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致敬英雄 传承精神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作者:彭立军

71年前的今天,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中国“最可爱的人”跨过了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而当时的中国正是一穷二白的时刻,但是同时期的美国却几乎已经坐上了世界霸主的地位,面对这样的对手,许多国家都不相信中国会出兵援助朝鲜,因为绝大多数人认为没有获胜的可能,但是正因为这一战,才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以及人名军队的军威。借用郑强教授的一句话“朝鲜战争,是我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甲午海战被打趴下以后,第一次可以站起来和世界列强抗争的战争!”

今天,回看往昔,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于当年的中国来说实属不易,在这里,我们缅怀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我们致敬所有浴血奋战的英雄!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抗美援朝,一段彪炳史册的战争史,一场中国人民永不忘记的伟大胜利。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走出国门为正义而战,战争中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人物。71年后的今天,翻开这段历史,已经86岁高龄的杨希吾在这场战争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杨希吾说道:“我是1951年参的军,当时才16岁,参加部队训练后没多久就跟部队去了朝鲜,入了朝鲜后那些老兵就给他说,你小子进错了部队,当了一个只能挨打的兵。”看到我们都很惊讶,于是才给我们说道:“我当是是铁道兵团一师三团一营二连的文化教员,铁道兵嘛,就只能修修桥、修修铁路,美军都是飞机、轰炸机过来,把铁路一炸就跑,而且他们飞得高,我们也打不着,就只有挨打的份了,当时他们负责炸,我们就负责修,修完炸,炸完修,修完再炸炸完再修,反反复复,就这样敌人恨我们,我们也恨他们。有时候他们气急了也不炸铁路了,就逮着我们铁道兵人多的地方炸,当时有好多战士因为没来得及躲进坑道里都牺牲了。”讲到这里老人无奈的笑了笑,说道:“没有办法啊,当时我们啥都没有,美国人海陆空都给占领了,我们跟人家的装备差太远了,就算恨得牙痒痒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我当时都没有给配备武器,只有一些战士有配备武器,武器还是一些缴获来的枪械,基本都是38大盖,但是人家是飞机,我们根本打不着啊,,所以说看到战友被敌人的炮弹炸死我们也毫无办法,因此才说当了一个只能挨打的兵。”

杨希吾还说道:“当时我们就想着一件事,修铁路,我们把铁路修好了,火车就可以及时将物质运到最前线去,一线的部队用这批物质去消灭敌人也算是给我们报仇了。但是我们修铁路,美国人他不干啊,我们当时白天都不敢出来的,美国人白天把炸铁路炸毁了,我们只能晚上再去修,有时候晚上他们排侦察机过来侦查,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防空哨,防空哨的战士看到敌人侦察机过来了就打一个信号,我们接到信号了,就立马把灯都熄灭掉,所有人立刻去铁路两边坑道里趴着,谁也不敢动,大气都不敢喘,直到防空哨的哨兵再打一个信号,表示侦察机已经走了,于是我们就再出来干活。基本上每天都这样,反正过得憋屈的很。”

杨希吾讲到这沉默了会,好久没有说话,我们也一直在旁边陪着他,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笑着给我们说:“后来,我们把天上那只天天飞来飞去的苍蝇给打了下来,所有人都在欢呼,都很高兴啊。你们不知道,当时可真是出了一口恶气啊,当时国家和苏联秘密采购了一批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给我们铁道兵团每个连都分配了一架,当时我们就把高射机枪架上了,果不其然美国人他不知道,还和往常一样来炸我们的铁路,于是就被我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直接被打了下来,现在想起来都还觉得解气。”

讲到这里老兵笑了笑说:“现在国家高射炮高射机枪肯定有的是,修起铁路来肯定简单不少。”

是啊,现在国家什么都不缺了,不缺大炮,不缺物资,什么都有了,都能吃得饱饭了,生活都富裕起来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前辈们的努力才得来的啊。

