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而红色资源与研学旅行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传播与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为了深入了解红安县红色研学旅行开展的现状,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赴红安县开展红色研学旅行现状评估调研项目团队于7月18日到红安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了解红安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方向,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红安县教育局。通过与教育局杨科长的交谈,队员们了解到,红安县红色研学旅行的开展以教育局为主导,形成了“从上到下”的部署模式。教育局围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这一主题开发了具有红安特色的“英烈风骨之旅、铜锣精神之旅、伟人风范之旅、将军风采之旅、红军传奇之旅、红色体验之旅”六条红色研学旅行线路,在此基础上编写了《红安县研学旅行课程》,并且还专门打造了研学旅行的实践教育营地。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对这六条路线以及实践教育营地进行了实地走访。
实践团队先后实地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七里坪长胜街、列宁小学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等红安红色研学旅行路线中的景点。队员们从各景点负责人处了解到,红安红色研学旅行已经在本地有了较大的名气,每年来到景点参与红色研学旅行的中小学生很多,大部分研学旅行的学生都是通过青少年实践教育营地参与的,讲解员们会依据研学旅行团队的课程安排、不同展馆的内容以及研学对象的年龄来进行讲解内容的调整。为了更好的服务不同的研学旅行团队,紧跟时政变化、调整讲解内容,多数景点都设立了专门的培训班,定期对讲解员组织培训,提高讲解员队伍的素质。队员们还从景点的参观记录中发现,虽然近年来随着红安研学旅行活动的完善,参与红安研学旅行的人数在增多,但大多数研学团队来自于本地,外地团队还较少,红安研学旅行在扩大影响力,吸引外来人员方面还面临着挑战。
实践团队通过走访红安一中、四中、实验中学等学校了解红色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团队成员了解到,一方面,学校与青少年实践教育营地合作来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另一方面,红安各中小学依据教育局的总体部署,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研学旅行的校本课程,并根据本校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学校会组织四年级的学生去营地参加红色研学旅行,在组织景点参观的过程中,我看到那些红军战士的物品,了解到过去打仗是非常艰苦的,晚上,我们会看一些红色电影,我们回来之前还需要把自己的收获写成心得体会。在营地的那几天我学习了很多知识的,也觉得很有意思。”列宁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在接受队员采访时说到。队员们认为,通过研学旅行方式让学生实地参观红色遗址,近距离接触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红色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一定的意义,而通过让学生撰写心得的方式,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最后,实践团队来到红安青少年实践教育营地。队员们在参观营地的过程中观察到,营地室内不仅有红色文化教学教室,还设有陶艺、沙画、烘焙等场馆,户外建设有红色革命实战模拟区、水上拓展训练区、露营地等区域,营地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在向营地袁主任了解学生安全保障时,他表示,营地专门设置了安全专员来负责学生的安全,教官和老师也会时刻关注本队学生的动态,营地的医务处定期检查学生的健康状况,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也有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营地的研学课程主要安排在学生上学期间,放假期间,营地不开展相关课程,实践团队认为,如果营地能够增加一些暑期的研学课程,可能会吸引一些外地的学生来参与活动,在一定程度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安红色研学旅行。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认为,红安县红色研学旅行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体系,红色研学旅行在红安本地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团队成员也意识到,红安县红色研学旅行的参与对象主要是当地学生,对外的吸引力还有待提高。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为团队成员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让团队成员意识到作为青年大学生,要积极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7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