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走大别山——忆峥嵘岁月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姜林 汤文晶 张敏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芳华。在这百年华诞之际,人们心中永远无法忘记无数共产党员浴血奋战、无私奉献的恢宏历史。7月5日,为了更好地缅怀革命先烈,深入了解学习“大别山精神”,传承与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红脚印”实践团队来到河南省信阳市,开展主题为“重走百年复兴路”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的第一站,实践团队来到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该馆是信阳市委、市政府为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大别山精神兴建的。纪念馆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全面完整、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鄂豫皖革命老区30年的光辉历史。纪念馆按时代顺序陈列展览,总共分为九个部分:序厅、第一部分大别风雷星火燎原、第二部分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第三部分红色苏区共铸辉煌、第四部分红色土地坚苦卓绝、第五部分江淮抗战中流砥柱、第六部分中原突围铁流千里、第七部分千里跃进伟大壮举和结尾厅将星璀璨。

实践团队透过馆内珍藏的众多革命文物与照片,了解到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由形成、发展到不断壮大的波澜壮阔的历程,队员们也纷纷被先烈们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精神所感染。

成员们欣赏着一幅幅历史画卷,在解说员的声情并茂的解说下,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当年那个风起云涌,同仇敌忾的革命年代,身边是大别山的英雄们,他们不惧强敌,他们不畏生死,用血肉之躯筑起国之脊梁。一切宛如昨日,纪念馆内的大别山故事已然成为历史,但其中蕴含的“大别山精神”却久经不衰。

革命纪念馆内流淌的红色血脉奔腾不息,笔墨之间所彰显的红色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也依旧熠熠生辉。没有先烈们的视死如归,哪有我们今天的国泰民安?先烈们虽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终将被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所传承弘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稳固的精神基石。

7月7日,在参观完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之后,实践团队来到实践活动的第二站: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9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陈列展览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览三部分,共设7个展厅,展出面积828平方米。

在参观革命博物馆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偶然发现了一群“小小讲解员”——担任讲解志愿者的孩子。通过采访,队员们得知原来这是一群还在上小学的孩子们,利用暑假空隙,他们来到博物馆担任起了讲解志愿者,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在谈及博物馆内的相关历史时,“小小讲解员”总是滔滔不绝。“我们都是自己愿意来的。”孩子们上扬的语调覆盖了羞涩的脸庞。在他们的身上,队员们更多看到的是一种传承——是革命历史的传递,更是革命精神与红色血脉的赓续。

一位佩戴着50年的党龄纪念章的爷爷同样吸引了团队成员们的注意力,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静静地看着展墙上所记录的革命故事。上前询问,原来爷爷是一位老红军。由于红军爷爷年事已高,已经遗忘了许多过去的事情,但是在他回忆起过去当红军英勇杀敌的那段日子时,爷爷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浑身都充满了力量。“共产党万岁!”当爷爷挥起手臂,坚定地说出这句话时,身边的人无一不被此番此景所感动。

在信阳这片土地上,我们听到、看到许许多多的革命故事。无论是鄂豫皖革命纪念馆,还是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这些承载着先烈们英勇事迹的地方,仿佛一座座灯塔,点亮他们的正是先烈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而此刻,这些灯塔正在将无数革命精神传递给世人,让无数光亮聚集从而照耀整个中国!

时光飞逝,转眼间,实践团队来到了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新县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和三大苏区革命旧址。

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占地22公顷。园内陈列和珍藏着朱德、邓小平、李先念、许世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及珍贵烈士遗物4500余件,安葬着近百位著名烈士和红军首长遗骨。在烈士陵园里,团队成员来到了英烈广场。当记载着无数先烈姓名的纪念碑呈现在眼前时,成员们默契地停下脚步,驻足良久。当英雄长眠于此地,无言便是最好的缅怀。

当成员们参观完三大苏区革命旧址时,“重走百年复兴路”社会实践活动便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活动虽止,思绪未尽。队员们纷纷表感慨道: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在今天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更应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持之以恒的奋斗。回忆往昔,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带领着全中国人民从无到有,一步步走向了胜利。如今,烈士陵园里的忠魂长眠于此地,一直守护着中华大地。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向革命先烈们学习,传承革命精神,延续红色血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1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险责任行 实践致青春:江西师大学子下乡进行保险宣传及调研

为响应十九大号召,坚持“大扶贫”的格局,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农村发展状况,传递保险惠民好声音,8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走进海会……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艺”路坎坷 青春不忘: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抵达海会镇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修养,丰富其暑期生活,推进乡镇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8月11日上午9点,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全体师生出发前往庐山市海会镇开展艺术支教、文化调研……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服务提升自我,实践筑起希望

7月9日至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三院联合“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狮峰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并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形式多样……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

7月14日至20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18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下乡:驻守灵秀车盘,携引稚童晤自然

7月23日下午4时许,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届江西省大学生环教营(下文简称“四环”)抵达上饶市武夷山镇车盘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环境教育系列……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放飞青春梦想 追寻历史文化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照射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8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实践队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用青春与热情展开暑期三下乡社……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长城悬臂护家国,嘉峪城关连丝路

忠诚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丝绸之路,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甘肃嘉峪关上交汇。7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东方艺术明珠的呐喊:倾听壁画的声音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位于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敦煌更是受益良多,而敦煌莫高窟,则……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滑县乡村实践振兴调研团
口味决定口碑,品质创造未来7月14日上午九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赴滑县暑假实践调研团带着对滑县画宝刚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一系列涉及金融扶持领域的问题一行乘车出发去往滑县新区南…
根雕艺术的起源
根雕艺术最早起源于中国,来自于人类社会实践和审美意识,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趋于成熟。人类祖先初始时使用树枝作为工具,用于烤食物、捕猎等。后在社会生产力不…
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
改革,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股强大推动力。8月2日,我们来到小岗村,先后调研了小岗村的各个地标建筑,收获颇丰,从刚来时的新奇,到炎炎夏日中湿透的衣衫,又如深夜踏实熟睡中思想的迸发,留在身心中的,只有…
根雕市场现状
目前,根雕行业地位已经日渐下降了,据知情人士透露,其主要原因有缺乏专业人才、产业融资体系尚未形成、产业园区建立未形成规模……。同样,由于互联网行业的冲击以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难以沉得住气…
闽江学院社会实践队走进福州敏而思教育、福州正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校友的联系,凝聚校友力量,引导闽江学院社会实践队成员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与成长。闽江学院“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改善营商环境”社会实践队于7月7日、8日走进福州敏而思教育、福州正同信息技…
城市管理,助力地摊
长期以来,占道经营都是各大城市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处理“疏”“堵”之间的矛盾,成为城市管理者最大的考题。在这道考题面前,小摊小贩想出各种招数对付城管。你来我走、你走我来,“游击战”很是驾轻就…
根雕与传统文化
根雕是一种造型表现艺术,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文精神。根雕与传统文化,是表与里的关系,根雕是表,传统文化是里,二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归根结底,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根雕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
河南学子三下乡:发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跟随宝丰红色脚步,聆听乡村发展之声大学生网报平顶山7月17日电(通讯员王梦媛)2021年7月6日-10日,为了解红色文化在当地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与工…
温大数理学院研究生在“兆易创新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斩获佳绩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活动,…
根雕——自然与人工的结晶
在艺术界有人曾说:“以形写神。”“形”与“神”是决定艺术气韵生动的两大要素。“形”是表象之美,主要通过根艺品的造型来体现。“神”是内在之真,主要通过根雕命名来强化。俗话说,“三分人工,七分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