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拾非遗经典,悟剪纸之美】 ——管理学院“宝藏守护者”社会实践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王瑞苇

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古人经过长达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才有了如今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时至今日,他们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其中就包括剪纸,幸运的是,他们被一些有识之士传承保护,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探究当今时代剪纸传承保护情况,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宝藏守护者”社会实践队专门联系了剪纸非遗传承人-辛崇花女士,并于7月16日当天历经四小时前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文化街经行探访。除此之外,7月21日开始,社会实践队员在滨州、东营、泰安等地陆续展开社会调研与宣传。

辛崇花女士是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剪纸方面的造诣非常之高,自身也是获得过许多奖项和荣誉。在日照市莒县文街辛崇花剪纸传习所,辛崇花女士向“宝藏守护者”小队队员讲解了传统剪纸艺术。其中有剪纸的技巧——折叠,阴、阳刻,刺孔;刀法分类——锯齿刀法、月牙刀法,除此之外还有剪纸所用的各类工具、剪纸的四个大致步骤以及传统剪纸的分类等等,让“宝藏守护者”小队队员得以充分感受剪纸的魅力所在,体悟到了剪纸文化的一些皮毛。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小队队员也有幸动手跟辛崇花老师学习了一些简单剪纸技。辛崇花老师手把手教小队队员了一些最简单的入门剪纸的剪法,向小队队员展示了葫芦与灯笼的剪纸方法。虽然只是入门,也足以让小队队员感受到剪纸的不易,也让小队队员们更加崇拜老师剪纸时的沉稳——剪圆即圆,收放有度,更是体现了剪纸创作过程中的不易。在辛崇花老师的工作室中许多她的优秀作品随处可见,小队队员们也有幸了解到了一些剪纸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其丰富的寓意以及从零创作的艰辛。进入室内,满屋子都是剪纸,四处贴着颜色各异、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桌子上堆放着各种和剪纸有关的材料及工具。辛崇花女士如数家珍的拿出一卷厚厚的剪纸画,从走廊一头铺展开来,延伸到走廊深处,从辛崇花老师那里了解到,这就是她历时一年的时间剪刻出的清明上河图,这卷剪纸长14米,宽0.8米,剪刻了814个形态各异的人物,170棵不同形态的树木,73头栩栩如生的牲畜,刻画的房屋与小桥流水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采访,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县委统战部机关干部辛崇花每天深受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感动。她同时作为“同心莒州”志愿服务队的一名成员和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潜心创作,为英雄剪像,歌颂为人民无私付出的一线人员。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她倾尽己能,一边工作,一边教学,将工资花费到传习所的日常开销与维持上。她谈到“我自己剪纸的传承呢,一般就是公益性的免费传承,是自己的免费的一些培训课程,也有很多人问为什么不做一些商业性的,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想法是我免费教给他们,希望他们学了也可以免费教给其他人”。以一己之力,为剪纸的传承事业不断付出,这样的人值得敬佩。

7月21日始,实践队员陆续在滨州、东营、泰安等地对当地民众尤其是青年展开走访调查。据调查显示,剪纸多数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以至于大部分民众对剪纸文化了解甚微。在问卷中,有民众指出,传承就得首先确保传承人的收入来源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将传统文化商业化这一模式在大众中获得极大认可,成为传承的可行办法。其中可以通过发展周边产业并与淘宝等网站结合、发展文创旅游结合的沉浸式游玩模式以及开设特色文化节目并与相关企业合作获得资助等方式将现代化元素融入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在掌握民众对剪纸等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之后,实践队员于所在地纷纷通过宣讲以及发放亲自制作的剪纸小物品等方式进行宣传。民众十分积极热情,围绕着去倾听实践队员的描述。通过宣传,实践队员发现民众对剪纸等艺术有着由衷的热爱。然而为何对其了解不足,究其原因是地方主要将发展的方向指向物质建设从而对剪纸等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地方应该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融合发展,注重和支持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传承任重而道远,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坚持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的生命力,焕发生机与光彩。

传承剪纸文化,感受非遗精粹。“宝藏守护者”小队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探访对于传承剪纸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剪纸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一大体现形式,未来定会得以延续,至此,本阶段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9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云上慧支教: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
学校为了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帮助乡村教育事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成立多支支教团队进行乡村教育帮扶行动,旨在汇聚高校人才,助学留守儿童,改变留守儿童缺少学业指导和精神关怀的现状;我为了让自己更好地…
聚焦非遗文化——日照剪纸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说过,“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表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非物…
采访老党员 追忆风雨路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深化红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8月16日上午,星火红色实践队成员马煦栋在山东滨州采访了马祖昌老党员。马祖昌老人1972年在北京参军,1976年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被问及对…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中华传统文化,非遗“剪纸”彰显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中,非遗传统文化是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古称“莒城”,莒县历史悠久,是一座千年古县和历史…
不忘初心,瞻仰胶州魂;牢记使命,重走革命路
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星火红色实践队于2021年8月15日前往山东省胶州市开展红色教育学习活动。实践队员参观了“风起云涌星火燎原”、“抗日救国威震胶东”、“众志成…
【文化见证兴衰,非遗彰显魅力】——宝藏守护者走进山东非遗剪纸
为更好的了解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照剪纸传承和弘扬的现存问题,并就问题提出可行性更强的解决措施,加深民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宝藏守护者社会实践小分队,于7月16日至7月23日在…
星火红色实践队探访胶北革命历史纪念馆:浴血奋战铸就“胶高魂“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胶北指的是胶州地域胶济铁路以北大片区域,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战争期间,胶北人民创造的不朽业绩,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永…
走进博物馆,培育爱国情------苏州站
走进博物馆,培育爱国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州分队为了与社会更好地接触,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感恩祖国,也为了继续弘扬先人革命中不屈、创新的精神,在这特殊时期—建党100周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州…
百年风华青年说--- “回瞻光辉事迹,拼搏砥砺前进”
百年风华青年说“回瞻光辉事迹,拼搏砥砺前进”——-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淮安分队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桃花垠永怀路2号,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距离周恩来故居约两华里,属周恩来故里景区。19…
西油学子暑期实践:追寻红色记忆,筑牢红色阵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党100周年,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段气吞山河的英雄长歌。百年沧桑,百年辉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