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阵阵蝉鸣,暑假渐渐拉开帷幕,我们的社会实践也踏上旅程。一张不大的桌子、一沓红纸和一把剪刀,我的剪纸之旅从这里启航。
影响最深的是张雪萍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剪纸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剪蝴蝶、窗花,还有怎样叠纸可以一刀剪出五角星。以前总在影视作品里看手艺人操纵着一把小小的剪刀剪出各种各样精致复杂的图案,今天现场观摩老师剪纸,对其速度和作品简直叹为观止。
短短两分钟里,红纸和剪刀在老师的手里上下翻飞,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就跃然纸上。寥寥几刀,就剪出了蝴蝶的触角、轮廓和翅膀上的花纹。为了更好的给我们传阅,老师又剪了一只蝴蝶。令人惊讶的是,两只蝴蝶的差异微乎其微。
我们问张老师,都不需要打稿子吗?老师回答:”像我们每天都在剪纸,最基础图案和样式都已经刻在心底了,不需要在纸上画的,那样反而会把纸弄脏;但对于我们初学者,要在上课的时候把稿子画下来,回去多加练习。“
听到这里,我想起这样一句话:无他,唯手熟尔。有时候做好一件事情其实并不是靠天赋,而是日复一日的练习、精益求精的态度。通过对张雪萍老师的采访,我们得知,老师钻研剪纸艺术已经几十年了,期间还去中央美院进修,即使视力下降也不曾停下对剪纸的练习。板凳需坐十年冷,只有用这样的匠人精神去传承剪纸这项非遗文化,它才能发扬光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学习完老师的剪纸步骤,我开始自己上手剪蝴蝶。初次尝试的过程还算顺利,但剪到翅膀里的纹路时就卡壳了。在不折叠的情况下,我没有办法将剪刀插进纸的里面;要不就是戳的洞太大了,要不就是在纸上留下乱七八糟的折痕和毛边。于是去请教老师,老师说,想要在里面剪出光滑的圆形,只能将剪刀尖插进一小段,然后一点点的转动纸张,镂空一个圆形。我看到老师右手执着剪刀,左手捏紧红纸,把剪刀直直地戳进纸里,边戳还边转动剪刀。我问,这样不会戳到下面的手指吗?老师回答:“戳是肯定要戳到的,不然怎么知道剪刀完全穿进纸里了呢?我们剪纸的时候经常要戳洞,就已经习惯了。用打孔器打出来的圆,就肯定没有这样手工剪出来的圆生动。”
仔细观察老师的双手,右手因为要紧握剪刀才能更好地控制方向,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而左手的指腹也被剪刀戳的没有了指纹。这样的伤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成的,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在这位匠人手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老师说:剪纸我一直没停下来过,但这个暑假我选择给你们教课,是想把这项艺术传播出去。你们大学生,学习剪纸、了解剪纸,然后向别人介绍这个艺术,不也是传承非遗的一种方式吗?“
短短的一节剪纸课,我收获的却远远不止剪纸。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传承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是我们身体力行的准则。将非遗文化的匠人精神连同其艺术内涵一起发扬光大,奏响新时代的文化华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3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