最后杨希吾说:“我老了,以后祖国的建设就交给你们年轻人来完成了。”

杨希吾从朝鲜回来后也一直在参与祖国的建设工作,其中就有京广铁路,川渝铁路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已经过去71年了,弹指一挥间,硝烟散去,诸多往事已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变成追忆,但志愿军敢拼、敢打、敢牺牲的精神却成为后人前进的不竭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69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激发振兴新动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这种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建引领发展,合作助力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了解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联建筑梦兴村”实践队走进威海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当地进行调研。党建引领,凝聚发展……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凝心聚力,筑梦兴村

近日,在威海市的田间地头、村落社区,一场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此次社会实践围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一创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当……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入合作社,探求新道路

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联建筑梦兴村”实践队走进济宁市王庄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展开调研。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基层,探寻发展密码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为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模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队走进曲阜市王庄镇蔬菜基地。本次实践旨在深入了解……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耕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在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联建筑梦兴村”实践队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独特优势、发展障碍及其影……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入基层研乡村,党社联建开新路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优势,服务乡村集体经济,创新村党支部工作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建联筑梦乡村”实践团队前往山东省烟台、青岛、济宁等……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聚焦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巩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党社建联筑梦乡村”社会实践队前往滨州市车王镇、曲阜市薛家村等地开展寒假社……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激发振兴新动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践行青春使命,构建美丽乡村

为了锻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1月15日—24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志愿服务队在淮北市相…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最新发布

今日的阳光,明天的期望
十五天的支教生活转瞬即逝,原定为三十天的支教受疫情影响缩短了一半,遗憾只能草草收场。这些日子里,有刚开始的激动,有中途的疲惫,有最后的欣慰,太阳东升西落,我的心情每天也起伏不定,日子一天天过去…
关爱留守儿童,助力教育强国
中国青年网湖北7月14日电(通讯员焦维正)为了提高自身能力,发扬志愿者精神,关爱留守儿童,分担老师压力,助力实现教育强国梦。7月14日,“小火柴”志愿服务队于十堰市竹山县天英托管所开展了“三下乡”“七…
河南大学生三下乡:我与孩子共同成长
在开课前的准备时间内,我们几个实践队员一起商讨具体的科普类课程类型,最终确定了以自然知识为主进行科普。考虑到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是全球变暖的问题,我们决定以此为背景,进行与全球变暖相关的自然知识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灌溉夏天——屋边之行
三下乡暑调心得□曾海燕(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1903班)2020年,我第一次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疫情,形式为线上。这次,是我第二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但感受却与上次大有不同,有快乐有痛苦、有…
清晏调研团于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展开实地调研
为有效防止返贫,实现脱贫攻坚的完美收尾以及对相对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衔接等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山东大学(威海)清晏实践调研团李曼同学在8月14日线下调研进入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宝坻一中…
动员走访老兵 你我一同前行
为进一步落实退役军人的有关政策,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维护和发展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营造关爱退伍老兵的良好氛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系张富清志愿服务队将代表十堰市退伍军人事务局及…
河南大学生三下乡:用爱浇灌梦想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因为考虑到队员的家乡区域问题,本次实践活动是分区域进行的。这样的形式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这样需要自行组织的形式非常锻炼实践队员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最后我也幸不辱命…
安徽师大学子:助垃圾分类宣传,促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质增效,助力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为进一步调查高校园区垃圾分类实施情况,7月15日,安徽师范大学赴芜湖高校、社区碳币宿舍环保宣教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皖南医学院、芜湖…
播撒希望,未来可期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0日电(通讯员焦维正)为了利用充实暑假生活,提高自身能力,发扬志愿者精神,且对乡村孩子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7月2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志愿服务队“星心相随”分队…
云端再相聚,共筑汉语桥
七月悄然离去,八月已到中旬。短暂的线上教学志愿活动也已落下帷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向日葵对外汉语线上交流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向日葵志愿队”)四十余名志愿者齐心协力,共同将这次线上对外汉语教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