴侣”,那就是被誉为济南两大怪之一的甜沫。

正所谓“甜沫不甜,阅尽五味方得甜”,甜沫是一种以小米面为主熬煮的咸粥,济南人又俗称之为“五香甜沫”。

“甜沫”姓名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比较让人信服:最早并不叫“甜沫”,而是叫“添末儿”——粥做好了,再添上点粉条、蔬菜、花生、调料之类的“末儿”,一尝,味道好极了!“添末儿”就传开了。慢慢的,依其谐音雅化成了“甜沫”。

今天,号称济南十大人气早点的“甜沫唐”算是济南甜沫的老字号,并在18年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老济南餐桌上常见的一种早餐样式,甜沫在今天又绽放光彩,“甜沫唐”的甜沫味道很地道,是大家早餐的一大优选。

一盘油旋,一碗甜沫摆在桌面上,在软酥香的外表下,还有广大老济南人对传统的偏爱,更浓缩着济南百年兴衰涨落。“来俩油旋儿,一碗甜沫。”这大概是在济南街边早餐摊上听过最多的话了,油旋和甜沫等特色早餐在济南将更受欢迎,因为传统不会丢,更不能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63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安财学子三下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安徽财经大学践行追梦者实践团在做好自我防护的情况下,首先就近选择一家预防接种门诊。探寻在疫情下的医院防护以及救助措施等情况。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这个新型病毒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
爱心支教,一路向阳
2021年的暑假对于我而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不只有夏蝉的长鸣,漫天的繁星,还有支教生活的15个日日夜夜。一直盼望去乡村支教的梦想终于在这个夏天实现了。我们一行11人,虽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却都怀着…
“食济而上”社会实践团之济南美食故事
古有曹操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今有小编云:何以解忧唯有美食~没有什么问题是美食解决不了如果有就再来一顿~生活艰辛,唯有美食治愈人心千错万错,当个吃货总归没错!餐品一:把子肉身在鲁菜发源地,大到九转…
走进洛川 那段红色记忆
在我出生的这片土地上,有一条神圣而伟大的路。它像一条蜿蜒的巨龙,横跨过南北。在这条路上,曾有无数的革命战士殒身在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里;也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埋骨在那巍峨的雪山之上。就是这样一条危…
户部山古建筑群调查总结
7月1号至7月4号,我们团队针对户部山古建筑群展开了为期三天的调查活动。作为团队第一小组的成员,我们的任务是实地调查,向管理使用单位负责人了解管理使用情况,制作调查问卷寻访当地居民以及最终完成调查…
倡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宣环境保护,利在千秋
垃圾分类,是近年所提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它能够大大减少填埋,焚烧的垃圾数量,以削减环境污染。也能够让仍有使用价值的垃圾,能够再次发光发热。其最先在上海试点,后逐渐在其他各个城市推行,已…
走进户部山,探访古居现状
古建筑被称为“历史技艺的符号”和“城市发展的链条”,为调查徐州市古建筑保护现状,探寻历史文脉,8月5日,中国矿业大学院级重点暑期实践团“且行”队,前往户部山古民居建筑群,对当地的古建筑修缮情况进…
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马磊小分队:重走长征之路,探访革命老区,学习红色精神。
追溯长征:红军的长征改写了历史,改变了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通过历史的巨变,回首80多年前苦难与辉煌的日子,红军一路来到老根据地人民救济院,在自己缺医少药、缺盐少食等救命之物的情况下…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重回母校,感念师恩,助力高三学子迎战高考
中国青年网六安7月11日电(通讯员孙一龙)7月11日,作为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回访母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一名队员,我回访了我的高中母校,来到了颍上县第二中学,再次见到我生活和学习了三年的…
浙工大“红药匙”实践队 | 传承红医精神,献礼建党百年!这支实践团队好样的!
时值建党10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十四五”规划,引领教育广大药学青年学生勇作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结合专业所长,积极参与急救技能普及与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