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乡村越来越疏离甚至缺乏想象了吗?我们以城市的标准来定义内心里认定的城乡差异,是否在模糊我们对未来的前瞻性?那些离土的青年,那些不愿回首过往的人们,是否留恋在他们内心的乡土人情?是否内心里剩下模糊的乡土印象而偶然迸发实践的激情?刚毕业仅两年的陈女士——六安市金安区施桥镇栗树村的驻村扶贫专干这样认为:“乡村振兴,首先人才是关键。面对人才流失和干部能力弱的问题,补充能力和血液是当务之急”。诚如她所言,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是关键。
山东莒县峤山镇张家阿疃村支部书记——王华山,甘愿放弃自家红红火火的运输事业,为了乡村振兴事业,在组织的召唤下,毅然回到村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城阳街道东关一街党支部书记——鲁玉杰,他曾是从事工程机械租赁项目的致富能手,为了集体发展,决然舍弃了生意,一头扎进了村里……而在六安市金安的一个小村里,也有这样一名乡村“逆行者”——陈女士。过去四年的大学生活里,陈女士就表现出对乡土的浓浓热情,参加了“乡下支教”等的三下乡活动。在乡村里支教,看着教室里那一双双渴望真知的的眼睛,陈女士心里便种下了一颗“振兴乡村”的种子。刚毕业的陈女士没有选择在繁华的大都市生活,而是坚持回到了乡村,两年后考取了当地政府的乡镇考试,成为六安市金安区的一名驻村扶贫干部。她深切地认识到,要想可持续,高效地改变这个村的现状,首要任务就是了解广大村民朋友的内心真实需求,对症下药,才能直击痛点,准确地改善乡村现状。对她这样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实际的工作经验是很少的,必须扎根于这片土地才能做出一番成绩。两年里,她置身于乡村,带领金安区人民在2020年实现121户贫困户全面脱贫,人均工资现在都达到六千以上。
乡村振兴既离不开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也离不开四面八方的返乡人才。既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振兴,也离不开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的加持。在乡村建设势如破竹的当下,像鲁玉杰、陈女士这样在生活在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注定是不可能被人忽略的,他们就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中生存的每一个人,不是吗?在这个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乡土世界中,在这个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时代下,人们建设乡土的情怀,并没有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而消失殆尽,甚至可以说,跟这个乡土世界“捆绑”在一起的我们,都是乡村的直接或间接的建设者和革命者。
“人才兴,乡村方兴。”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来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奏响了这个时代最为嘹亮的乐章,描绘出这个时代最为动人的画卷。单靠现在农村基本人力资源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到基层去,吸引更多年轻人、能干的人到农村去,把青春献给乡村振兴,才能绽放人生最美的芳华,决定着乡村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2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