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丽江古城建筑特点及植物配置,感悟天人合一园林思想
受疫情影响,8月12、13日两天,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云南省丽江市暑期社会活动实践队通过当地队员实地考察、异地队员线上整理资料的方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丽江古城建筑特点及植物概况进行调研,学习纳西族高度尊重自然的园林设计思想。
走进纳西民居,体验土木建筑
通过查阅资料团队了解到,丽江古城曾为纳西族聚居地,纳西族传统民居起源于井干式结构的“木楞房”,是一种以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转角处咬合形成四壁的建筑结构,这种建筑结构使丽江古城建筑主体在1996年的2.3大地震中得以保留,地震后政府“修旧如旧”的明智要求继而使丽江古城在1997年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成功。
团队进入多座民居调查发现:纳西族民居大多为二层土木结构,其中重要构成有两部分,一是天井,为一中心小院,二是“厦子”,是民居正房或过厅面向庭院的半开敞檐廊,代替客厅的部分用途,与天井组合消解了房屋封闭性,使空间流动更加通畅自然。团队成员体验后感叹:天井和厦子的组合使房屋日常可避风雨,闲时小饮对酌,天地尽在眼前,极富生活气息,更充分反映了纳西人民内敛含蓄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追求。
在实地探访中,小队成员观察到,民居群体布局顺坡就势因地制宜,与随丰富曲折的古城水系相依,使得整体起叠错落变化丰富,自由灵动。常见的建筑形式包括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和一进两院,有感其空间组合丰富和外观呈现出的错落有致,小组成员讨论整理出了几种形式的平面布局,分别绘制出平面图。
分析植物配置,感受智慧发展
实地考察过程中,团队对历史悠久的古木和时下流行植物做了分别分析:古木多为极其高大的紫薇、滇朴、杨柳、松杉柏类,而时下流行植物多为草本有花植物。经观察,30年以上的大龄树木都有挂牌,作为科普和保护警示措施值得学习,其代表的是丽江古城的厚重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而有花草本植物显得更符合古城现代商业化氛围,经采访古城商户得知,草花植物应季更换,向古城注入了现代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经过两天的调研,团队成员最大的感触就是丽江古城在与时俱进。建筑形式不仅在古城范围内有很好的保留,也应用在了现代城市民居设计中;从植物配置中也可以看出,当代流行植物的不断更新符合现代商业化需求,同时古木保护措施也很完善。这既代表新文化融合的优秀成果,也向世界展示了纳西族人民与自然共生的精神理念,是园林设计中的典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64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