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做有为青年,拥“无网”老人

来源: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老有所E-张颖梓

在数字时代,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带着手机就可以轻松搞定一切”的便利已经成为现实。但是,老年人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反而开始进入“艰难时期”。老年人对智能手机不熟悉,生活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去医院挂号需要人帮助,去银行办事要人帮忙,出门买车票、机票也难……本来方便的互联网+生活因为不懂网络,变得处处受限,他们现学,一时半会又学不会。甚至很多老年人没有“触网”,不会操作使用智能手机,处处遭遇不便,很难融入智能生活。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在智能时代的生活状况,弥合老年数字鸿沟,苏州大学老有所E社会实践团在苏州进行了实践调研。7月16日,成员们来到了莲花新村进行防诈骗宣讲、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和问卷调查。我作为智能技术培训的主讲成员,带领爷爷奶奶们一起学习了苏州特色APP“苏周到”和“抖音”APP。爷爷奶奶们听得非常认真,在听完后还主动问我们一些关于两个APP的使用问题。在帮助一位老奶奶顺利用抖音拍摄一段小视频后,奶奶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说:“我一直想尝试用这个软件,但是一直不知道怎么用,今天在你的帮助下我终于会用了。”听完奶奶的话,我既满足又开心,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志愿者向老年人进行智能技术宣讲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颖梓 供图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邻里中心进行问卷调研。我在发问卷的过程中发现,在邻里中心的老年人明显比之前在社区的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频次高。我遇见了一个用智能手机给孙子点奶茶的老爷爷,我采访了才知道,原来这位老爷爷是退休的电视台特约记者。老爷爷非常“时尚”,会手机付款、网上预约挂号、网上叫车、网上看新闻等等操作,而且对国家的政策非常熟悉,在谈及出台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行动计划》时,老爷爷说自己经常可以在手机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并且对政府关心老年人表示非常感动和感谢。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志愿者教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颖梓 供图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不同老年群体巨大的差异性,这样复杂的老年人智能技术使用情况也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做更深一步的研究。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实践的魅力。技术本就因便利人的使用而诞生,技术的进步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而应充满温暖。时代的列车跑得再快,都不应该抛下老年人。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学习速度又较为缓慢,社会应该多给予他们一些关心和爱护,以务实的措施来保障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技术发展的脚步在不断加快,而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缓缓踱步而行,让技术主动停下来等老年人显然不切实际,但是技术可以做到更加兼容,更加普惠,更加友好,把老年人的门槛降低。同时,社区也应担起责任,定期举办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班,帮助老年人更好的使用智能手机,做好智能技术宣传。公共服务在发展线上多样化的同时,也应该保留线下传统渠道,为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供保障……

而作为青年,我们也有义务帮助老年人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如果能够设身处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与帮助,待我们老去的那天也同样会有年轻人接下接力棒,帮助老去的我们。弥合数字鸿沟,既需要代际支持,也需要社会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对老人的“数字反哺”,不仅需要提供操作层面的指导,更需要给予老人情感层面的鼓励。

此次调研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社会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和宽容,才能让老年人紧跟时代的脚步。在老年人需要帮助时,我们要更耐心一点,理解他们内心的无助和无奈,我们应该学会将心比心,在生活中尽力地去帮助他们,有一颗尊老爱老之心。我们终将老去,在建设数字化社会的同时,我们也要提倡技术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让智能时代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拥抱智能时代。秉持关爱之心,弥合“数字鸿沟”,让互联网之光与夕阳红交相辉映,无疑是一道暖心的风景。做有为青年,拥“无G”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彰显文明温度。(通讯员 张颖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68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义教小课堂之中国美食
7月19日下午,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复苏之风三下乡团队的成员到达了长虹岭聚心园小候鸟驿站,开展了中国美食的义教小课堂。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道家理学观念,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还有文…
“走进方志红色记忆 寻觅党史百年辉煌”
“走进方志红色记忆,寻觅党史百年辉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
回溯校史第三站|经过八十七年沉淀后的霞山校区
7月18日上午九点,回溯校史续初心队全体成员坐上校车从湖光校区出发,前往霞山校区进行采访。上午10点钟,我们来到了住在霞山校区教工楼的88岁的傅超斌教授及其妻子的家中。虽然是早上10点,但教授却早早地在门…
老有所E,情系姑苏
如今信息时代日新月异,一部智能手机便能完成线上购物、网上预约等等原本需线下进行的活动,足不出户便可日行万里。但是,科技的便利未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一个人,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正陷入数字鸿沟,成为智能…
化工河小青三下乡宣传从2D走向3D
化工河小青三下乡宣传从2D走向3D(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高梓奥)宣传一直是一支团队工作时的重要环节,同时制作宣传视频也是社会实践中将成果展示给大众的一种方式,化工河小青团队经过前期制作…
老有所E夕阳心,情系姑苏筑梦行
如今信息时代日新月异,一部智能手机便能完成线上购物、网上预约等等原本需线下进行的活动,足不出户便可日行万里。但是,科技的便利未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一个人,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正陷入数字鸿沟,成为智能…
遇见算法,爱上算法--计信学院赴芜湖科技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7月21日,芜湖科技馆与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合作开展了以数学与算法为主题的知识挑战活动。上午9点,随着王丽娜同学宣布活动开始的声音在科技馆的广播中响起,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活动中…
义教小课堂之课后培养
7月19日下午,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复苏之风三下乡团队的成员到达了长虹岭聚心园小候鸟驿站,开展了数节义教课程。在课程结束后,老师们还额外安排了电影欣赏和故事聆听会。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通过看电影而理…
华中农业大学“共绘荆楚红色地图”社会实践
华农学子:保持初心跟党走为学习党的历史,紧跟党的步伐,2021年7月3日,华中农业大学公管院、文法院“共绘荆楚红色地图”实践团队前往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进行实地研学。陈…
西南石油大学“社区卫生服务”实践队 ——调查医疗保障制度落实情况
调查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落实情况,有助于反应社会发展的基础,医疗是民生生活的保障,只有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发展,居民的工作生活才能正常开展。关于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也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2021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