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卓尼之旅,终生难忘 ——参加山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感悟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赴陇

我跟随山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甘肃省卓尼县扎古录镇开展支教工作已经接近两个星期,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也要接近尾声,回想起在甘肃生活的点点滴滴,舍不得离开这里,这里的一切十分美好,天高气爽,四面环山,与外面的俗世隔绝,有世外桃源的感觉,让我流连忘返。

本以为来到这里支教会有十分艰苦的生活,住宿、饮食、生活习惯等等各方面都会迎来不小的挑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来到这里的两个星期,我们分小组进行做饭,没一个小组都十分认真的准备饭菜,最后竟然做到每一天的饭菜都不重样,中午的阳光十分毒辣,我们顶着烈日洗碗,虽然很热很累,但是想到自己吃的是自己努力后的结果 成就感油然而生。

同时为了提高藏汉民族直接的感情,更深入了解汉藏文化差异,促进汉藏文化交融。7月2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在甘肃省卓尼县扎古录镇九年制小学开展民族风采展示特色绘画课程。王心雨强调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平等交流的重要性。她说到,民族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面对不同的民族文化,我们应学习习总书记所说的“两个应该”民族互鉴之道,即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紧接着,她向学生提出此次绘画课程的要求,她提到,此次课程是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好机会,并要求学生将藏族特色融入画中,突出藏族文化特色,展现民族风采。学生二到四人为一组进行绘画,组内学生就藏族区别于汉族的特色文化进行讨论确定绘画内容,并在实践团成员的帮助下合理分工,共同完成绘画作品。最后,王心雨邀请多名学生分享绘画灵感并引导学生总结汉藏文化差异。此次民族风采展示绘画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了解汉藏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民族差异与各民族间平等交流、和平互鉴,有利于促进汉藏文化交融。

同时为了规划孩子未来,让孩子了解十八岁的生活状况,7月22日,我们开展“我的十八岁”特色课程十八岁,在这承前启后的人生路口,纵观历史长河,每一代人的十八岁都有不同的机遇和挑战。为呼吁当地学生奋斗青春,勇于绽放十八岁风采。课程由一段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宣传片视频引入主题 “我的大学”,宋美萍表示十八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段时期,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与规划,要激情澎湃,意气风发,要高瞻远瞩,充满希望。课堂上,她鼓励学生们畅想自我的十八岁,学生们积极回应,医生、厨师、科学家……他们怀揣着对十八岁的美好憧憬,在讲台上大胆释放自我,课堂氛围达到高潮。针对“十八岁”的话题,实践团教学组成员依次发表看法,向学生分享自己十八岁的所见所闻与所感。李鹏结合自身十八岁备战高考的经历,建议大家在青春时期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努力,坚守信念,做到极致,勇敢地面对十八岁带来的一切。十八岁,前程可奔赴,岁月可回首。“我的十八岁”课程的开展,使当地学生畅所欲言,为自我的未来做出长久规划,激发了学生们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我们与当地镇长进行了腾讯会议沟通,与镇长一起沟通卓尼县最近发生的变化,了解到当地的特色文化习俗,了解到当地特有的洮砚文化和土司精神,进一步深入了解背后独特的背景故事。通过这次会议更加促进汉藏文化的交流和融入。

我们的实践生活也要接近尾声,我很珍惜这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让我感受到藏族特有的地域风情,感受藏民的淳朴热情,了解到洮砚文化,伟大,无私奉献的土司精神 这次实践会成为这一生最难忘的回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5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暑调心旅
进入大学的初期,就对暑调早有耳闻。参加过暑调的学长学姐们就为我们描绘了暑调是多么有意义的事的美好蓝图。当时就与同宿舍的好友约定,明年,我们也要参加暑调!今年由于个人原因,我选择了调研。回到家乡…
九色甘南,赴陇援西 ——“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成员-王嘉欣撰2
此次奔赴甘肃省卓尼县扎古录镇的九年制学校的为期两个周的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了,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负责跟课写新闻的任务,每天都会跟着教学组不同的成员进行课程讲解的跟拍及新闻撰写。在每次的…
有关暑调的心得体会
湖北师范大学希冀梦实践队依次调研参观了刘震将军纪念馆和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革命旧址。两次的调研走访活动,让我对党史的了解认知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南湖上的小船到如今的巍巍巨轮,百年大党走过的…
奔赴甘肃,支教卓尼 ——“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成员-王嘉欣撰
来到甘肃省卓尼县扎古录镇九年制学校支教已经过去大半了,从当初的对这里什么都不了解到现在已经对这里的一切有了一定透彻的了解,对这里的习俗以及孩子们的情况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我们的社会实践也大概进入…
赴陇援西志愿服务感悟1
盛夏已至,作为一名光荣的赴陇援西志愿服务实践团队员,我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扎古录镇九年制学校从事支教工作。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一牢记着院系领导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在这片西北的土地…
赴陇援西志愿服务实践感悟2
这次支教生活,我认为我的感受很深。我从小到大,生活条件就很好。我真的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活动,认识了十几个可爱的朋友们。最起码大家都是用真心对待彼此,对待我们的学生们。虽然我不娇生惯养,但是去到什…
社会实践“三下乡”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青岛农业大学临沂实践队就“三下乡”展开实践。据了解,农药的塑料瓶可以分为七大类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HDPE(高密度聚乙烯)3、PVC(聚氯乙烯)4、LDPE(低密度聚乙烯)5、PP(聚…
农药包装处理下乡实践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青岛农业大学临沂实践队就“三下乡”展开实践。据了解,农药的塑料瓶可以分为七大类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HDPE(高密度聚乙烯)3、PVC(聚氯乙烯)4、LDPE(低密度聚乙烯)5、PP(聚…
山东大学“真爱彩虹”第一阶段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炎炎夏日,山东大学“真爱彩虹”支教团面向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黄岗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于8月9日正式开启了为期两周的暑假线上支教活动。8月14日,在老师们的精心策划和孩子们的积极配合下,第一阶段的线上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乌鲁木齐红色青年筑梦队-追忆百年历程,探索兵团精神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弘扬和传承兵团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乌鲁木齐筑梦红色实践队”开展了探索红色历史,追忆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的实践活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